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凤英
摘 要: 蝴蝶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意象,其表现出特有的文学审美特征,而此类审美意义又因其文化内涵展现出民族特色的一面,这与欧美日韩文学作品中的蝴蝶意象有着极大的不同。
关键词:蝴蝶 审美 意象 比较
文学作品中的蝴蝶,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完成了它的蜕变,不再仅仅是作为一种纯粹自然物而存在,而是与我国古代社会现实、文人的人格修养以及审美情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中,我们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蝴蝶的审美类别及其艺术表现展开分析,并结合与欧美日韩文学作品中的蝴蝶意象的比较,来分析归纳揭示中国古代蝴蝶意象的审美特质。
一、中国古代文学中蝴蝶的丰富含义
蝶是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意象,很多著名的诗人词人都在作品中提到过蝴蝶。写及蝴蝶的诗词,李白有5首,杜甫有6首,李商隐31首,谢逸300首,汪莘6首,秦观6首,贺铸7首,毛滂词16首,黄庭坚26首,这些还只是不完全统计的例子,也不包括他们众多以“蝶恋花”或“祝英台近”等为题的作品。我国的咏蝶诗词不胜枚举,文人们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面去寻求其多层次的意蕴,以寄托自己的各种感情,使得蝴蝶的象征意义极为丰富,而这些象征义之间相互关联也相互对立,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古人情感和联想的丰富多彩。下面来看文学作品中写蝶所表达的审美意义。
(一)快乐闲适或伤感劳苦
具有快乐象征义的咏蝶诗大多基于对蝴蝶的美丽外观和自在飞舞的自然属性的描摹。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派欢腾绚丽、生机盎然的美好图景。杜牧《洛中二首》“风吹柳带摇清绿,蝶绕花枝恋暖香”,王建《春来曲》“光风暾暾蝶宛宛,绕树气匝枝柯软”,王勃《对酒春园作》“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都是写无限美好的春光。谢逸《咏蝴蝶》“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陆游《窗下戏咏》“何处轻黄双小蝶,翩翩与我共徘徊。绿阴芳草佳风月,不是花时也解来”,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都透露着轻松惬意、无限欣喜之情。敦煌曲子词《虞美人》“东风吹绽海棠开……金钗钗上缀芳菲,海棠花一枝。刚被蝴蝶绕人飞,拂下深深红蕊落,‘污奴衣! ”蝴蝶使得花香人娇,显出兴隆春意和青春的气息。
有很多诗歌写蝴蝶悠闲自在,呈现了田园之美,透露了闲适情趣。辛弃疾《鹧鸪天·有感》“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指出蝴蝶是自由自在的。杜甫《绝句六首》之二“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蝴蝶的懒其实是一种很随意的闲适状态。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初夏二首》“桑叶露枝蚕向老,菜花成荚蝶犹来”,《秦楼月》“珠帘狭,卷帘春院花围合。花围合,昼长人静,双双胡蝶。花前苦殢金蕉叶,瞢腾午睡扶头怯。扶头怯,闲愁无限,远山斜叠”,不论写田园还是写庭院,都是静谧闲适,无人打扰的。陈克《苔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闲花半落犹邀蝶,白鸟双飞不避人”,也是寄托闲适自得情趣。
