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丁
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俯冲轰炸机,人们自然会想到德国的Ju 87“斯图卡”、苏联的Pe-2“彼什卡”,或者美国的SBD“无畏”式。其实另有一种机型尽管知名度不高,但却在远东战场上异常活跃,不仅痛击日军,而且自身战损率低得令人咋舌,这就是美国伏尔梯公司打造的A-31“复仇”式。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复仇”的独特身世:它是法国人想要的东西,由美国人制造,最终由英国人使用。
二战爆发之前,法国军方人士就找到美国的伏尔梯公司,希望为自己的空军订购一款俯冲轰炸机,双方开始了合作但并不顺利,直到法国在1940年6月向德国投降,他们的空军都没能得到这种飞机。
而目睹了德军的“斯图卡”在波兰和法国的可怕作为后,尚没有类似机型的英国皇家空军急于补上自己装备库中的这一空缺,便在1940年夏天和伏尔梯公司展开了紧急会商,于是重新激活了“法国俯冲轰炸机计划”。
这款飞机的公司编号为72型,是一种单发双座单翼机,它堪称伏尔梯设计团队的心血结晶。72型飞机采用了与“斯图卡”近似的倒鸥翼,利于提高机翼面积和武器挂载能力。该机配备1台1600马力赖特“双旋风”发动机,最高速度448千米/小时要优于“斯图卡”,飞行半径则与德国俯冲轰炸机相当。
在武装方面,72型配备4挺机翼7.6毫米机枪和2挺7.6毫米后座并联机枪,自卫火力显著强于“斯图卡”,而机腹中线2枚500磅(230千克)炸弹和机翼挂架2枚250磅(110千克)炸弹的挂弹能力,也比“斯图卡”要强。
伏尔梯72型问世于俯冲轰炸机在战场上达到其声誉高峰之际,按理说应该广受青睐才对,然而美国陆航虽然赋予该机A-31“复仇”的名号,却对它兴趣不大,主要原因是“驾驶舱视野过小”。而在美国人按照《租借法案》精神向英国提供这种飞机后,英国空军的高级指挥官们也并没有对其给予太高的评价。
当A-31于1941年7月在英国完成了首次试飞后,英国空军立即提出许多整改要求,这样第一架交付使用的量产型“复仇”直到一年后的1942年6月才送到英国人手中。那时,同时在北非和远东战场深感空地作战手段缺乏的英国人才签署了采购400架Mk.Ⅰ型和300架Mk.Ⅱ型的合同。
由于“飓风”战斗轰炸机具有更适合沙漠地带的改装,所以新入役的“复仇”被投入了远东战场。而这种显然受到高层人士低估的机型,将在它的机组手里变成一种有效的“复仇”武器。
第一个装备“复仇”的英国空军单位是第82中队,时为1942年10月;第一个用这种飞机轰炸日本目标的则是其姊妹单位第84中队,时在1943年3月。之后不仅第45和第110中队也相继列装,印度空军的第7和第8中队,以及澳大利亚皇家的几个中队也都接收了这种飞机。
然而“复仇”的最初表现,似乎表明此前有的人对它的冷淡态度是有依据的,装备了这种飞机的三支空军都分享了同样的挫败感。漏油、活塞环运作异常和电动燃油泵故障令人头疼,后座机枪手不得不在飞机返航途中不断转动手摇油泵,而机翼上的4挺机枪在射击中容易过热并导致卡壳。
好在经过一番检修和改动,这些问题逐步得以消除。第82中队的中队长丹尼斯.吉布斯在1943年5月报告说,“我的飞机终于可以每天都出动了。”正是从5月开始,一度让机组沮丧和恼火的A-31“复仇”,要让日本人尝到这些滋味了。
从那时起,在印度缅甸战场上的多个“复仇”中队执行了包括侦察、反潜、对地打击在内的多种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摸索新战术,亦提升了信心。英军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飞行编队、俯冲距离和攻击角度等内容的“复仇”战术,理想状态是从3000米的平飞高度俯冲到500~800米高度,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冲得离地面更近。
飞行员们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技巧,比如当呈90度角俯冲时,“复仇”的速度可达到510千米/小时,而以75度角俯冲时接近460千米/小时,这有助于飞机避开日军的火网。一些技术精熟的飞行员可以在100米高度上投弹,炸弹的落地点距离目标中心区域的误差不会超过10米。
5月19日,第110中队的成员们很是庆祝了一番,当时6架“复仇”轰炸了缅甸阿拉坎前线希策维村的一个日军高级指挥部,为确保速度,每架飞机挂载2枚炸弹上阵,结果所有12枚炸弹全部在目标中心爆炸,令当地日军的指挥陷入相当大的混乱。在这次行动后,英国空军第一次在官方报告中高调宣称A-31“复仇”是一种“非常适合执行精确打击的优秀机型”。
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多“复仇”中队加入战斗,更多架次出击,将多处日军的据点和碉堡夷为平地,有力配合了遠东盟军地面部队的行动。进入8月,打击重点转为阿恰布岛,其时日军正努力向该岛及周边地区运入增援部队和补充物资,“复仇”的精准打击令日军的两栖作业大受其扰,损失惨重。
由夏入秋,随着缅甸战事的演进,“复仇”的活动重点又回到阿拉坎,各中队付出了新的努力,而这种俯冲轰炸机在赴远东参战以来的第一次损失也终于出现了。1943年10月17日,第82中队23岁的飞行员理查德·啥丁和领航员约翰·巴纳德的“复仇”一去不回,在目标区域附近被日军高射炮击毁。
战争进行到那时,日军战斗机只是偶尔露面,因此基本上没有战斗机护航的“复仇”的头号敌人就是高射炮。在1943年的最后几个月里,英军和印军的多个中队都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不过数字并不太高,这充分证明了“复仇”的坚固耐用性。
