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同
摘 要: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难题。近年来,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实施,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基本建设投资失控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项目投资的关键就是施工前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项目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就在于设计控制。本文根据相关工程实践,就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1 引言
设计阶段的的造价控制是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的重点,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概念和目前我国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相关措施。
2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指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采用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把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或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资源消耗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很大,工程造价限额的确定是随着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深入,由粗到细分阶段设置,由粗略到准确逐步推进。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数是整个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一经批准,投资控制数就应作为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设计概算不得超过投资控制数。工程造价控制应该贯穿十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是必须突出重点,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至关重要。
3 我国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方面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思维定式和管理模式目前依然存在,建设单位从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普遍忽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工作,认为造价高仅仅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当、建筑材料涨价和高费率造成得,而对于某些设计引起的投资浪费和成本提高却往往视而不见。从我国目前建设项目管理现状看,建设单位的经济意识还很弱。工程设计人员通常偏重于设计质量和功能,却不注重设计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而方案评审阶段,其主要精力放在方案优化和技术可行性论证上,完全把经济评价忽视了。
3.2 控制依据方面
设计概算不准造成投资失控,主要表现在定额单价跟不上市场调价的需要和定额含量不准确等方面上。基本建设投资的定额定价往往忽视业主意愿,以政府定价为主,编制过程中较多考虑的是对施工企业的保护,不利于出资方(不管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的要求:由于大多数施工企业长期依赖于统一的工程建设定额进行预算编制和报价,至今仍然没有自己完善的内部定额体系,无法形成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报价体系,因此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仍处在政府定价与政府指导价相结合的状态,不利于施工企业各自发挥优势。
4 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4.1 加强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意识。
一方面,投资商应建立对设计方案有经济合理性评价的理念,把投资额控制的重点放到设计阶段。长期以来.投资商判断设计方案的好坏,主要是对直观功能要求与美观要求的判断,对“设计效果图”的要求可能要高于“设计施工图”的要求,所以往往忽略没计方案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设计人员也应该建立起经济理念,熟悉本专业相关定额与取费标准,熟悉建材的性能与价格,了解施工工艺与施工成本。防止设计方案过于保守或过于超前。保守常常出现在结构上,如不合理地加深基础与加大断面、不合理地加大梁、柱截面、不合理地增加钢筋的直径与根数等。
4.2 推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投资膨胀。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指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来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中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而得出的。限额设计可以体现设计规模、设计标准、设计原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设计、严格审核、步步为营,从而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工程设计规模、设计标准、概预算指标等各个方面的控制。根据“限额设计”的要求,必须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而后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丁图设计,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再进行分配的投资额度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投资额度不超过限定额度。
4.3 结合工程实际,做好关键环节的造价控制。
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在建筑设计中控制工程造价。
(1)建立模型研究制度,规避成本风险。模型研究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更直观、清晰、有效沟通的平台,它能够及时发现建筑设计构想中的不合理、不经济、不实用之处,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通过对模型的研究避免建筑设计的“错、漏、碰、缺”及不恰当设计变更为工程成本带来的风险。
(2)合理确定建筑物层高。层高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造价。层高每下降10厘米工程造价相应降低1%左右,墙体材料能够节约10%左右。为此,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层高能够直接节省投资;节约建筑材料和劳动消耗。减轻建筑的自重,提高抗建筑震能力;降低采暖能耗,节约能源,提高建筑密度;节约用地,其结果必然会使工程造价得以降低。
5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控制的意義
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同时,设计阶段控制造价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了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阶段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据有关资料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l%,甚至会更低,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在设计阶段,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调整或者改动都十分容易,施工阶段改起来就麻烦多了。在工程建设中。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往往被忽视。结果出现有些设计粗糙,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有些项目甚至不要概算,概算审批走形式,造成概算超过估算、预算超概算,估算超预算。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只是表面意义的控制估算、概算、预算,而其实际意义在于通过控制三算,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
参考文献:
[1] 周万能.高校建设项目建筑设计与成本的合理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
[2] 姬晓辉,陆菊春.工程造价管理(第一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