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疗效明显、并发症少以及康复快等诸多优点,这种治疗效果明显的微创技术对操作技术和手术器械等均有着十分高的要求,手术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至关重要[1]。本院将优质手术室护理应用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中,效果较为明显,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138例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74例和64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8岁和78岁,中位年龄(58.58±4.66)岁;疾病类型:胆囊结石、胆绞痛、胆囊炎、胆汁阻塞、胆囊息肉患者人数分别为33、23、36、21和25例。根据随机平行对照法将以上患者按照手术日期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9例,其中手术日期尾数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参照组,尾数为奇数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上述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没有较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包括:做好术前检查和访视工作,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稳定患者的情绪,术中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手术,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给予密切监测等;实验组患者除接受上述措施外还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以及对疾病知识和手术方法的不了解,因此经常存在焦虑、紧张、不安、恐惧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随机宣传、示范宣传教育、“一对一”床边教育、互联网教育与口头教育等措施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2];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法、放松法、倾诉法以及情绪转移法等措施来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使负面情绪有效疏导,并保持平稳、积极、开朗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 术前准备:做好皮肤消毒工作,做好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常规禁食和禁水,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进行清洁灌肠;对电切割、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系统等手术器械进行调节和检查。
1.2.3 术中配合:术前0.5 h给予抗生素并协助麻醉师进行全麻处理;协助医师建立静脉通路、建立人工气腹,手术过程中及时、准确的传递手术器械;手术完毕后对手术器械和敷料进行清点,将观察镜及穿刺套退出,将CO2气放净,缝合穿刺点并用敷料粘贴[3]。
1.2.4 术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坠床、躁动不安等麻醉风险,对引流管进行妥善的固定,对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如果术后患者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等情况,则需要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其进行对症处理;将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冷光源导线、摄像头、电凝线等应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布擦干[4]。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指标: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8.59±17.25)min,住院时间平均为(6.33±2.09)d;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1.07±16.29)min,住院时间平均为(4.24±0.24)d。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s)
参照组 69 78.59±17.25 6.33±2.09实验组 69 61.07±16.29 4.24±0.24 t 15.89 16.07 P<0.05 <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占比28.99%)、15例(占比21.74%)、15例(占比21.74%)和19例(占比27.54%),则护理总满意度为72.46%;实验组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6例(占比66.67%)、9例(占比13.04%)、8例(占比11.59%)和5例(占比7.25%),则护理总满意度为92.75%。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参照组中,发生感染、皮下气肿、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患者人数分别为7例、6例和7例,则并发症发生率为28.99%;发生感染、皮下气肿、肩部酸痛等并发症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例、2例和2例,则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腹腔镜这种微创手术因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瘢痕小、易愈合、痛苦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而在胆囊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这种手术是用精密仪进行操作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具备过硬的相关知识,术中积极配合医师,正确、及时传递手术器械,给予患者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手术室护理和优质手术室护理分别应用于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38例胆囊疾病患者中,结果显示:就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75% vs. 72.46%];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8.70% vs. 28.99%],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优质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伟萍,王玉珍,叶玉兰.手术室护士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进行手术配合及器械管理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3):63-64.
[2] 纪翠,夏轶男.手术室护士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59-360.
[3] 马巧玲,郭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4):157-158.
[4] 赵海璇,王洁贞,黄泽华,等.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