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国
陆游是与李白、杜甫一样为世人皆知的大诗人。他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位卑未敢忘憂国”(《病起书怀》),“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咏梅》),这些几乎是世代人随口都能吟诵的经典诗句。陆游因为“文名”太盛而掩盖了他在书法上的影响。恐怕绝大多数人都知道陆游是诗人,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在中国书法史上卓有影响的书法家,或许更少人知道他和成都有着深刻的联系。
陆游是我国南宋“书法四家”(张即之、陆游、范成大、朱熹)之一。其实,这四家中除张即之之外,其余三家都是大文豪、哲学大师。一般人或许都不知道他们是一代大书法家。陆游在四川和成都断断续续生活了七个年头,除留下了大量诗歌外,他还于后来写下了一幅和成都联系十分紧密的书法经典作品《怀成都卷》。
在四川及成都生活的这七年,可能是陆游人生跌宕起伏,最精彩也是最郁闷和记忆最深刻的一段时光。这七年,他游览巴山蜀水,一睹剑门雄关、长江三峡夔门雄风,凭吊屈原、李白、杜甫等他最敬仰的伟大诗人的遗迹,感受了祖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他在四川任职期间,曾受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赴宋金交战的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铁马戎装,体验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之痛快的军旅生活。这段生活为他后来诗歌创作中抒发报效祖国之情怀,形成宏丽悲壮的诗歌风格奠定了基础。他为了纪念这段有意义的生活,把他的诗歌和文集分别命名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遗憾的是,由于南宋朝廷的腐败堕落,丧失斗志,他的上司王炎被调离,陆游也随之改任成都安抚使参议官,这是一名主管学事兼劝农事的文官,与他收复大宋失地,报国于沙场的情怀相比,这实在是一个很闲散无聊的官职。
1173年夏天,陆游又被任命为蜀州(今成都崇州)通判,不久他又被调到嘉州(今四川乐山),年底又回蜀州。在蜀期间,陆游郁郁寡欢,虽忧国忧民却深感报国无门,一腔抱负得不到施展。这期间他写下了《初至蜀州寄成都诸友》《暮春》《古意》等诗词。《寄成都诸友》中他写道,“流落天涯鬓欲丝,年来用短始能奇。无才籍作长闲地,有凭留作剧饮资。万里不通亲洛林,一春最负牡丹时。襞笺报与诸公道,罨画池边第一诗。”另一首《古意》写道,“……伏枥岂不安,志骥终悲鸣。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素愿有未伸,五昆淡无味。……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这都表达了他对于当时朝廷腐朽,人民不仅备受异族欺侮,还屡遭贪官污吏、水旱灾害之苦的感慨。至今,成都崇州还有“陆游祠”,崇州城外的凤栖山还有个与陆游祠遥相呼应的梅花寨,被称为“放翁遗香圣地”。据说,陆游《咏梅》诗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此地的游览体验。
陆游对成都的热爱与怀念,最具有见证和研究价值的还是他的书法作品《怀成都卷》(见附图),这是一卷纸本行书,共18行,158字,纵34.6厘米,横84.2厘米,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很多重要的书法史料、书籍上都要展示和介绍这件作品。朱熹曾评价陆游书法“笔札精妙,意寄高远”“放翁老笔尤健,在今当推第一流”。宋人杜思恭对陆游评价时说,“放翁先生文章翰墨,凌跨前辈,为一世标准”。
陆游的书法诸体皆擅,尤长于行草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唐代草书大师张旭),行书学杨风(五代著名书法家杨凝式),”“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自勉诗》)。从他的书迹中我们可以见到,他对张旭、杨凝式、苏轼、米芾等历代名家都很下了一番功夫。他有《学书》诗云,“九月十九柿叶红,闭门学书人笑翁。世间谁许一钱值,窗底自用十年功。”此即可证其学习书法用功之勤。而他对自己的书法也是很自信的,“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自言公”,“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夜起作书自题》)。甚至他还有惊人之语,“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叉股”(《醉中作行草数纸》)。这里所谓的“唐人折叉股”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提出的书法浑厚壮美的审美标准,此诗句说他自己的气势可以盖过颜真卿书法的气势。此处我们不去比较二人,但诗句中可见,陆游对自己的书法是多么自信!
和陆游诗传世号称有万首之多相比,陆游留下来的书法并不多。而其中于巴蜀人民来说尤感珍贵和亲切的莫过于《怀成都卷》。这件作品为他辞去成都官职归隐后所作,卷后有明代人陆钱、谢铎、王鳌、杨循吉、沈周等人题跋,卷中钤有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众多玺印及“商丘宋荦审定真迹”、“陈宗后印”等鉴藏印章,可见作品流传有序。
《怀成都卷》描写了陆游50岁前后在成都做官时的生活景况以及他对成都生活美景的追忆、对人生的慨叹。诗句内容为:
“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斗鸡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壮士臂立绿绦鹰,佳人袍画金泥凤。椽烛那知夜漏残,银貂不管晨霜重。一梢红破海棠回,数蕊香新早梅动。酒徒诗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宾送。浮世堪惊老已成,虚名自笑今何用。归来山舍万事空,卧听糟床酒鸣瓮。北窗风雨耿青灯,旧游欲说无人共。”
陆游此卷诗歌格调豪放跌宕,书风亦瘦硬通神,可谓诗词书法并美。
明代大书画家沈周在此卷后的跋语写道,“读放翁入蜀,记山川日月,历历不遗,知公于蜀稔(熟悉)其游矣。迨归老,于诗尚写不忘,且诉其壮怀豪气,使人可想见于后世。”明代文学家杨循吉也在卷后题写到,“放翁此诗为得意之作……然此诗于贫薄中追忆富贵之事,自叙胸次,如以家事诉人,更不隐留,此可见翁之真矣。”
从书法上看,此卷是陆游传世墨迹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其字形清劲可爱,用笔方圆兼备,自然流畅;其笔势放逸,线条沉实,结体纵长,章法错落有致,点画厚重有力;整篇作品显得灵动飞跃,挥运自如,飘逸遒丽,潇洒出尘。其气势雄健,意态洒落,接近于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潇洒简逸;而作品中沉郁顿挫、蕴藉浑厚之美则与苏东坡书法最为契合;也有宋人米芾书法的沉着而奔放之遗意,可谓融合了多家经典书法之精髓。这件作品得到了后世历代书家的认同,清代几位皇帝都很欣赏此卷书法,并由内府收藏,编入《石渠宝笈》(著名的书画图录)。
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经典名作,《怀成都卷》近些年来也被越来越多的书法史籍载入,并被书法界人士不断学习和研究。由荣宝斋出版的当代最有影响的大型书法史料丛集《中国书法全集》中也将此卷收入,著名书法家曹宝麟、陈振濂等人都对此卷书法做了高度评价。
从陆游《怀成都卷》这件作品,我们既可充分欣赏到陆游精妙的书法艺术,同时也可以了解到陆游对于成都这座他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第二故乡的追忆和眷念。作为成都和成都人民,我们该记住这位享誉世界的大诗人、大书法家。他是成都历史上重要的名士和文艺大家,是成都文化史不能被遗忘的一位伟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