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 李原
地处陕甘交界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延绵不绝的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梁塬相间。
天色渐晚,我们一行人坐在汽车里好奇地向公路两旁张望,忽然看见路边高高耸立的牌子上写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车上的人顿时激动起来。当年年仅21岁的习仲勋正是在这里当选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是的,这片土地并不富饶,却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并成为红军长征落脚点和八路军抗日出发点,诞生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诸多传奇;由西北早期革命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办的列宁小学孕育了一批批红色革命先驱,为中国革命输送了新鲜血液;大凤川军民大生产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帮助军民度过了抗日战争难关;边区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夺取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革命与战火的洗礼,铸就了这片土地辉煌的历史;传承与变革的磨砺,即将为我们讲述新的征程。
美丽的邂逅
夜晚的华池,刚刚下了一点小雨,地上有些潮湿,没有风,却觉得冷。在县教育局教研室庞婷老师和“千千树”项目人员刘珂、刘鹏的陪同下,我们在街道上走了不到500米,竟然有两次停下来和几位他们的熟人打招呼。这些熟人不是别人,正是华池县幼儿园和悦乐镇中心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们!她们衣着大方,容貌秀丽,热情地和我们微笑、握手,并表达自己的期望:“啥时候到我们园看看啊?我们老师们都盼着呢!”
这个小插曲让我们兴奋不已:华池地广人稀,在冷清的街道上见到幼儿教师的几率竟然如此之大,这是我们所不曾经历过的。看来华池的学前教育发展果真欣欣向荣啊!
早就听说华池县的山村幼儿园曾吸引美国、韩国等国的政要、官员前来考察,被国内多家重要知名新闻报纸网站报道,更有不少专家、学者和农村地区代表前来参观。这样的邂逅让我们对第二天走访的期待,变得更加热切和充满想象。
我们将会看到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投入保障让山村幼儿园成了“香饽饽”
一大早出发,伴随着蜿蜒的山路和弥漫的晨雾,我们先后走访了山庄乡尚湾村幼儿园和林镇乡东华池幼儿园。两所幼儿园都附设在小学内,有着宽敞的大操场和整洁的教室、睡眠室、厨房、资料储物室等。教室分成集体活动室和区角游戏活动室,区角游戏活动室由自然科学区、玩具区、美工区和图书区组成,摆放着丰富的材料,如拼插积木、水彩笔、颜料、刷子和各种大小的纸张、线绳,还有大量的图书,墙上安装了可远程交互共享的多媒体机;户外活动场地里有滑梯、蹦蹦床、转椅等活动器材,跑道上还摆放着小推车、铁环、跳绳等。此番景象,令人难以相信这是贫困山区的幼儿园。
县教育局教研室贺培启主任介绍说,华池县政府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实施的“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是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三类并举,三级管理”的总体思路下开展的,按照“建办村园,支撑村小,幼小衔接,互补共促”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建办村园。从2014年到现在,省市县累计投入了近3000万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累计投入资金700多万元,为所有村园配齐了志愿者,配备了大型户外玩具、桌面玩具,安装了必需的电教设备,装配了保温桶、消毒柜、食品留样柜、空调等设备,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水杯、餐盘和床铺。不仅如此,现在山村园的孩子每天还可以免费享受到由政府出资供应的3元标准营养午餐。
在尚湾村幼儿园的消毒柜里,我们看到可爱的小餐盘干净整洁地摆放着,别小看这一顿营养餐,可大大缓解了农村家庭的压力和负担,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好睡得好,家长就可以放心踏实地忙农活了!这餐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餐具,餐盘里饭菜的搭配摆放会让吃饭更有仪式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和礼仪。
