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丹
一、提出问题
2011年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选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考命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注意基础向知识技能转化,加强试题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完成任务的能力。分析近几年中考命题,不难看出“听音填词、任务型阅读、短文填空、书面表达”等题型得分率低,普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偏差。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与教师一起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任务导学有效性策略。下面结合课题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二、“任务导学”策略思考
(一)建构核心任务,体现学科素养
“任务导学”是指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 即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发展的学习模式。设计核心任务是任务导学有效驱动的关键,教师设计任务时应扣紧目标,体现课时重难点内容,能驱动学生主动预复习,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系统地把握知识,领悟学法,提升技能,展示学习效果。初中英语教材提供了许多任务资源,有的任务脱离实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地增、删、改、换任务内容,使任务贴近学生实际,扣紧文本内容,体现学科课时目标要求,能激发学生学科思维,能让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达成基本学习目标,提升学科素养。
(二)优化核心任务,激活学生思维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对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激起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教师在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真实、有趣、贴近生活,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经验,趋使学生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高。
(三)优化任务导学,提升课堂效益
优化导学有效管理是质量的保证。为了提升导学效果,教师可以提早布置预学任务,借助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反思,促使学生归纳小结、补缺补漏,及时有效快速完成系列任务。在任务导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知识训练,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策略,促使学生有效发展。
三、“任务导学”策略在实践中运用
“任务导学”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促进教师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益。在实验中笔者选上仁爱版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8 Topic1 Section A》一课,在不同的班级以不同的导学方式实施教学,结果所产生的导学效益也不同,分析如下:
【实验班驱动性任务】
Look at picture,please guess“which season?”,and answ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Why?”
设计说明: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师以“Look at picture,please guess“which season?”为话题,以问题为线,以任务为契机,以“导学、导思、导练”为原则,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把握知识、活用知识、领悟文本内容,教师借助图片优化语境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记有关知识。在猜一猜活动中激活思维,在音标“导学”中拼读生词。
【对比班的驱动性任务】
复习户外活动短语,预习并理解掌握本课单词及词组,在课本上找出单词,并结合课文内容释译问答“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实验数据分析】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完成核心任务,促进学生达成课时目标。教师通过课前导学、预习诊断、课中导学、课中诊断、课后导练、课后检测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任务。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任务驱动效果比较好,通过课中诊断多数学生能达成课时目标(课中诊断拼读能力及格率96%,释译能力及格率78%,短文填空及格率72%),而且及格率与优秀率比对比班好,尤其是词汇理解运用能力较强(实验班:释译能力优秀率78%,短文填空优秀率36%;对比班优秀率20%,短文填空优秀率2%)。可见,实验班驱动性任务难易适度,导学方法行之有效,能推动学生在“导练”中领悟文本内容,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知识。但是,还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差,预习习惯不良好,如果任务脱离语境缺乏内驱力,导学效果可能不理想(对比班课中诊断结果释译能力优秀率20%,及格率24%;短文填空优秀率2%,及格率22%)。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预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动课堂效益提升,教师有必要重视优化任务,改进导学方式。
總之,在推进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领会《课标》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创造性设计任务,有技巧地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