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2018-05-15 02:40田丙强曲洪建胡守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科服装设计工程

田丙强,曲洪建,胡守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创造的产业新业态,中国工程教育既面临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新结构、新模式、新机制的要求,又面临推出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标准、新质量的挑战。新工科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其中,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新工科是国家根据目前新形式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际竞争新局面等提出的新时代工科教育发展方向,为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中国方案”。

1 新工科建设背景及进展

在全球积极推进新工业革命、国内新经济发展及新的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的背景下,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对新工科积极开展研究,新工科理念也正在逐渐形成高度共识。2017年2月,一场由北大、清华等国内30所知名高校参与的高等工程教育研讨会在国内工程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并达成了主要内容为新时期新工科的内涵及发展路径选择的“复旦共识”。2017年4月,在天津大学举行的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形成新时期新工科教育7条行动路线,即“天大行动”。国家教育部也高度重视新工科的建设,不断开展各类新工科课题研究,开拓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在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同时,工程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主动作为,为打造新理念、新特征、新知识、新模式的新工科而努力。

2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这对于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是学生自身的就业需求,同时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的深化改革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

(1)实践教学是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培养合格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

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点的理解,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另一方面可使得学生从实践和理论的比较中找到差距,加深理解。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是一所应用技术型高校,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和目标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更注重于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愈加激烈的竞争中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及产业发展的需要。

(2)实践教学是新工科建设形势下应用技术型院校及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助推器

应用型高校的科学研究重点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向区域产业提出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产业中的实际应用和基础创新研究。而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和专业培养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新工科”建设形式下,应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创新和升级,不断创造新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以满足区域产业对实用技能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

3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五类:第一类为专业性工程实践,如服装材料实验、服装工效学实验、服装工艺实验、男装工艺实习、服装CAD应用实习、服装市场调研与预测实习等;第二类是与课程相关的设计实践,如职业装课程设计、针织服装课程设计;第三类是校外企业实践,含服装设计与工程认知实习、服装设计与工程岗位实习;第四类是毕业设计(论文);第五类是第二课堂,包括科研或创新训练计划、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及创新教育体系的各种实践活动。各实践环节有相应的教学文件,如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讲义)、实习指导书等。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服装设计能力,现代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服装设计、服装生产、服装工艺、服装营销等环节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辅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第二课堂自主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但目前该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理念与教材配对内容问题

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实践实习内容方面大多都是自编的,偏重于模拟或者仿真软件,没有有效的与相关理论教材进行匹配,教学内容和模式相对陈旧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实践演示操作,学生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习比较抽象和空洞。

(2)实践教学内容共性化培养与企业个性化需求匹配不到位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高质量、快速匹配、个性化的特点。服装企业要求毕业的工程科技专业学生无需大力培训即可直接上手,而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宽口径”教育理念引导下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共性化、同质化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特色不明显,与产业用人需求不匹配。

(3)教学实践环节相对弱化,落实不到位

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因部分仪器设备台套数相对不足,学生独立实验得不到充分保障,而在多人协同试验中,蹭实验现象普遍;教学实习实践环节受企业生产、运行等制约参与一线项目的机会不多,认知及校外的生产实习变成了参观实习,无法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实验实习实训的过程评价制度不健全。

(4)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力度和程度满足不了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验室设置相对单一、校外实践基地不足,部分时间将不同课程实验放在同一个实验室里进行;实践教学安装某个软件开发平台,专业实践设备、实践环境、实践仿真软件缺乏,限制了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5)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及工程实践能力薄弱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及指导老师工程能力相对薄弱成为新工科建设下实践教育深化发展的重要软肋。尽管服装设计与工程大部分教师学历高、理论知识扎实,但对企业的运行、管理模式、行业最新技术及人才需求变化不敏感,工程实践的匮乏也造成“填鸭式”教学格局;同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缺乏一支年龄、结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方面的指导缺乏市场、客户需求及文化背景综合思考。

4 新工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新工科倡导需求牵引学科、资源、机制和体系等交叉融合为目的,在目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面临融合多环境下(多环境为地方院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工程推进深化阶段,“校-企”“校-校”资源整合与共享联合培养模式强化阶段环境、地方高校新工科背景下转型改革发展契机环境等)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立体式改革研究,融合多环境优势构建适合新工科发展及工程教育认证的多层次、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借助多环境的协调功能实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实践教学模式顶层设计

借助学院转型改革发展的契机环境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通过更新专业实践教学理念,推进相关措施落实到具体点,修改课程实践教学的“项目内容和目标”的方式,将实践内容顶层设计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内容相互融合接轨。

(2)改革机制整合资源

加大资源整合与共享力度,建立服装设计与工程虚拟教学实践中心资源平台,同时加大实践项目教学和实践环境改进力度,突出学生实践自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改革服装设计与工程相关实验室管理制度,面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开放式的运营与管理,为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学实践采用“实虚”结合,通过“精讲多练,讲学互动”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

(3)协同创新联合培养

充分依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研特色,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办学,创新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借助启用优良的设备条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指导老师,把部分实践项目转到服装企业实际环境中,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环境进行实践学习,体会项目内容原理。通过强化合作将实践课程设置与学习目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学习转化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责任机制。

(4)工程推进更新理念

利用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及“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具体落实实践教学培养计划。对课程实践教学的“项目类别”进行改革为“课外自主”和“课内指导”的方式,利用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开展教学实践项目方法,达到通过虚拟仿真和硬件设备结合的教学实验方式进行项目的设计,从而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

图1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多层次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5 结束语

新工科建设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在内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实践教学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探讨新工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提出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从实践内容设计、模块化考核、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期望为新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探索。

猜你喜欢
工科服装设计工程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子午工程
服装设计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