据了解,2016年春季以来,甘肃省给每个孩子按照每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保教费,华池县也由此成为全国“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里唯一免除保教费的县区。家长们认为现在山村幼儿园比县城民办幼儿园的条件还好,还周到,纷纷把孩子从县城或乡镇转回到农村,在家门口上幼儿园。许多原来在家“留守放养”的孩子也都走进了山村幼儿园,入园的孩子从最初的800多人上升到了现在的1246人,华池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1.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41个百分点。贺主任说这是“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与甘肃省“两市一县”革命老区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带来的机遇叠加效应,山村幼儿园成了香饽饽,留住了孩子,留住了家庭,也留住了美丽乡村建設的根和希望。
利用自然材料与乡土环境支持儿童
的游戏
在学前教育杂志社与乐平公益基金会联合组织的近半年的“精准扶贫定点帮扶”项目开展过程中,不少走访者告诉我们,很多农村园或乡镇中心园仍然存在班额大、过度强调集体教学和小学化的倾向,教室里没有游戏区角,材料匮乏,幼儿游戏不足。可以说,我们原本是带着这样的设想来的。然而,走访第一站就彻底颠覆了我们这样的印象。
对尚湾村幼儿园的了解,是从院子里的“小场院”开始的。山庄乡是华池县著名的“二将川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理解保护区的意义,了解家乡的物产资源,幼儿园辟出操场一角,搭建了供孩子们自由探索的活动专区:这里有成捆未脱粒的糜子、高粱、谷子,有豆荚,还有碾子、石磨、簸箕和箩,孩子们在触摸感知探索的过程中认识了身边的农作物、常见的粮食和常用工具,还将其变成了活动和游戏的材料,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起他们对这些自然之物纯朴天然的感情。
场院旁边,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花盆错落地摆放着一些当地常见的其他植物,如“胡麻”“玉米”“洋葱”等,供小朋友们学习辨认和照顾。如果说因为天气寒冷潮湿,这些植物略显凋零,那教室里的自然科学区则显得更热闹。桌上、地上的各种容器里放着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果实种子,孩子们可以通过摇晃容器探索声音的秘密;墙上贴满了果实对应的植物照片,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旁边水盆里还盛满了水,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种子果实的沉浮实验。难怪有人说尚湾村幼儿园像一个寓学于玩的农业博物馆。
尚湾村幼儿园一共有31名幼儿,混龄于一个班,有2名带班老师和1名帮扶老师。当同一年龄段的幼儿集体活动时,其他幼儿就在另一个教室里进行活动区自主游戏。教室里的活动区除了自然科学区还有建构区、美工区和图书区,墙上有鲜明的标识方便幼儿辨认和选择。图书区里有两个孩子专心地翻看绘本,丝毫不受旁边美工区的影响。美工区里的孩子最多,有6个,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正在专注地用各种低结构的自然材料进行创作。令我们感动并驻足欣赏的是,每个孩子都在选择不同的材料做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作品!有的用小手指捏起小瓜子做粘贴画,有的用各种形状的彩色纸片进行粘贴装饰,有的则用水彩笔在核桃壳上涂鸦作画。桌子中间放置着共用的各种工具,其中有个女孩儿说:“我没有胶水了。”老师并没有直接把胶水递给她,而是指了指放在桌上的胶水瓶进行暗示。女孩儿还是没有去拿,一个小男孩轻轻地把胶水递给了女孩儿,说:“给你!”老师对幼儿的尊重和放手,幼儿对游戏的主动和投入,同伴之间的自然互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我们所看到的这里山村幼儿园中最合理的小组分配、最舒服的师幼比和最自由的游戏时间。
一切行为均是思想的体现。幼儿园里展现的一切无一不是其管理者的理念。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提到该学区的主任郝生福。他今年已经50多岁了,曾当过中学副校长,目前他的工作涵盖了该乡镇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学前教育对他来说是全新的领域,可听他讲解介绍时,却感觉他俨然就是位行家里手:从“环境设置如何与课程相融合”“一日生活安排如何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到“本地特色资源如何促进幼儿五大领域融合发展”,再到“教师的学习与培训”,这位淳朴的教育工作者娓娓道来,我们开玩笑地猜测他一定反复研读过《指南》,也一定听过不少专家的培训讲座,专业素养很是了得!
