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
摘 要:市场变化多端,使得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化,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既全面又有侧重点。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发挥建设单位第一控制优势,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减少项目建设中的失误,避免建设资金无谓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现状;控制对策
1 前言
实施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可以保证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财物,使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因此,着力研究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对策。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科学
在西方国家,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既被看作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被看作是一门艺术。但是,在我国却完全相反,大部分的工程造价人员都是套定额、套单价。笔者发现,甚至在我国很多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主要的专业内容仍然是学习如何用定额,如何套单价。很多从业人员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价格理论以及计价管理实务的认识十分肤浅。
2.2 建设项目阶段重要性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 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 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所以, 我们必须更新观念, 重新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 而一旦投资决策后, 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2.3 工程造价模式转换
目前, 我国工程造价从传统定额模式向工程量清单模式转换, 并处在转型阶段, 新的定额模式还不够完善, 施工企业又没有能力编制自己的企业定额, 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企业本身受旧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影响较深, 使得现有的施工单位造价管理人员习惯了指定的定额价格管理模式,施工单位报价存在问题,未把市场价格与企业内部管理消耗、 技术消耗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能切实地将企业本身的技术、 管理优势体现到投标报价中去。不能真正的报出适合自身企业及满足市场要求的准确报价。
2.4 企业体系
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 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适合本企业的报价体系,这就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随着建筑物的完成而消失。由此, 企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此方面的管理上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3 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对策
3.1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涉及的行业较多,且包括诸多经验数据,工作量大,具体操作时参加的人员应由经济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造价工程师、财会人员等组成,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 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从而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设计方案招标办法,在方案评选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明确概算控制经济指标,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经济指标的权重适当提高,改变过去只重技术指标,忽视经济指标的评标办法。改革现行的设计取费标准,按造价计算设计取费的基数不超过限额设计的基数。在具体实施中可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监理的职责,就是监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等,监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分专业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资格全面胜任的。监理质量不一定又会监管进度、造价和施工组织,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有优势的单位和人员来承担相应的工作。工程造价的全部过程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监理。
3.3 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标底是建设单位拟建工程投资的底数。单位没有条件,应请有资格的咨询单位代编; 有条件的单位尽量自行编制。编制标底时要与市场的实际变化相吻合,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业主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可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3.4 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解决。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加强有关索赔的工作。建设单位反索赔的主要内容有: 工期延误、施工缺陷、业主合理终止合同或承包商不正当放弃施工等。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也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现行支付方法常见的有: 按月支付、分段支付、竣工后一次支付等。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造价工程师作为市場经济的产物,能否建立起应有的专业地位,体现着国家的法制化和专业化的管理程度。建议今后应从法律上规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中造价工程师的独立职能,明确其权利、义务,在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资质认证中加入企业应拥有从业造价工程师人数等硬性条件限制。同时,在设计资料、投标报价文件上,以及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工程预结算文件上,必须有造价工程师本人签字并加盖执业章,否则一律无效。
4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它不仅是衡量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维护建筑产品供需双方的经济权益的关键所在。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程。同时,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也是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造价咨询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谢仰亮.论建筑工程中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
[2] 李亚.浅谈造价工程师如何参与工程合同管理[J].福建建筑,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