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多头蚴病的临床诊断及预防

2018-05-16 09:31:58王永刚缑登海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4期
关键词:羊脑吡喹北川县

王永刚 孙 燕 李 冬 缑登海

(1.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北川 622750;2.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农业局,四川北川 622750;3.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北川 622750)

1 案列分析

2017年9月下旬,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曹山村一养殖户(自繁自养),饲养北川白山羊232只,其中47只发病(羔羊发病25只,0.5~1岁羊发病17只,1岁以上5只),最后死亡15只(羔羊12只,半岁至1岁羊3只)。对其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县农业局实验室确诊为羊脑多头蚴病。羊脑多头蚴病又称羊脑棘球蚴病是发生在反刍动物中的一种寄生虫病,尤其在山区对羔羊,特别是2周龄以下的绵羊最易感。为了北川白山羊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在此对羊脑多头蚴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进行简要阐述。

2 概述

羊脑多头蚴病俗称脑棘球蚴病又叫晕倒病,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引起。多头绦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终末宿主)的小肠,幼虫寄生于羊、牛等反刍动物的脑内。成虫寄孕节片脱落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节片与虫卵散布于草场,污染饲草饮水等。羊采食被污染的饲草饮水,节片与虫卵便进入消化系统,凭借小钩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进入脑及脊髓进行生长繁殖,经2~3月发育成多头钩蚴,导致宿主发病。2.5岁以下羊和羔羊最易感染,发病后死亡率高。

3 流行病学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北川县境内流行呈点状分布,主要集中在散养区。2014年以来先后在3个乡镇的5个场发现有该病不同程度的流行,主要感染2月龄至1岁以下的羊,致死率可达40%至50%。发病与饲养管理、养殖环境、与犬类的接触有直接性关系,多为自然疫源性感染。多头蚴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大,一昼夜可产卵25~68万个。虫体的抵抗能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在零下10~16℃能生存140d,耐高温,70℃才能致死。犬类是最终宿主,如果犬吞食了多头蚴,发育成多头成虫后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可以生存数年之久。该病易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成循环感染,成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4 临床症状

部分发病羔羊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四肢痉挛,惊叫不安,体温升高至40℃,呼吸急促;育肥羊、成年羊易受惊,对喧哗表现不安,头高举,向声源相反方向逃走并表现出神经症状,表现出不同特征的转圈方向和姿势。虫体寄生在大脑半球表面的出现概率最多,典型转圈运动,其转动方向多向寄生部一侧。病位对侧视力发生障碍以至失明,四肢外展或内收,行走时步伐加长,易跌倒,有的病羊转圈运动或抵住障碍物不愿走动,步态不稳,转弯时最明显,后肢麻痹,小便失禁。

5 寄生不同部位临床症状

5.1 大脑半球

转圈运动不休止,如在左脑则向右转圈,反之向左转,多头蚴越大则转圈范围越小。视力障碍,颅骨变薄、有的凸起,显沉郁,反应迟钝,瘦弱。

5.2 脑前部

头下垂,向前直线前进,脱离群体(绵羊)常不能自行回转,遇障碍物呆立。

5.3 大脑后部

头高举或作后退运动,颈部肌肉常僵直性痉挛,头向上仰或偏向一侧。

5.4 小脑

易受惊,对喧哗表现不安,头高举,向声源相反方向逃走,四肢痉挛性蹒跚步态,不易保持平衡,四肢外展或内收,行走时步伐加长,易跌倒。

5.5 脊髓

步伐不稳,尤其在转弯时明显,易引起后肢麻痹,尿失禁。

6 解剖与镜检

6.1 解剖

为进一步确诊,对一只6月龄病羊进行解剖,在小脑部位发现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包囊。初步观察,该包囊呈囊泡状,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外层为角质层,囊内膜上能看到白点一样的头节,初步确认为脑包虫囊体。

6.2 制作玻片与镜检

用镊子将囊泡夹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生理盐水的采样袋中保存。用注射器将包囊中的液体抽出备查,将肉眼能观察到的白色头节连带囊膜制作成玻片样本,便于镜检。在县农业局实验室通过显微镜(目镜4倍×物镜1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了多头钩蚴的头节(图1),最终确诊为羊脑多头蚴病。

图1

7 治疗

(1)用吡喹酮,40mg/kg连服3d;配合注射甲磺酸达氟沙星、磺胺嘧啶钠、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症治疗。如果用药后恢复采食,那么间隔5d后再次使用一次吡喹酮,此方法对羔羊发病(发热、四肢麻痹、痉挛等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80%。

(2)氯硝柳胺注射液,150mg/kg深部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连用5d;同时配合使用减压,消炎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该方式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病羊(发病初期),治疗效果显著。

(3)物理治疗:在颅骨柔软或凸出部位,剪毛消毒后,将皮肤呈U形切开,刮开骨膜,采用手拉钻,用4mm的钻头打穿颅骨,用16号针头刺入虫囊抽出液体而后用注射器注入吡喹酮液1ml(2g)。如找不到多头蚴,可用胶管循脑回向周围探索,用注射器抽吸。

(4)手术治疗:对外观明显凸出皮肤表面的周围(没有大神经干和大血管时),可采取手术切除法。该方法对技术要求较高,风险大,一般不予采用。

8 预防

(1)预防该病要做好定期驱虫,每年的6月,10月对整个羊群要进行连续两次驱虫,可要选用吡喹酮,配合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同时使用,确保驱虫效果。

(2)对养殖场内饲喂的犬、猫等动物要加强管理,防止饲草、草场、饮水等污染。定期驱虫制度,每季度一次,驱虫后要对犬、猫等动物进行拴养或圈养,确保驱虫后的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传播。

(3)要严格对易感多头蚴病的动物进行检疫,对染病的动物脑脊髓及脏器及时无害化处理,严禁乱扔和饲喂其他动物。

猜你喜欢
羊脑吡喹北川县
“乡村振兴看郭牛”采风创作活动在北川县擂鼓镇举行
剑南文学(2023年4期)2023-08-27 06:06:10
随风入羌山 共唱振兴歌 “贴近自然,走进乡村”文学采风创作交流活动在北川县举行
剑南文学(2022年3期)2022-06-16 08:47:06
北川县:扎实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劳动保障执法检查
单一和联合狂犬疫弱毒苗制剂给药后家兔血浆中吡喹酮的含量及血药浓度研究
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兽医导刊(2021年1期)2021-01-09 22:01:57
伊维菌素吡喹酮咀嚼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8
中医药防治羊脑包虫病
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病出现黄疸的相关病因分析
羊脑包虫病预防和治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