更多时候,人们写蝴蝶自在的飞舞是以乐景写哀情。萧衍《子夜四时歌·春歌之四》“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不见佳人来。徒劳心断绝”;李白《思边》“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晴云。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长干行二首》之一“十六君远行,……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温庭筠《和友人悼亡》“春来多少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谢朓《和主薄季哲怨情》“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徒使春带赊,坐惜红妆变。平生一顾重,宿昔千金贱。故人心尚尔,故心人不见”写伤逝怀人。张泌《蝴蝶儿》“胡蝶儿,晚春时。阿娇初着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燕脂,惹教双翅垂”,写蝴蝶引发少女的闺怨。温子升《咏花蝶》“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不慰行客心。遽动离居叹”,蝴蝶的飞舞增加了羁旅行客之悲。杜甫《白丝行》“美人细意熨贴平,裁缝灭尽针线迹。春天衣着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羁旅”,表达人才不遇时、不得志、不被重用的苦闷。清代文廷式《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惆怅玉箫催别意”,承载了关河、家国之忧。田为《南柯子》“帘风不动蝶交飞。一样绿阴庭院锁斜晖”,流露出内心的凄清孤寂之情。
有些诗词通过写蝴蝶的生存危机,寄托了对辛苦劳顿的现实人生的感悟。如司空图《漫书二首》“小蝶尔何竞,追飞不惮劳。远教群雀见,宁悟祸梯高”,马臻《蝶》“曾随秦女踏青阳,几被莺捎出建章”。李商隐《蜨》“初来小院中,稍与琐闱通。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只知防浩露,不觉逆尖风。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把蝴蝶写成一个满怀希望的弱小者,进入官场后处处小心谨慎,最终还是被斥,竟让他人乘时升进,充满着无可奈何、失望和沮丧。清人冯浩谓此首乃“自慨之作。杨万里《旱后郴寇又作》“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后更用文章为。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籴不。”对民众穷苦的处境寄予了同情,对官府的剥削进行了鞭挞。
(二)飘逸人格或轻薄品质
从庄子梦蝶开始,蝶就被赋予了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意味,后世文人对此多有继承。卢照邻《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充满山林隐逸之趣。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一“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表达了对隐逸世界的赞叹。辛弃疾《临江仙·和南涧韵》“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显示了与众不同的胸怀。北宋隐逸诗人林逋《咏蝶》“细眉双耸敌秋毫,荏苒芳园日几遭。清露宿花应自得,暖风和絮欲争高。情人殁久魂犹在,傲吏齐来梦亦劳。闲掩遗编苦堪恨,不并香草入离骚。”把蝴蝶的情態神韵写得雅丽清绝,并与坚贞的情人之魂、放达的庄子之梦联系起来,认为蝴蝶应该和香草一起写进《离骚》,可见作者认为蝴蝶是超越世俗的。
另一方面,蝴蝶又被认为是没有德操的轻薄之辈,如刘镇《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孤标最甘冷落,不许蝶亲蜂近”,虞俦《满庭芳》“狂蜂蝶,还须敛衽,何得傍高闲”,将蝴蝶置于“孤标”和“高闲”的对立面。杨万里《观物化》“蝴蝶新生未解飞,须拳粉湿睡花枝。后来借得风光力,不记如痴似醉时”,蝴蝶可以比喻得势后便得意忘形的小人。唐李建勋《蝶》“潜被燕惊还散乱,偶因人逐入帘帏。晚来欲雨东风急,回看池塘影渐稀”,唐卢仝《客答蛱蝶》“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都写蝴蝶轻薄,没有君子的坚定信念。
(三)忠贞爱情或世俗情色
