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及安全性分析

2018-05-15 10:46殷银河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1期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研究分析食管癌

殷银河

[摘要] 目的 探究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给予不同营养方式对其的血糖情况、营养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划分依据为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的异同,3个组别分别为术后第1天组(d1),术后第3天组(d3)和术后第7天组(d7)。每日监测患者的7段血糖;在术后第1、3和7天分别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转铁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观察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良好,没有严重的糖代谢并发症出现,3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P<0.05),并且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其术后第1天就给予肠内营养可以促进其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利于机体营养状态的良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安全性较高,缩短患者术后康复需要的时间,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食管癌;糖尿病;血糖调控;安全性;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a)-0053-02

食管癌是一种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典型表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于食管癌的治疗常采用以手术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模式。近年来各种原因综合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逐渐上升。由于食管癌发生于消化系统的特殊性,使得患者的进食受到阻碍,通过机体内的营养状况较差,代谢紊乱时有发生。同时糖尿病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性疾病,同时也是外科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禁食、手术应激反应等会促使患者术后的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导致糖代谢出现紊乱,破坏机体的良好免疫功能,给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表明,针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禁饮禁食、术后通过消化道补充食物有限的特点,在术后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在调控血糖、增加预后,效果良好。该文将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80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平行对照的方式对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及安全性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0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划分标准为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的不同,组别分别为术后第1天组(d1),术后第3天组(d3)和术后第7天组(d7)。d1组有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在4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1.3)岁。d2组有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0.9)岁。d3组有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在4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1.2)岁。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为(6.78±1.87)mmol/L,平均餐后2 h血糖为(13.14±4.48)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7.91±1.14)%。所有患者术前经胃镜检查、病理诊断,确诊为食管癌。排除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患有手术禁忌证患者、精神意识障碍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的2周内服用过白蛋白等影响血清蛋白水平的药品。患者均同意参与,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采用瑞代肠内营养乳剂通过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或空肠造瘘管注入患者体内,速度均匀,时长为12 h,使用输入泵对流量进行调控。在营养支持开始的前12 h将250 mL生理盐水经过鼻肠营养管注入患者体内,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在观察结果及患者主诉显示耐受良好后则营养支持开始进行,营养支持开始第1天给予患者经营养管注入的营养乳剂为250 mL,次日增加至500 mL,从第3天开始根据热量计算给予量,方法为146 KJ/KG。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肠内营养全量不足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肠外营养补充,在每天行等热量、等氮量支持的同时适当给予白蛋白输注[2]。

1.3 观察指标

3组患者在术后均接受3餐前、餐后2 h、睡前的每日7段血糖值检测;检测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PA)、血浆白蛋白(ALB)及转铁蛋白(TRF)指标,分别在术后的第1、3、7天进行检测。手术结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结果

3组患者术后1、3、7 d的PA、ALB及TRF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血糖控制结果

3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均尚可,d1组、d2组、d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分别为(6.29±0.51)mmol/L、(5.90±0.32)mmol/L、(5.31±0.79)mmol/L,另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也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低血糖性休克等代谢障碍;3组患者术后的血糖波动差异不大,另在术后营养支持的同时适当给予胰岛素也可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

2.3 并发症结果

d1组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为(48.4±11.6)d,d3组为(68.34±17.99)d,d7组为(86.80±20.71)d,d1组显著低于d3及d7组,同时d3组高于d7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出现1例腹胀腹泻、1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67%;d3组出现1例腹胀腹泻、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00%;d7组出现3例腹胀腹泻、4例肺部感染、2例吻合瘘,发生率为30.00%。d7组高于d3组高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但是由于其创伤大、时间长,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较大,特别是在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对于既往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加上手术所带来的创伤对患者的高血糖代谢紊乱有加重的影响,促使免疫力更为低下,增加术后伤口愈合的难度[4]。因此,在术后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给予合理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肠内营养支持是消化道手术后常用的方法,其以营养乳剂来缓解术后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的机体,其中营养乳剂均以合理营养配比而成,同时食物的刺激对胃肠粘膜的快速恢復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该文的研究结果可知,在术后第1天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利于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机体的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6.67%,且首次排气时间为(48.4±11.6)d,均小于术后第3天、第7天给予营养支持,说明其可以减少恢复所用的时间,消除并发症的诱发因素,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有着较好的的控制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秀娟, 陈新, 王艳,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 23(30):69-71.

[2] 王相华.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控制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5(6):529-530.

[3] 李叶,吴丽萍.食管癌合并糖尿病老年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监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3):65-66.

[4] 张立,罗湘玉,郑雪松.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4):506-507.

(收稿日期:2017-08-06)

猜你喜欢
早期肠内营养研究分析食管癌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探讨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及胰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