果然,在后期与贺主任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为保证山村幼儿园教育质量,华池县政府狠抓幼儿园教师的招募和培训工作,从岗前培训、岗内培训,到借力外地专家、“国培”等其他公益培训项目,利用骨干教师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因地制宜,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2年来,共培训8期400人次,通过这些培训,不仅很好地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强化了师德修养,为山村幼儿教育发展注了入新的能量。
以儿童适宜的方式传承革命老区
红色文化
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等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华池县流传着许多革命英烈故事和红色遗迹,“牢记历史,不忘使命”,如何用儿童适宜的方式让他们能从小就认知并了解这些故事,将红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华池县教育局教研室带领山村幼儿园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地探索。
如林镇乡东华池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依据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一起设计了幼儿综合表演类户外系列游戏:《地道战》《运军粮》。拿《运军粮》来说,游戏设置了“枪炮手”“冲锋员”“医护人员”“运粮员”“吹号手”等角色,园里的塑胶跑道变成了想象中的“战壕”,体育活动中的跨栏成为了“封锁线”,“粮车”和“粮食”都是小朋友制作而成,“武器”有购买的玩具枪,也有孩子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手榴弹”……每次游戏,孩子们都可以自愿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粮员要保护粮食免遭战火;冲锋员要爬过战壕,占领高地;号手要适时吹响号角,指挥战斗;医护人员需积极配合救治伤员。一场分工严密的《运军粮》游戏,孩子们需要充分地奔跑、跳跃、投掷,还需要反复地组织、配合与协商,紧张刺激的游戏给幼儿带来运动与冒险的快乐,同时也将勇敢坚毅、不畏艰险、团结合作的革命精神融入到了他们的血液中。
华池县悦乐镇的民间工艺大师封芝琴老人是著名电影《刘巧儿》中“刘巧儿”的原型,从小以剪纸、绣花的巧手闻名乡里,她传奇的一生激励着一代代新中国女性走向新社会,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传奇老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她精湛的民间手艺,都是华池县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了解到这个背景,你就不会对东华池幼儿园活动室里正开展的“刘巧儿”手工坊好奇了。刺绣、剪纸成了孩子们生活和游戏的一部分,就连小男孩儿都能做到一丝不苟!看着小朋友们全神贯注的模样,我们觉得他们仿佛就是小小的工艺美术家!在这一针一线、一剪一收中,“刘巧儿”的文化精神获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贴近儿童生活、渗透本土文化自信
的读本讲述华池人自己的故事
在东华池幼儿园的教室里,摆着一摞小书,上面写着《甘肃省华池县山村幼儿用书》,虽然这套小书远不及其他很多课程教材设计精良、印刷精美,但其自然朴实的风格加上里面随处可见、扑面而来的地域文化特色,令人赞叹。据贺主任介绍,这是由教育局教研室牵头,组织县城骨干幼儿教师和山村幼儿教师共同研发自编的本土教材。
“我们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让这些读本更适应山村幼儿的生活,让他们先从了解身边的事物做起,多了解家乡的历史,才能更热爱家乡。”贺主任满怀信心地认为,这套小书就是送给孩子们独有的礼物。华池的土特产、南梁的传统习俗、代表性建筑窑洞和庆阳的皮影成为了孩子们認识、了解家乡的素材,县内的标志性建筑——华池姊妹塔、南梁革命纪念馆、纪念碑及当地的手工艺传统剪纸、刺绣成了孩子们艺术课程的资源,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和传承着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作为革命老区,华池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传统和资源,孩子们从小就聆听祖辈讲述革命故事,唱红色歌谣。读本将县内红色资源重新梳理,以幼儿适宜的方式整合起来,参观革命纪念馆、听南梁革命故事、学唱革命童谣、争做小红军,红色文化渗透于各个领域之中,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自豪与自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得到萌发。
为配合山村幼儿园混龄班使用,读本里每个活动建议都做了年龄细分,更加贴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读本还采取循环使用的模式,大班的哥哥姐姐使用之后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接着读,爱惜物品、生态环保等概念传达给了每一位幼儿。
经过山村幼儿园近3年的实践探索并持续反馈,如今读本已经修订到第2版,相信山村幼儿园的本土课程将不断发展与完善,陪伴幼儿度过快乐充盈的童年时光。
通过走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华池县山村幼儿园建设取能够得长足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府、社会公益力量以及每一位当地幼教工作者所形成的共同合力。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需要关注和持续解决的问题,如教师是否真正建立了科学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幼儿园的环境和材料是否真的能为幼儿的游戏和生活服务;教师与幼儿是否能建构真正尊重、平等的师幼关系支持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幼儿园是否能根据当地幼儿及家庭情况,通过家园共育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是否能在促进幼小衔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等。