蝴蝶在很多诗歌中是有情的,成为情深意长、美好甜蜜的象征,如张孝祥《浣溪沙》:“豆蔻枝头双蛱蝶,芙蓉花下两鸳鸯”,贾蓬莱《咏蝶》“薄翅凝香粉,新衣染媚黄。风流谁得似,两两宿花房”。萧纲《咏蛱蝶》:“复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蝴蝶是逍遥自在、相知相爱的男女的象征,代表了作者对美好坚贞爱情的祝愿。在众多歌咏韩凭夫妇化蝶、梁祝化蝶的诗词中,蝴蝶更是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蝴蝶有时也是无情的,冯延巳《采桑子》“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欧阳炯《菩萨蛮》“双双梁燕语,蝶舞相随去。肠断正思君,闲眠冷乡茵”, 周邦彦《满江红》“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蝴蝶纷飞,不顾人的相思哀苦。蝴蝶也是多情的,周邦彦《蝶恋花》“粉蝶多情,飞上钗头住。若遣郎身如蝶羽,芳时怎肯抛人去”,以蝶的多情对比人的无情,蝴蝶代表的还是女子梦想的长久美好的爱情。
蝴蝶又是与世俗情欲有关。萧衍《古意二首》“当春有一草。绿花复垂枝。云是忘忧物。生在北堂陲。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差池低复起。此芳性不移。飞蝶双复只。此心人莫知”,忽高忽低,双飞变单的蝴蝶与“性不移”的花草形成了对比,蝴蝶并不坚贞,相爱也不长久。唐代于鹄《题美人》“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肖郎爱远游”,攀花趁蝶是放浪的不良舉止,获得的婚姻也不美满。柳永《红窗迥》“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吃他拖逗。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毛滂《粉蝶儿》“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褪罗衣、楚腰一捻。正春风,新着摸,花花叶叶。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语涉艳亵,十分庸俗。
(四)仙寿恒昌或衰老死亡
在文学作品中,蝴蝶多与仙化、灵魂的永生有关,如《梁书》所载“沈麟士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如故……时人以为养身静嘿所致,制《黑蝶赋》以寄意”;如梁祝化为蝴蝶获得了灵魂的永生,可以长久相伴。有时也与死亡相连,如明陈继儒《太平清话》载“雅宜病于壬辰,卒于癸巳,临终梦蝴蝶入袖,曰‘吾其已矣”。在诗词中,蝴蝶同样有长寿与短暂的双重含义。
徐防《赋得蝶依草应令诗》“秋园花落尽,芳菊数来归;那知不梦作,眠觉也恒飞”,王建的《晚蝶》: “粉翅嫩如水,绕彻乍秋风。日高霜露解,飞入菊花中”,以开放于秋日的生命力旺盛的菊花和善于羽化不断飞舞的蝴蝶寄托淡雅愉悦、渴慕恒久、长寿之情。钱起《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杜甫《曲江二首》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刘禹锡《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其中都包含着养身、惜时、延年的思想。
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汪莘《满江红·谢孟使君·荆楚岁时》“奈两三寒蝶尚于飞,秋光促”,《感皇恩》“年少好寻芳,早春时节。飞去飞来似蝴蝶。如今老大,懒趁五陵豪侠。梦中时听得,秦箫咽。割断人间,柳枝桃叶。海上书来恨离别。旧游还在,空锁烟霞万叠。举杯相忆处,青天月。”有时光短暂、人生空漠之叹。白朴《乔木查·对景》“盖世功名总是空,方信花开易谢,如知人生多别……富贵是花上蝶。”花上蝴蝶的停留是短暂的,富贵功名终成空。白居易《秋蝶》“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蝴蝶是作为生命脆弱、短暂的意象出现的。宋代高翥《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蝴蝶的飘忽飞舞与纸灰明灭飘扬相类似,这里蝴蝶代表亡魂,也代表祭扫者的思念。
(五)多情美女或风流男子