除了前线的日军目标,“复仇”中队还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比如定点摧毁迫降到日军战线后方的侦察型“喷火”战机,又比如配合著名的奥德·温盖特将军和他的“辛迪特”特种部队展开敌后活动。在执行后面这项任务时,由阿瑟-吉尔少校指挥的第84中队表现出了足够的专业技巧,获得了温盖特的热情赞扬。
不过,尽管“复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在英国国内的空军高级指挥官仍然不太愿意将其视为一种有效的武器。对此,吉尔少校评价道,“这种外来飞机就像是父母不太想生的孩子,它取得的种种成就,反倒让父母觉得尴尬和困扰。”
在缅甸战场上的“复仇”机组当然不会想这么多,他们只是觉得自己的飞机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那时,远东英军开始引入他们同伴在西北欧战场上为“台风”战斗轰炸机所采用的空地联络战术,也即VCP系统。
VCP系统最初发端于在北非同德军作战的英国西沙漠航空队,通过无线电、飞行地图和彩色发烟罐来实现地面部队和空中支援单位的密切配合。每支地面部队都配有一名空军联络官,他负责通过无线电和飞行中队保持联系。当需要召唤飞机参战时,他就在无线电中发出指令并指示地图座标。VCP系统采用—种特殊的大比例尺地图,以英文字母和数字来标示经纬格,可以非常便利地确定目标方位。当飞机飞近后,地面部队会发射彩色发烟罐来为飞行员标示打击区域。
先是在北非,接着在意大利和法国,VCP空地打击联络系统在对抗德军的行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轮到这种系统在远东地区痛击日本人了。当盟军地面部队与日军陷入激战后,数架“复仇”往往会突然在云端现身并直扑而下,投下炸弹把日军防御最坚固的地段炸开花。
一次典型的战例发生在1944年1月17日,来自第45和第110中队的20余架“复仇”密集行动,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多波次攻击日军设在皎道地区的阵地,按照英军步兵部队的说法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当英军的“复仇”在缅甸上空一展所长时,澳大利亚的“复仇”亦在新几内亚地区冲锋陷阵。澳军的“复仇”中队包括第12中队、第21“墨尔本”中队、第23“布里斯班”中队、第24“阿德莱德”中队和第25“珀斯”中队等,他们的任务和战术与英国同行近似。
在1943年到1944年的冬季,新几内亚北部的纳扎布地区是盟军和日军争夺的焦点,也是“复仇”的主要出击区域。当澳大利亚第5和第7师联手沿着胡恩半岛前进,围攻—处被称作“毛茸茸的山脊”的日军山地要塞时,率先上阵的“阿德莱德”中队的“复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投掷了9吨炸弹。而在俯冲轰炸机中队参战一周后,这个曾给澳大利亚士兵造成重大杀伤的“尖刺”就被完全拔除了。
在整个1944年2月份,澳大利亚空军的几个中队合力痛击汉萨湾的日军阵地,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同时第23和第24中队也在此次行动中分别损失了2架飞机。
在1944年的春季和初夏,远东地区“复仇”中队的力量达到了顶峰。英印军的各中队普遍参与了沿着印缅边界所进行的激烈交战,特别是围绕着英帕尔和科希马的拉锯战。几乎每个俯冲轰炸机机组都达到了他们体力和耐力的极限,每个人每天出动数次属于常见情况。由于两军阵地犬牙相错,投弹时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可怕的误击伤害,而“复仇”在此期间的出击没有造成一例误伤,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部为此多次发出贺电,对他们空中伙伴的精准投弹表示高度赞赏。
英国人还制订了新的战术:同时从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向目标实施俯冲,一方面确保攻击效果,一方面分散敌军的防空火力。这一战术对机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时机拿捏不准,從一个方向下来的飞机很可能陷入从另一个方向来的飞机所投炸弹的爆炸中。
5月25日,由海明戈-乔杜里少校指挥的印军第7中队接到了一道命令:轰炸英帕尔附近一座极具战略地位的大桥。这座大桥是当地日军的补给生命线,命令指出,“任何程度的‘破坏都没有意义,必须彻底摧毁。”8架“复仇”从厚厚的云层中直扑而下,在密集炮火中直扑大桥,取得多发命中将其“彻底摧毁”。
缅甸丛林的季风季节从6月份开始,这也标志着远东“复仇”行动的结束。从那时起,“复仇”中队受命陆续撤出一线,准备换装新的机型。“复仇”的最后一次作战行动由第84中队完成,中队长吉尔少校亲自带队,以高度的准确性完成了对日军弹药库的精准打击。这是一个恰当的结局:第84中队就是一年多前第一个用这种俯冲轰炸机对日本人投弹的单位。
当“复仇”结束在远东战场对日军的复仇之际,在千里之外的美国,这种飞机的量产也在6月2日结束。二战期间,伏尔梯公司一共制造了1528架A-31“复仇”,其中多达1205架交付给英联邦空军,让这种飞机成为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
那么,“复仇”在二战同类型飞机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战后,英国空军对多款在远东战场参与过对地支援任务的盟军轰炸机的投弹准确性做了一番比较,据这份研究材料称:B-24“解放者”的投弹准确率为50%,B-25“米切尔”为60%,而名气远不如这些轰炸机的“复仇”的命中率则接近90%!
责任编辑:王鑫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