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2018-05-15 10:27朱明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朱明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及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愈加重视,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各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类人才的专业工作水平。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普通类型管理人才培养的本质区别在于,地方管理类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首先要不断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等真实情况进行培养,充分使管理类人才的专业技能符合地区发展需要。

关键词:服务地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管理类人才培养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普遍的高等教育基本内容,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离不开各种类型的管理人员。目前在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中,有关于人才培养的方法及模式都处于薄弱阶段,但是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管理类人才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很多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在转型,例如传统的管理精英型人才逐渐发展成为管理大众型人才。

一、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管理类人才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各个高等院校中逐渐出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新的培养模式的形成通常都会遵循现实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建立。显然现阶段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规律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重要依据。通常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包括入学前对自身专业的选择行为以及入学后在校期间的各种科目的学习行为。现阶段可以通过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判断出,是否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较倾向于自我的意识。从而可以使大学专业管理教师判断出大学生的学习方向及培养目标存在的不足。因此现阶段我国服务于地方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使我国大学生的发展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相符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各个高等院校的教育服务质量。

(二)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于地方的高等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也要对地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所了解,因此该教育模式首先要建立在管理人才的共性及其余地方经济特色发展间相互影响上。例如在针对服务地方的管理类人才进行培养时,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管理类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将管理类专业技能熟悉掌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地方管理相关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因此在高等院校中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关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不断创新中逐渐加强,从而实现管理类人才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

(三)有利于促进知识能力的形成规律

高等院校中知识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可以将其分为对知识的认知、应用、创新三种类型。通常认知能力主要是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吸收的,应用能力的形成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能力的提升要通过社会实践形成。

二、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一)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新时代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中已不存在毕业分配的问题,这一情况使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就业问题等不到有效保障,例如管理类专业。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被社会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专业建设与社会中各类型企业发展有必然联系。因此為保证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教育模式逐渐发展起来,但是这也为管理类专业学生到来更加现实的问题,例如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出口不畅,致使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尽管该教育模式符合我国现阶段教育理念发展及社会需要,但是学生就业问题仍得不到有力解决。

(二)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由于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是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的新的教育模式,因此目前还处于教育模式的发展阶段。该教育模式的现存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不够准确方面,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来讲,会降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效率,使该教育模式在发展中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针对服务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由专业教师设置。但是在我国很多高等院校中,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仍然使用较传统的方式制定,从而导致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三)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我国服务于地方管理类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中,由于很多专业教师在课堂中仍然注重理论实践,从而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效果较差的局面。在课堂中过分注重理论实践会使管理类专业学生对地方实际发展情况不能完全掌握,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形成专业学习服务于地方的心理。不仅如此,在服务于地方的教育模式发展中,也存在实践课程较少、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

三、提高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与地方单位合作,切实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针对目前我国服务于地方管理类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可知,在该教育模式中切实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学校及学生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该教育模式不断发展中,各个高等院校应积极与地方相关单位联系,并取得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有效落实学生与地方单位的合作,也需要相关教育部门与地方单位管理部门的支持。在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中,只有使学生贴近实际,才能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有具体了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使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产生兴趣,在实践课程与实习的过程中判断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地方合作实习单位也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力进行考察,并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工作的机会,从而使该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服务于地方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普通教育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服务于地方人才培养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受高等院校的教学环境限制以外,该教育模式必须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并且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特色性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在有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方面,学校也应该受到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建议,准确来说要根据地方实际发展需要,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性管理人才。只有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管理类专业人才。不仅如此,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多元化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只有使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力求人才的能力提升,才能使该教育模式切实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

(三)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

为使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切实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管理类专业教师要对该教育模式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的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了解,为管理类学生设置更加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实践经验、能力提升等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并将管理类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等教学都与服务于地方为培养目标相结合,使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提供管理类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服务于地方的实践教学需要,在高等院校中使用该教学模式时,提高管理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很大必要,因此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对服务于地方的实践管理有更多理解。具体实行办法例如在政府与地方企业的支持下,建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使该专业学生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除此之外,校内的模拟实习也很重要,可以为学生在对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提供将其应用到实践中的教学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类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服务于地方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师资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必要,只有教师从根本上对地方发展需要有一定理解,才能制定出较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需要在加强师资对完建设方面也要做出努力,例如为教师提供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师之间对教学的感受进行交流,从而通过对不同教育方式的研究中寻找出最科学合理的服务于地方人才培养教学方式。在提高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只有将教学环境与教师能力全方面提高,才能有效加强学生的专业水平。

总结

为使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不负众望,各个高等院校要针对该类型人才进行培养方案探析。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地方发展情况与实际需求进行高效管理类人才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毕业后使用的管理方法与地方企业发展相符合。除此之外,在对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培养中,加强各大高校师资建设以及教学设备发展也很重要,只有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外部环境才能使服务于地方的管理类人才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翠翠. 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思考[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12):75-78+83.

[2]赵振宽. 职业导向的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酒店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4):137-139.

[3]齐丹. 探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J].智庫时代,2017,(14):37+39.

[4]陶莉. 基于苏州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9):76-77.

[5]张立焕. 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J]. 纳税,2017,(15):4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