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勤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实现课堂从知识传授到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转变.
【关键词】兴趣;积极性;思维理解
一、培养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得到各自的发展能力
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备受关注,这不仅仅是基于初中数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基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发散性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初中数学的基本理念,实现生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每名学生都将获得数学知识,不同的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得到各自的发展能力.
1.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现状.初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性格也是不稳定的,极容易受到个人情绪、喜好的影响,同时初中阶段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极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对数学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成绩会越来越好,而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的学生,则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起来很吃力.教师这时需要多关注学生的特点,对他们多进行引导、鼓励,协助他们从数学问题困境中走出来,重新勾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学从古至今都可以说是教无定法,从孔子提出因人施教开始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到现在社会那更不用说了,但各种教学方法无外乎是因人和因材施教.只教书忽略了学生那是死教书,教死书.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要想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有效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教学的直接来源,教材是思维能力的生长点,由此看来,离开了教材就离开了中考,我们的问题是需要抓牢教材,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非常复杂,它需要教师站在高观点、高层次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有的教师从多种资料上选择大量习题为学生讲解,锻炼学生,数学课堂上教师讲后学生做,这种周而复始的复习方法得到的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而我们需要的是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数学总复习的精华,所以立足于教材,植根于教材有助于克服教学中的盲目现象,对教学有极大的指挥作用.
坚持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三基”原则.能够对教材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技巧做到心中有数.(1)整理可发掘探索性问题的习题.(2)整理分类讨论问题的案例.(3)针对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及中考能力要求,改编一些有针对性的试题.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思维训练
阅读理解也是信息迁移题,此类题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进行延伸,如定义新的内容,要求学生读懂题目,并根据引入的新内容解题,理解和应用数学语言,尤其是非数学语言,这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开始和基础.如,在△ABC中,根据已学的S=12absinC,c2=a2+b2-2abcosC,sin2α+cos2α=1,根据分析证明:S=s(s-a)(s-b)(s-c),其中s=12(a+b+c).此题改变了以往试题中考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习惯,让考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然后用概括的结论去解决新问题.虽然对能力有要求,在根本中没有现成的点,但在试题背景中,注意思想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
(二)培养应用型问题的思维理解
在应用问题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造性的能力,学会准确把握题意与灵活选择基本等量关系.如,轮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2千米/時,顺水航行需4小时,逆水航行需5小时,那么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针对行程问题,一般难度较大,我们需要把握vt=s这一基本概念,深刻理解行程问题中各种类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在此应用问题中,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 km/h,则它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是(x+2) km/h,逆水中航行的速度是(x-2) km/h,依题意可列方程式4(x+2)=5(x-2),即x=18.所以轮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8 km/h.
(三)课外作业的设计与管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有就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课堂学习理应重视,课外巩固也不能忽视.数学课外作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可以进行巩固知识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
1.数学教师对课外作业的管理应从设计开始,好的课外作业往往能让学生眼前一亮,若不能用心去设计,课外作业就失去了意义,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拥有良好的开端,才会有精彩的过程和让人满意的结果.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后,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只检查含数字的二次根式的计算,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再检查一些含字母的二次根式的计算,这样学生目标明确,节时省力.通过分层管理,教师不会再抱怨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会,减少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还可以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在被教师认可,进而树立信心,更好的投入数学学习.
2.创新课外作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数学课外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耗与否的重要手段,学生是课外作业的实施者,为配合课上的创新性教育,课后的作业也同样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后作业是课上的有益补充,适当的延伸使得学生在掌握课上知识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只有学生真正用心去做并积极参与数学课外作业的管理,课外作业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闫秀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252-253.
[2]孙凯.拓宽教学视野,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气息[J].中学数学,2017(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