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鱼

2018-05-15 07:29浙江施立松
金秋 2018年2期
关键词:洞头鱼片鱼汤

◎文/浙江·施立松

在洞头海岛住上一年,就会发现,洞头的节日特别多。除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这些众所周知的年节外,洞头的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七夕、中元节、重阳节等,也都是不得不过的节日。更多的是祭日。洞头人对祖先的尊敬,几乎如宗教般虔诚,这是其他地方无可匹敌的。往上数三代,即从曾祖开始,到祖父母,父母,他们的祭日是必须要祭拜的。一些没子女的前辈如叔伯的祭日,也要祭拜,所谓子孙不断,香火不灭。还有每年一到二次的祭家谱。祭拜除了点香烛,烧纸线,最要紧的是一盘盘精致的菜肴。这就有点挑战渔家主妇的智慧了。

海岛上,能用来做些精致菜肴的,只有鱼和蕃薯粉。渔妇们便拿这两样东西翻出不少新花样,鱼圆、泡圆、鱼煎、鱼排等等,无不是她们的杰作。敲鱼,可算是她们的生花妙笔了。

敲鱼的制作看似简单,却费时。鱼要去骨,切成薄片,淀粉碾细装在纱袋里,再有一根木棰便好。更多时候,她们会拿一个空酒瓶子,洗净瓶身,细瓶脖子抓在手里,当木棰使。敲鱼,自然是要敲。装淀粉的纱袋在鱼片上轻拍几下,鱼片上沾满了粉后,轻轻地敲打,鱼片就扩张开来,再拍粉,敲打,直至鱼片薄如蝉翼,粉不能扑太多,多了就失了韧度。通常敲鱼片都只有成人手掌大小,太大了,容易破,破了,切开来就碎了,卖相就差了。敲好的鱼片稍微晾干,再切成一指宽的细条,有点像担担面,却比担担面要细薄,接近于透明。煮敲鱼最简单,清水加盐,水开后放入敲鱼条,煮沸,再扔把青菜就行了。青菜的绿,衬着敲鱼的白,敲鱼就成透明的水晶了。

味道?不用说也能猜到,清淡,鲜美,没有半点鱼腥气,像岁月留白了故事的结局,又在夜色里留一朵未开的芙蕖。病中的人,味蕾上覆了厚厚苔衣,食物的美好都被阻隔在千山万水外,一碗敲鱼青菜汤,便似一条通幽的蹊径,一道袭人的花香,穿过重重迷雾,唤醒沉睡的味蕾,直抵病痛的躯体。

关于敲鱼的记忆,便常常与生病的时光有关。小时候,因馋敲鱼的美味,而想生一场病,几乎是每个渔家人的童年记忆。而留在我记忆中的,却是一个初冬午后。阳光金子似的铺了一地,躺椅在背风的墙角,阳光把躺椅照得暖暖的。父亲蜷缩在椅上,身上红芙蓉花色的棉被,让他不胜重负似的。父亲肝癌晚期了,原本高大健硕的身体,瘦得失了形。父亲已好几天吃不下东西了。许是阳光好得让他有了点心情,许是回光返照,父亲说想喝点敲鱼汤,母亲忙令哥哥去海边捞鱼,捞来的鱼不大,却鲜,母亲把鱼肉一点点剔出来,然后用纱袋装了新磨的蕃薯粉,轻轻扑在鱼肉上,而我早把酒瓶洗净备着了。那年我六岁吧,坐在父亲的身边,一遍遍地敲着鱼,敲好一片就拿给父亲看,父亲赞赏地点点头。那个下午,父亲的目光也一遍遍地扑在我身上,像阳光一样,暖而明亮。父亲喝了小半碗敲鱼汤,吃了几根敲鱼,轻轻说,真好吃。第二天晚上,父亲就走了,敲鱼汤是父亲最后的晚餐。许多年过去了,每当吃着敲鱼,每当阳光金子似的铺了一地,就会听到父亲轻轻说:真好吃。

每一种食物,都会在岁月里留下一道它本身之外的味道。那味道,像一句谶语,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却那么长长久久地占据在心的深处。

猜你喜欢
洞头鱼片鱼汤
东台鱼汤面
洞头:三无村变身“桃花源”
温州洞头发出“干部召回令”
鲜美的“鱼汤”
做鱼汤
“意外”的插曲撞击出数学思维“火花”
下厨记
煲鱼汤高招
糟溜鱼片
鱼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