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左利 高锦
2017年底,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会暨教育大数据应用研讨会上指出,以“十九大”的召开为标志,教育信息化从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的1.0时代进入到以“信息化教育”为重点的2.0时代。在2017未来教育大会上,他又指出,我国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教育制度变革的内生要素,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的推出,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不久前,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一文中提到“开启新征程,以信息化2.0服务支撑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充分体现了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目标和使命。
教育信息化2.0的提出,是对大时代背景变化下的教育信息化的重新思考。
在《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一文中,雷朝滋提到,“现在思考教育问题需要考虑两个大的时代背景,第一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有非常深刻的含义。第二个是信息化社会的背景。“在这样两个大的背景下,即我们国家进入新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孩子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出深刻总结的。”
教育信息化2.0实质上是对这两个新时代关键问题的回答与响应。
教育信息化2.0意味着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两者之间顺序的改变深有含义。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信息化与教育进行融合的决心。正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所说,“进入2.0时代,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是成为与教育共生的融合整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很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首当其冲的是机制体制的挑战,而这也是即将展开的教育信息化2.0面对的首要挑战,长期来看,也是教育信息化2.0所要改变的。
雷朝滋司长提出,在信息化洪流的冲击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高校仅仅把信息化部门当成是类似于后勤功能的服务型部门,而意识不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革命性作用。他表示,这样的观念是对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思考得不够。《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唯一一个讲到“革命性影响”的地方就是信息化,“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对此要高度重视。
而怎样的机制体制适用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这些问题还有待讨论。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张蓓认为,目前,中国高校信息化机制体制是没有规范的,机构设置也各不相同。 “国内大学的IT治理一定要基于自身现状,基于现在中国高校体制的IT机制体制。”张蓓坦言,我们需要思考美国大学建立CIO体制的内在原因,再进行我们高校的体制建设。
张蓓认为,中美高校CIO机制体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中国高校的CIO身兼多职。中美高校的CIO都是学校的最高决策层的重要官员,但美国CIO只承担一项职责,而中国的CIO一般由分管校领导主责,承担数项职责。张蓓表示,信息化全局性体现在全员覆盖,全工作覆盖,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一定要有高度,有格局。“等、靠、要”是行不通的,一定要“闯、改、创”,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意识,不能仅仅局限于IT技术和IT部门,必须要站在学校的高度,站在校领导的角度去考量需要做什么,并且朝那个方向努力。
雷朝滋提到,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每个人都要成为教育信息化2.0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这样的“共生共长”将导致教育生态的改变。杨宗凯认为,教育信息化2.0不仅改变的是物理环境、学习内容等教学形态、流程等,从更深层面上将改变教育生态系统,致力于实现人的现代化。
从教育机构内部来看,IT能起到什么作用?EDUCAUSE认为, IT首先要起的作用是连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人与资源之间,校内校外之间进行互联;第二则是“支撑”作用。要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更好地支撑教师的 “教” 与 学生的“学”。
从大学内部来说,教育信息化2.0时代面临一个课题,即如何更好地以信息技术手段为师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提供环境,从而创造出一大批人才,“不只是成绩好,不只是知识扎实,不只是会考试,而且还真正能够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真正能够融会贯通。”
要做到这些,就要在应用上下功夫。“而首要的应用就是课堂教学的应用,这个非常重要。”雷朝滋说。
从建设模式上来说,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沈富可认为,IT建设模式上要从IT团队的大包大揽逐步过渡到由各个职能部门、院系及师生参与的多个建设主体共同建设。只有这样,信息化才能发挥支撑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作用。
而从外部而言,是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教育信息化2.0要致力于构建面向全社会的新型教育生态,为我国的终身教育提供土壤。“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更加注重的是教育单位与教育体系内部的联接,但为了更好地因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将从教育内部‘小联接’走向教育与其他各领域的‘大联接’,可以想见,教育信息化2.0下的教育边界将更为模糊。”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任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