在诗词中,蝴蝶是与女子密切关联的。谢逸《虞美人》“刺桐花上蝶翩翩。唯有夜深清梦、到郎边”,《玉楼春》“杜鹃飞破草间烟,蛱蝶惹残花底露。东君着意怜樊素,一段韶华都付与。妆成不管露桃嗔,舞罢从教风柳妒”,方干《赠美人》“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蝴蝶是与多情、美丽、善舞的女子一体的。房篆《金石乐歌》“前溪流碧水,后渚映青天。登台临宝镜,开窗对绮钱。玉颜光粉色,罗袖拂金钿。春风散轻蝶,明月映新莲。摘花竞时侣,催指及芳年。”少女拥有如同春光、轻蝶、新月般年轻美好的年华。李贺《牡丹种曲》“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兰香神女庙三月中作》“弄蝶和轻妍,风光怯腰身”,《感讽六首》“蝶飞红粉台,柳扫吹笙道”蝶与女性的妩媚绮艳相连。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深额藉蜂黄”,以蝶粉蜂黄称妇女妆扮美容。吕天用《秋蝶》“见一个玉胡蝶体态娇。描不成雅淡风流,画不就轻盈瘦小”,把蝴蝶写成了美女。刘涣《秋蝶》“自知翅粉浑销尽,羞近尊前舞女衣”,写秋蝶光彩落尽,让人想到迟暮的女子。韩偓《深院》“鹅儿唼喋桅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尽寝,红蔷薇架碧芭蕉。”写院中美女孤寂的处境,“凤子”是“帘人”的娇美在诗人心中的印象。
蝴蝶也可以是风流男子的象征。陈德武《清平乐·咏蝶》“轻姿傅粉,学得偷香俊……一生天赋风流。不知节去蜂愁”, 欧阳修《望江南》“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
需要指出的是,蝴蝶的象征意义是相互关联的,比如爱情与女子有关,也与快乐生活或感伤情怀有关。梁祝化蝶故事中,蝴蝶代表了美好坚贞的爱情,但是梁祝是死后才化为蝴蝶的,因此蝴蝶也与死亡或灵魂有关,人们认为灵魂是不灭的,因此蝴蝶也代表着一种恒久。另外从蝴蝶的中西对照中,我们还会发现蝴蝶有着“自由—禁锢”、“美丽—丑恶”双重象征义:即在西方,人们有时从蝴蝶标本或蝴蝶幼虫的角度看待蝴蝶,使蝴蝶具有了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含义。
二、欧美日韩文学作品中蝴蝶的含义探微
为了对我国古代蝴蝶意象的审美特质有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我们需要结合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蝴蝶意象来看。
在很多国家和民族的观念中,蝴蝶都有着变形、灵魂、再生、神秘的象征义。“象征变形的蛇和蝴蝶在历史上始终是女神变形或再生力量的标志” “古埃及人即以蝴蝶象示灵魂……古希腊人亦然……但丁诗中咏灵魂升天,喻为青虫化蝴蝶而飞。” “毛毛虫经过实质性的蛹化死亡而变成蝴蝶,這惊人的变形历史性地引发了关于人的命运的类似之处的许多猜想。……不朽的灵魂和蝴蝶之间的这一类比久远而普遍。……荷马史诗中的希腊人把离开死亡之躯的灵魂看作蝴蝶,阿兹台克人把在墨西哥草地上拍翅振翼的蝴蝶相承是已经死亡的战士再生的灵魂。中扎伊尔卡塞人把墓穴说成是一个人的灵魂从其显露为一只蝴蝶的茧。”古代美洲人把蝴蝶当作可以敬奉神灵的祭品“此神独一无二,他的名字是凯察尔柯特尔,他别无所求,唯有蛇,唯有蝴蝶。须以此向他敬奉向他献祭。”在基督教寓言中,特别是劝世静物画中,毛虫、蛹和蝶,象征生命、死亡和复活。”日本通俗戏本《飞的蝶簪》中,一个死去妇人的发簪,化成了一只蝴蝶,飞翔于仇人藏身处所之上,指导别人为她报了仇。在欧美国家,蝴蝶也有吉祥和不祥双重意蕴:南美洲的阿兹特克文明,崇拜蝴蝶,以蝴蝶工艺品作为护身和装饰物。
蝴蝶也与爱情、梦幻、快乐、美好密切相关。在希腊神话中,小爱神丘比特与蝴蝶姑娘普赛姬相爱,普赛姬受尽丘比特母亲爱神、美神阿弗洛狄忒的折磨,为其讨来装着“美貌”的匣子,由于好奇而偷偷打开来,飞出了“睡眠”,她自己成了沉睡在爱的幻梦里的女子。小爱神回来赶走了“睡眠”,与普赛姬登天结婚,生下孩子“弗户山塔斯”意思是快乐。法国列那尔的诗:“这一幅对折的情书锦笺,正寻觅着花的住处,”将蝴蝶喻为对折的锦笺情书,可谓新颖独到。日本咏蝴蝶颇多,如护物的诽句“就在睡眠中,它还是梦着在游戏——呵,草的蝴蝶”,格调轻松愉悦。
蝴蝶也象征梦想或高尚德操,与中国所不同的是有时它带上了坚强或恐怖的寓指。德国作家纳博科夫的《蝴蝶收藏家》写一个小市民每天过着庸碌琐碎的生活,他喜欢收集蝴蝶标本,最大的愿望是到欧洲著名的山区水滨捕蝴蝶,但总不能如愿,最后终于可以出发了,却在行前猝死。文中说“‘蝴蝶收藏家在古代指不合时宜的梦想者”。蝴蝶代表的即是灿烂的梦想,与暗淡、枯燥的现实生活形成巨大反差。英国康拉德小说《吉姆爷》中,人们认为蝴蝶长着美丽的翅膀,来来去去沾不着肮脏的土地,是远离世俗的、浪漫的、勇敢的,是神圣的,是完美道德的化身,用来比喻道德高尚的人。法国让·多米尼克·博比的小说《潜水衣与蝴蝶》中,蝴蝶代表着冲破黑暗,跃动的、坚强的、无畏的灵魂。英国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讲述的是一个贵族男子与一个平凡而善良的女子经历了曲折离奇的变故终成眷属的故事。蝴蝶梦的意思既是指美丽浪漫的爱情;也指如青虫摆脱束缚、蜕变为蝴蝶一样,坚强的女主人公迎来了崭新的生活;同时男主人公的前妻又使得蝴蝶梦笼罩着一层神秘、恐怖的阴影。在韩国尹泰益著《蝴蝶:转变源自自我》中,蝴蝶的形态变化被引申用于指导人们树立梦想,坚定信念,完成性格的成长,取得事业的成功。