在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教育公平且有质量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中,未来山村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孩子们热爱这片土地和文化,形成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华池县山村幼儿园建设的初心,也是永远的追求。
连线乐平——
热情与坚守,奔赴在持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上
乐平公益基金会早教事业部执行总监 匡华
如何让更多的农村儿童能够享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乐平基金会千千树项目在这6年的时间里一直探索的方向。我们深知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质量的保障和基础,所以我们构建了从县域培训师到乡镇骨干教师再到农村教师逐层辐射的三级教研培训体系,持续性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今年我们与学前教育杂志社共同发起的“精准扶贫”项目,更是借助线上、线下不同的形式,将一批批有经验、有情怀的专业培训资源输入到甘肃、青海、云贵等偏远落后地区,收到了非常好的反响和效果。
基金会派驻各地的项目人员,常年奔赴在这些贫困山区,穿梭于幼儿园和教师之间,调研需要,整合资源,协调落实,与当地的教育政府形成了很好的联动。有一位专家学者曾表示,她正是被我们的项目人员忘我投入的热情和坚守所打动而加入到了扶持农村教育发展的项目中。
当然,成长的根本动力还在自身,教育主管部门和一线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寻求改变才能真的带来发展。华池当地就形成了一种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他们的主动性也在不断推动我们项目更深入地开展。甘肃宕昌曾有一位教师了解到绘本对儿童的重要意义,就积极想办法,与学校沟通,筹措资金,建起了当地第一个乡村绘本馆“追梦教室”。我想,每个热爱儿童的农村教育者都有这样的梦想,我们就是陪伴他们一起追梦的人。
连线华池——
用四个机制提升和保障山村幼兒园的质量
华池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贺培启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山村幼儿园硬件配备并非最大的困难,如何培养和留住乡村教育者才是政府工作更大的挑战。低质量的学前教育不如没有,而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经过多年探索,华池县政府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山村幼儿教师支持管理机制,这就是“管理、培训、激励、帮联”。
政府管理,统一标准。大部分乡村幼儿教师没有编制,被称为山村幼儿园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均由县政府出台专门标准,统一招聘、选拔及考核,从入门开始就严格把好质量关。
重点培训,质量为先。为了让志愿者更好地适应山村幼儿园的生活,顺利开展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确保教育质量,华池县教育局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狠抓岗前培训,严格执行“先培训后跟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实集中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整体素质;借力项目培训,整合“美丽园丁”、国培、千千树等项目,把志愿者纳入到培训活动中,不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促其正向成长;尝试分级培训,通过骨干研修班、培养培训师,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协助培训志愿者。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获得感。为提高志愿者工作效能和工作满意度,华池县政府财政拿出专项资金,从工资补贴、绩效奖励、评优评先等各个维度加大投入,作为额外的生活补助,保障他们真正在山村幼儿园“放下心,呆得住”。
互助帮联机制,一举数得。开展幼师“互助帮联”活动,县中心园、乡中心园的教师每人每年必须有10天到山村幼儿园开展“帮联活动”,包括开展一日活动、互助教研、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这样持续渗透式地帮助山村幼儿园志愿者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
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山村幼儿园志愿者
山庄乡尚湾村幼儿园志愿者 高巧丽
我是一名普通的山村幼儿园志愿者,山村幼儿园的发展助力了我的成长。尚湾山村幼儿园建办之初只有8名幼儿,经过3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幼儿31人,崭新的砖混结构平板房取代了老旧的砖木结构安架房,环境创设初具特色。我从最初的一名代课老师,经过几轮的培训、3年的实践,也成长为优秀的村园志愿者,在县教育局每年组织的绩效考核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我对“山村幼儿园”项目一直心存感激,感激山村幼儿园给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园地,给了我发展的机遇。我喜欢我的幼儿园,我尊崇我的志愿者工作。今后,我将把更多精力和智慧倾注到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