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生,刘昌茂
(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
吉首大学现有土家族、苗族、藏族、维吾尔族等40余个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学习,占在校生的30%以上,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突出成绩,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湖南省共 6所),2017年该校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众创空间”。
近几年来,这所办在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吉首大学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已经走过了一段从探索到卓有成效的特色之路,构建了一条“五段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链:专业培养基础、创新项目引导、创业实践感悟、项目成果孵化、创新创业实践。专业培养基础是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必须依托专业这个基础进行;创新项目引导是指通过一些创新项目正面引导大学生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实践感悟是指通过创新实践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获得新的感悟;项目成果孵化是指对创新项目成果进行培育,发挥其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创新创业实践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实现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推动专业,创业促进就业,创业成就事业的良好局面。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五段式”工作链的内容,这里试着对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进行划分。按区域划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分为校内体系和校外体系。校内体系按内容划分,分为教学体系、实践体系、讲座体系。实践体系包含创业孵化基地体系、校内自主创业体系、创业竞赛体系。校内体系按单位划分,分为学校领导机构体系、职能部门体系、学院体系、校地合作体系、协会社团体系。校外体系按单位划分,分为政府体系、企业体系、团体协会体系、市场体系、家庭体系。按内容划分,分为政策体系、服务体系、环境体系。如图1和图2所示:
按此方法进行划分,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是极其庞大的,若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有效激活各个体系,形成合力,那么整个支撑体系将难以运行,其效果可想而知。
图2 按内容划分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几种落后的理念和观念,“政府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是政府的事情,政府机关为主体提供“钱粮政策”;“学校包办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可以包办一切;“解决就业论”急功近利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等;“企业创办论”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创办企业或公司,受益面很窄;“第二课堂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业类社团、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1]。这些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联动不畅。目前支撑体系不明确、运行方式不科学、缺乏联动机制,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严重受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乏力。
通过研究支撑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多维联动机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机制创新方向发展,达到服务体系立体网络化、课程教学模块化、师资队伍工程化、平台建设多样化、“产、学、研、创”一体化。
根据前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划分,结合吉首大学“五段式”创新创业工作链的内容,得出三点启示:
(一)校外支撑体系是校内支撑体系的基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纵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历史,学者邱峰将其分成三个阶段[2]:2002年之前,高校自发探索阶段。1997年开始,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做了有益的、自发性探索,如清华大学以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载体的创业教育探讨与实践,复旦大学教育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等;2002-2010年,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2002年4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自发探索阶段进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2010开始的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为标志,进入了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
通过对照,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历的三个阶段与我国创业的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时间段,而且目前两者共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这就说明创新创业教育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决定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应经济而发展,因此,校外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是高校内支撑体系的基础。
(二)支撑体系的联动需要高校内外体系的互动。“五段式”中的第一段“专业培养基础”依托专业开展创业实践,开展“以赛促学工程”,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大广赛、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比赛、科技发明等各项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在活动中提升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创新能力;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开展GYB、SYB创业培训活动,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创业的基本过程,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并引导大学生依托专业探索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开发创业项目,进行创业设计、创业竞赛和模拟创业。而这些措施当中各种竞赛和培训活动大多是校外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资源,也就是说校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环境体系在与高校内体系的互动过程中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支撑体系的有效联动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双赢。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五段式”工作链中充分把握到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将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任务,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和研究的兴趣,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大学生成立创新工作室,并给场地、经费、指导老师等多方位支持。组织学生社团发起“起点创业坊”,按照市场运作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感悟平台。学校在项目成果孵化方面开展了“三建三服务”。三建,即“建创业孵化基地、建创业基金、建创业导师团”。三服务,即“创业教育服务、创业竞赛服务、创业咨询与指导服务”。学校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加强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校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政府创业园区的对接。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在结合自己的特点,整合各种资源,联动校内各个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而且研究表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效果越好,与此同时高校创业教育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所在地区域经济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一)适应新常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该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此新常态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背景,高校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与市场进行有机对接。
(二)深化改革,抓住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工作,加大对自主创业资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继续推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应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原则上都要向学生开放。
根据高校创新创业支撑体系的划分,这些新常态都属于校外支撑体系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最新的变化“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原则上都要向学生开放”等对高校内支撑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校外支撑体系是校内支撑体系的基础”这一原理,校外支撑体系已经在发生发展变化,为校内支撑体系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有利于校内支撑体系的运转。按照“支撑体系的联动需要高校内外体系的互动”这一原理,高校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调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结合学校特点,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之路。在国家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在政策环境、服务体系等方面不断优化升级,也就是说大的环境是相同的。但是因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自己的思想认识、办学资源、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有重要的关系,而且与地方政府,尤其是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比较高效的五种情况是:一是学校重视的程度高;二是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资源丰富;三是学校创新创业氛围好,措施得当,方法对头;四是资源整合得好,与地方政府合作较紧密,形成校内外互动;五是发达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效果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吉首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能富有成效,究其原因,在于做到了“因势利导,学校重视的程度高;学校创新创业氛围好,措施得当,方法对头;资源整合得好,与地方政府合作较紧密,形成校内外互动”,探索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因此,不同高校,需要在学校内统一思想,正确认识,深化改革,结合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激活校内支撑体系,形成校内联动,积极与校外支撑体系互动,整合各种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进而获得地方政府、企业、协会等的主动合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江生.吉首大学立人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人间,2016,(6):166-167.
[2]邱峰.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14,(9):132-133.
[3]肖艳晖.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史的考察性回顾[J].科技创业月刊,2011,(6):17-18.
[4]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