蝴蝶也象征女子。意大利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讲述名为蝴蝶夫人的日本艺妓痴心相恋美国军官平克顿。在他回国后苦等三年最后等来的却是索要孩子的平克顿夫人,为了孩子的前途,她把孩子交给平克顿夫人,在绝望之中自杀。蝴蝶隐喻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女子形象:美丽、善良、温顺、柔弱,愿意为了爱情而牺牲自己,遭遇背叛时只是暗自流泪。这种形象不仅未获得西方人的同情,反而被认为是东方民族的美德。蝴蝶被喜欢,因而被玩弄、被捕捉、被占有、被刺穿心脏制成标本,这是东方女子遭遇残忍西方男子时命运的物化。
蝴蝶也是死亡的暗示。美国电影《羔羊的沉默》中性变态的杀人剥皮凶手比尔总是在其受害者的嘴里放入一只蝶蛹,蝴蝶在这里成了备受折磨和煎熬的、木呐的、变态的灵魂,令人毛骨悚然。美国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中女主人公洛丽塔又名“多洛蕾丝”,是一种蝴蝶的名字。她像蝴蝶一样美丽、灵动、炫目,具有魅惑性。她的姐姐意外车祸死亡时,墙上出现了“一个艳丽的飞蛾或蝴蝶,仍然活着,安全地给钉在墙上”。他的《贵人女人小人》里,玛萨在一本厚书里找毒死她丈夫的方法时,“书里有鲜艳的蝴蝶的彩图”。《微暗的火》中,约翰·谢德丧命的前一刻,一只蝴蝶停在他的手臂上。他的《阿达》中凡·威恩来角斗时,一只透明的白蝴蝶在他面前轻盈飞过,于是他明白只有几分钟可活了。
三、中国古代文学中蝴蝶意象的审美特质小结
从上面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蝴蝶在古今中外有着一些相同的含义,如灵魂、爱情等。但是欧美国家的蝴蝶意象具有浓郁的魅惑、神秘色彩,有时如鬼魅般带给人沉闷,怪诞、邪异、痛苦的感觉,有时甚至逆反为丑陋和邪恶;而中国古代的蝴蝶意象如飘渺的美丽幻象,带给人浪漫的审美享受。
在外国文学中,人们常常从蝴蝶被做成标本着眼去思考蝴蝶,往往看到的是“蝶蛹的翅、足、角和口器”,而中国古代人们只是欣赏者,没有这种捕猎者的角度,看重的是蝴蝶整体的气韵美,蝴蝶是自由的、灵动的,而不是被禁锢的。
蝴蝶生命的短暂在西方意味着绝望,如同酷爱蝴蝶的作家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所说“生存只不过是黑暗的两个永恒之间的一线亮光”;在我国古代引发的是伤感和新的希望,因为死亡意味着新生。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希望与绝望的不同,蝴蝶象征的永恒在西方来源于蝴蝶标本的静止不变,可以占据或流传下去;在中国古代的思维中,蝴蝶象征的永恒来源于它的形态转变,变化意味着生生不息。
另外,蝴蝶在外国文学中具有坚强的含义,因为幼虫从蛹钻出来成为蝴蝶,代表着经过了黑暗、痛苦和艰难才取得了自身的成功,但是我国古代认为毛虫和蝴蝶完全是两个东西,所以这种意义上的坚强是我国古代文人不曾阐述的。
总体而言,在与外国文学的对照中,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蝴蝶突显出了丰富多彩的、朦胧温婉的美,这是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整体和气韵的美学观念相契合的。
参考文献
[1] 本文所引用古典诗词出自于《全唐诗》《全宋词》以及《金元明清词精选》.
[2] 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M].理安·艾斯勒,著.程志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 钱钟书,著.管锥编[M].中华书局,1979.
[4] 变形:自性的显现[M].默里·斯坦因,著.喻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蝴蝶梦:爱、灵魂、复活与审美[M].萧兵,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
[6] 许淇,著.在自己灯下[M].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7] 张鹤.多变的旋律——试析纳博科夫小说《蝴蝶收藏家》的叙事特征[J].外国文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