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自信是一种美妙的生活态度。当一事无成时,我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被自卑感所打倒,觉得生活痛苦、暗淡无光。我们建立了自信,思想也变得乐观、豁达,生活也會随之变得美好了。
建立自信心的方法有以下6个要点:
1.学会进入别人的视线。进入别人的视线无疑是显眼的,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学会正视别人。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怕你。躲避别人的眼神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到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
3.学会当众发言。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才发言。
4.运用肯定的语气。自卑感常常会受到语言的影响,否定意味的语言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5.抬头挺胸走快一点。心理学家将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跟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的不愉快感受联系在一起。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借着改变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
6.学会坦白。内观法是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是实验心理学之祖威廉·华特所提出的观点。此法就是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而后毫无隐瞒地抖出观察结果。如能模仿这种方法,把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心理秘密毫不隐瞒地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就不会产生烦恼了。
(范义晴)
调查
八成父母缺乏“共育”意识
《中国0~6岁儿童家庭教养中父母角色的调查研究报告》日前由中国儿童中心在京发布。该报告以在8省市发放的3万余份问卷调查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我国0~6岁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共同养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强调了父母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一半左右的养育者(主要为父母)认为,养育后代是父母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在承担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负责孩子的安全、健康,陪孩子玩,关心孩子的喜怒哀乐和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方面,支持由“父母一起”的比例均超过了50%。
在合作养育方面,有54.3%的家庭处于中等水平冲突与中等水平合作的状态,11.1%的父母处于高冲突状况,11.3%的父母处于低合作状况,大约5%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合作和冲突都很低。
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养育者对共同养育的认同程度越高。总体来看,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强调父母一起承担教养责任。特别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角色认知的关系明显呈现出此种规律,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到本科段也表现出此种规律。研究同时发现,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的养育者从认识上也更强调父母一起履行教养职责。
报告指出,尽管“共育”理念已较为普及,但角色认知和角色表现却不够合拍,实践水平往往达不到认识水平,体现为“知行不一”的程度较高。该次调查涉及的生活照料相关内容中,仅有21.6%的父母能做到“共育”的角色认知和表现完全一致,将近80%的父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认知与行为偏离。现实中,母亲对孩子进行生活照料和教育指导的比例明显更高。
研究者分析发现,在整体上,表现出越是发达的地方,“知行不一”程度越高的状况。比如,城市父母角色认知和角色表现的一致性低于农村父母,0~3岁父母“知行不一”城乡差异更为明显;西部地区父母在教育指导及各维度上的匹配度最高,东部地区父母的匹配度最低;独生子女父母角色认知和角色表现的一致性低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这些“知行不一”的情况尤其表现在营养健康、日常照顾、疾病安全、智力启蒙和个性品质几个方面。
在0~3岁儿童家庭教育中,做得较好的方面有按时体检、生病及时诊治、安全防护等,相对较差的有户外活动、陪伴、关注情绪、同伴交往、生活规律等。在3~6岁儿童家庭教育中,做得较好的方面有培养生活习惯、品德行为、付出耐心、提供玩具图书、饮食营养、提供物质材料等,相对较差的有户外活动、严格要求、父母陪伴、重视做游戏、教育不当等。养育者对孩子身体照顾和安全防护上的表现更满意,对孩子的陪伴、心理成长和教育方法相对缺乏信心。
从不同的角色体验方面可以看出,父母亲都明显感到养育孩子对自己的业余生活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母亲,除了工作和家庭,自己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限制了自我发展,因此对这一方面的角色体验较差。但是,母亲的亲子关系体验明显好于父亲,对养育的胜任感随之增强,养育孩子的幸福感体验也非常强烈,同时还明显增进了与配偶的亲密关系,她们需要在“痛并快乐”的矛盾中找到平衡。
(刘北山)
提醒
批评孩子的两大禁忌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情在幼儿时已定型,而且会左右一生。哈佛大学心理教授曾对一些孩子进行测试。他们发现,孩子1岁时,想象、创造力高达96%,随着年龄的递增,7岁发生逆转。10岁,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消失了,只剩下原来的4%。
为什么?测试者对这些孩子各个成长阶段进行监测,竟发现,小孩在0~10岁过程中,平均会遭受到两万次的伤害。其中,对他们伤害最大的,是来自父母破坏性的批评。这些批评,对于幼小的心灵而言,如同一次次人身伤害。而伤害带来的痛苦烙印在孩子心中,直接导致了他们胆小、懦弱、自卑等消极性情。
第一种类型的破坏性批评,就是在批评时对人不对事,发泄情绪,进行人身伤害。比如说:“你怎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立德树人要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260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時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一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中,明确提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学生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认识社会主么这么蠢?”“你这个傻瓜,一点用都没有!”“没有人像你这么笨!”小时候,我们的父母这样批评我们;成年了,上级领导继续这般;当了父母,我们又这样对待孩子。
一位朋友,童年时就常常受到来自家庭的这种批评,以致在他看来,批评与谩骂无异。后来他做了单位主管,也常直言不讳地批评下属,把下属骂得狗血淋头,下属因此视他如仇人,不再愿意跟随他。领导找他谈话,朋友觉得委屈。领导最后跟他说:好的批评要能鞭策人,而不是给自己的涵养抹黑。我的朋友说,这句话让他醍醐灌顶。
或许,很多家长会说:“我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更争气。”“我只想刺激他,为了更好地教育他。”是的,批评的出发点并没错,带来的“破坏”也是无意的,但结果却是恶意的。父母若是带着负面情绪教育孩子,孩子除了受到人身攻击,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一套,将来用来对付自己的配偶、孩子、下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是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特别是语文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并设置学习专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从先秦到清末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古诗文,并背诵72篇(首)经典作品;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阅读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以及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增强文化自信,植入红色基因。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各学科首次凝练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属。
还有一种常见的破坏性批评,是增加孩子的内疚感。早些年,由宋春丽主演的情感剧《穷妈妈富妈妈》在各大卫视热播。剧中,宋春丽饰演的穷妈妈田芳对儿子晓东的教育一直都是高压政策。在她的管教下,晓东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没有童年、没有娱乐、没有空间、没有自由,更缺少与父母和朋友的沟通。剧中,穷妈妈批评儿子最爱说的一句话是:“知道吗?因为你,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这样的批评所带来的后果是,它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好、不争气,所以要努力补偿,努力报答。如果这种批评经常发生,孩子内心就会累积越来越多的“欠债”,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产生负罪感。背着如此沉重的包袱去奋斗,往往难以收获成功。
(云瑞)
资讯
各学科课程之中,明确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提出学业质量要求,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建立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
修订后的课程对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办学条件等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改革方向,统筹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并积极创造条件,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每一所普通高中都能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潘柔江)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