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8-05-14 15:00刘禹杉
知识文库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刘禹杉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但现阶段高校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功利性和短视性严重。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然后借鉴蒂蒙斯的创业学思想。蒂蒙斯创业学理论核心思想包括两点:创业教育强调前瞻性、去功利性、实践性和学科化;创业过程强调平衡创业要素的重要性。只有理性认识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构建创业教育学科化和创业实践多元化体系。

201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应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巡视员徐建平表示,大学生确实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很重要的主体,大学生具有教育素质高,有创业热情的特点。但回顾来看,我国有关大学生创业的环境不是很好。首先体现在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大学里面没有系统的、制度化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安排,所以大学生如何创业都是通过自己听、看,摸索着来的。其次,绝大部分高校缺乏借鉴成熟的创业教育理论来分析创业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对创业学大师蒂蒙斯的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更加稀少。因此,笔者试图基于蒂蒙斯的创业学理论来抛砖引玉,祈盼专家批评指正。

1 蒂蒙斯创业教育理念

杰弗里·蒂蒙斯(JeffryA.Timmons),有“创业教育之父”称号,《商业周刊》和《成功》等杂志将杰弗里蒂蒙斯教授评选为创业管理教育领域的权威人士。自1999年起,他成为美国国家创业委员会的特别顾问。

1.1 创业教育独特化

一般创业教育具有强烈的短视性和功利性,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技能。”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的泥淖之中而难以自拔,亟需激发创业来振兴美国经济。同时,比尔.盖茨创业的巨大成功鼓舞了全美社会。在此背景下,一些创业教育者期望通过在高校开设创业课程来培养创业人才和激发创业行为,推动美国的“创业革命”。蒂蒙斯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全民创业并不现实。创业教育没有速成法,期望通过几节课堂教育就闪电式速成创业人才目的无异于“揠苗助长”,反而会欲速则不达。他认为,创业教育要突出前瞻性和非功利性。真正的创业教育要立足长远、面向未来,要通过长期的创业教育,将创业基因潜移默化地融入个体的基因和血液之中。

1.2 创业教育实践化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传授。对此,蒂蒙斯不予认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认为,虽然创业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准备,但创业更多的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个体在创业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究和总结。也就是说,创业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探索出来的。因此,蒂蒙斯打破“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模式,鼓励通过智力激励探究、案例探究教学和“虚拟创业”探究等探究性教学,通过学生主体实践,感受创业过程,积累创业潜能。

1.3 创业教育学科化

蒂蒙斯认为,创业教育既不能“纸上谈兵”,也不能光靠实践探索,而是要通过系统化、学科化的专业训练,将知识习得和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创有一定把握的业。笔者根据杰弗里.蒂蒙斯和小斯蒂芬.斯皮内利的《创业学》一书相关内容,将其“创业学”课程体系归纳为五大模块:

1.3.1 创业者:课程内容是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创业团队的组建,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明白创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为之努力。

1.3.2 创业商机:课程内容是创业机会评估及其模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抓住创业机遇。

1.3.3 商业计划:课程内容是资源需求和商业计划,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如何制定创业计划。

1.3.4 资金管理:课程内容是创业融资、风险评估、交易谈判、债务控制,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和企业运作中金融方面的知识。

1.3.5 成长管理:课程内容是创业风险、企业危机、未来展望,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有效判断创业规律,把控创业困境。

2 思考其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对创业和经济的作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发酵”才能“显现”。蒂蒙斯创业学理论,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善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

2.1 挖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在一般人看来,创业教育在教学思想层面上只能是传授创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传授创业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蒂蒙斯并没有停留在这一认识上,他认为创业教育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创业革命”的探究者。蒂蒙斯倡导的探究性教学思想,强调在创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受教育的学生成为一种学习与实践的主体要素,在与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的协调作用中成为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探究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形成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观能动的创业教育人文环境。

因此,蒂蒙斯的创业教育教学突破了“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知识中心”的传统思想,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与探究的统一。在这教学生态环境之中,教学变成了各教学要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蒂蒙斯强调要落实以下探究性活动:

2.2 开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课程体系是一个或一类专业所设置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所在。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蒂蒙斯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如果只体现在说教上而没有将其化为行动,这种理念将不会有什么价值,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了。然而,蒂蒙斯通过其所在的大学——百森商学院,为学生设定“创业人遗传代码”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展现了自己独有的魅力和价值。他们认为,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提供实实在在的創业教学过程,其运作关键在于设计系统化的课程。

蒂蒙斯将自己的创业教育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块,其中理论课程为上文所提到的五大部分,而实践课程又进一步丰富理论课程,并创造新的创业理论知识,使创业理论知识与时代步伐一致。主要体现一下几种: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试办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型公司,进行经营活动。这是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蒂蒙斯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把一个成功企业者所需具备的意识、个性特质、核心能力和社会知识结构系统地进行了整合,体现了创业教育具有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智力开发与非智力教育的融合。”这种由创业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组成地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有效保证了蒂蒙斯创业教育的课程理念的落实,从而也促进了创业过程鲜活的进行,使教学过程更富有成效。

2.3 完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

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我国創业教育的书本化现象严重,学生往往“眼高手低”。需要考虑构建多元化的创业实践体系,包括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实践社团。蒂蒙斯认为,创业过程中团队非常重要,宁愿选择二流的创意和一流的团队,而决不选择一流的创意和二流的团队。其中首先要有项目。创业项目选择对创业结果起着先决性的影响。一般来说,大学创业项目同质化严重,应尽可能开发市场的处女地。其次要有志同道合的成员,其中要有一个核心领导者。在创业初期,团队目标可能比较模糊,工作分工也未必细致,这就需要一个富有激情和人格魅力的创业带头人起组织、引领作用,形成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其三要有创业资金。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难免面临资金短缺。如果父母不支持,好的项目也无法进行下去,因此,作为创业教育的一环,高校有责任提供一定的创业经费支持。学校审核创业项目,对有市场价值的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给予创业成功的项目一定的创业奖励。

除了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实践社团之外,高校还需健全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实践离不开平台的支持。作为在校学生,到市场上去创业经营不太可能,在校内实践比较常见。除了通过一般性的租赁店面的市场化形式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搭建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园、创业孵化园等多种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创造条件,亲身感受创业全过程,深化对创业的认识。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牵涉知识点丰富、涉及部口机构多元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孕育着大量创新创业机会的转型时期的大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运行与实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基于蒂蒙斯创业学核心理论,尝试构建一套可行性与科学性兼具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朝着科学化、专业化、有效化、人性化方向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