何海军 张军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早期难以发现,临床上多通过内镜或者影像学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并通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基因检测进行确诊。然而不同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存在着不同的恶性潜能,主要根据患者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的大小、肿瘤是否破裂和核分裂像决定危险程度。但总体来说,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文章通过对7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分析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预后生存率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28例,年龄在30~74岁,平均年龄为(50.8±2.1)岁。所有患者病变部位主要为胃40例,小肠21例,直肠和结肠1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将患者分为三组,即Ⅰ组、Ⅱ组、Ⅲ组。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Ⅰ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完整切除手术,清除患者的肿瘤原发病灶[1]。Ⅱ组采用靶向药物治疗方法,患者每天口服400~600 mg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周期为12~36个月[2]。Ⅲ组采用手术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包括直接先行手术治疗,再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2~36个月,每天400 mg;或者患者术前先服用6个月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每天400 mg,手术之后,患者继续口服12~36个月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
通过随访,观察记录三组患者5年的生存情况。
利用 SPSS16.0对此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如果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和Ⅰ组、Ⅱ组相比,Ⅲ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情况更好,且第五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3、χ2=4.193,P<0.05);而Ⅰ组、Ⅱ组之间,生存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175,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而在儿童年龄段比较少见,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一般无典型症状,因此,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多依靠于内镜技术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4]。内镜检查时,可检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黏膜下肿块,一旦中心坏死,有可能形成溃疡[5]。 通过X线检查,可以发现有边缘清晰的充盈缺损,如果存在坏死性溃疡,有可能会出现中央型龛影[6]。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主要应用在腔外肿瘤诊断中。如果患者出现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应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辅助诊断[7]。但在临床实际情况中,由于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黏膜下,一般早期很难确诊。如果是恶性间质瘤,其转移方式多为局部浸润或者血行转移,临床上通常是肝转移[8]。
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一般采用的是手术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方式。手术的方式多和肿瘤的恶性程度、部位以及大小相关,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很多患者来医院就诊主要是因为腹部有包块,而这些患者的肿瘤体积都比较大[9]。因此,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动作轻柔和细致,防止肿瘤破裂而导致其在腹腔内扩散和种植[10-11]。靶向治疗的药物多为甲磺酸伊马替尼,该药物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抑制细胞代谢而进行,可以有效的阻止细胞信号的传导通路,从而发挥作用[12]。根据相关资料可知,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患者周围组织器官的损伤性较小,因为其主要杀死靶点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并且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容易被患者接受[13]。
在本次研究中,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分别采取了手术治疗、靶向药物治疗以及两种方式并用的方法,在治疗后,Ⅲ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优于其他两组,并第五年的生存率高于对其他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手术治疗和靶向治疗方式并用,能够有效避免手术治疗容易复发和靶向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联合采用手术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表1 三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对比
参考文献
[1]郑晨,齐雪梅,梁长虎,等.CT增强扫描在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和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6):1104-1108.
[2]肖彬,曹阳,陈志华,等.超声和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7,36(3):256-259.
[3]王景艳.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表达、肿瘤风险度和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J].当代医学,2017,23(9):25-27.
[4]张林,李瑾,张小敏,等. miRNA-376c-3p调控CASP-7表达抑制人胃肠道间质瘤GIST-T1细胞生长和迁移[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2):231-236.
[5]张文迪,娄丽萍.胃肠道间质瘤KIT/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6(6):492-498.
[6]侯毅斌,王忠富,陈志军,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恶性判定依据标志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7):78-79,91.
[7]孙春磊,滕安宝,姚寒晖,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应用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6,20(5):331-334.
[8]罗云,杨显金,王崇树.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突变与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28(4):217-222.
[9]Chaurasia Prasad Bidyanand,田夫,胡小苗,等.腹腔镜切除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12):25-28.
[10]黄宏伟.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18例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78-79.
[11]廖成涛.消化内镜微创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评估[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54-56.
[12]王辉,石素宁,石珊珊,等.胃肠道间质瘤高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4):359-361.
[13]汪明.内镜超声检查辅助下套扎术治疗胃肠道小间质瘤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