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梅
一、恐吓式教育的概述
恐吓式教育是指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之后或在没有做某件事之前,教师借助吓唬、恐使幼儿产生害怕的情绪来纠正或阻止幼儿的不良行为的过程。恐吓式教育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恐吓式教育是否有暴力性暴力性恐吓教育。根据恐吓式教育对幼儿的需要采取惩罚还是剥夺措施,我们把恐吓式教育分为惩罚式恐吓教育和剥夺式恐吓教育。
二、惩罚式恐吓教育和剥夺式恐吓教育惩罚式
恐吓教育是指在幼儿不听话的时候,对幼儿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剥夺式恐吓教育是指剥夺幼儿的正常需要。卢梭说:“有了生命也就有了需要”。我们不能随意剥夺幼儿的正常需要。喜欢玩耍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一种生理需求。因为考虑到可能弄脏衣服,家长和老师常常命令式的禁止,剥夺了幼儿玩耍的需要。根据访谈发现,日常生活中剥夺式恐吓教育事件多于惩罚式教育事件。
三、成人对幼儿常常采取恐吓式教育的原因
1.恐吓式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
恐吓式教育古已有之。恐吓式教育可以让幼儿乖乖的听话,恐吓式教育“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无数家长习惯性的采取这种方式去教育幼儿。并且现在的爸妈也是在大人的恐吓下长大的。这种教育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因此这种教育方法自然而然的被继承下来。
2.人文主义意识淡薄
人文关怀是幼儿教育的核心理念。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教育幼儿,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幼儿。有些家长和老师能够掌握一些育儿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真正的运用。成人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对于幼儿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从而忽略了教育的人文因素。
3.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大
现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巨大的精神压力,都有可能使成年人出现心理上的亚健康。竞争压力大,很容易使成年人情绪低落,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是需要发泄的。家长在回家以后,幼儿不听话,家长在教育幼儿的时候常常夹杂个人情感,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对幼儿进行恐吓,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幼儿。
4.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儿童虐待罪是一种严重侵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立法形式分散,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儿童虐待报告制度残缺不全,调查与处理制度不合理。并且现行刑法规定的虐待罪只追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行为的责任。虐待罪针对对象范围太小,考虑不周全,使一些人钻法律的漏洞,无视法律的存在,造成无法弥补的惨剧。就如案例2中,温岭虐童事件的当事人虽然做出了令人发指的行为,但最终却只拘留了15天。法律的不健全,让犯罪分子没有的到应有的惩罚。
四、恐吓式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1.造成幼儿恐惧的心理
成人常常恐吓、吓唬孩子,会使幼儿产生焦虑、紧张、恐惧,让幼儿没有安全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
2.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
恐惧是个体为了逃避某种可怕的情景表现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幼儿经常处于这种消极情绪之下,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儿童心理学表明:幼儿先天恐惧的东西很少,很多都是后天习得的。成人为了省事,随意吓唬幼儿,使其顺从自己的意愿。容易导致幼儿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幼儿因为害怕缺乏勇气,总是躲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不愿意接触外界,容易性格孤僻。面对挑战。则会变的唯唯诺诺,犹豫不决。抓不住改变命运的机遇,错失良机。甚至遇到挫折,无法应对,一击而败。缺乏勇气,一种战胜挫折的勇气,一种人生的自信
3.恐吓教育对幼儿健康的危害极大
幼儿的神经和各组织器官比较为脆弱,功能也不完善。强烈的恐惧会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的神经中枢受到刺激。由于幼儿防御能力比较弱,即使是突然受到惊吓后没有马上出现危机症状,也会有恐吓情绪滞留,导致幼儿内分泌功能受损。长期处于恐惧状态的幼儿,会出现发育减慢,出现语言障碍,还可能诱发心理疾病
五、如何避免恐吓教育对幼儿的伤害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亲子观念
现代化家庭教育观念,家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与育儿基本理念,家长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掌握与幼儿沟通的艺术,学会尊重幼儿,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巧妙的走进幼儿的心理世界。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和孩子做朋友,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健康的成长。
2.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家长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能盲目的溺爱或恐吓。要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修养。家长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素质,即教育幼儿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观念要现代化,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方法要科学,要学会倾听,用平和的心态与幼儿交流。才能让彼此更亲近。能力要强,给幼儿做榜样。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未来接班人。
3.国家完善法律法规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制约人们的行为。例如虐待罪的主体扩大,主体不能局限于家长,明确犯罪边界,对于界线不清的制度明确化。设立儿童代理人制度,保障幼儿的利益。防止有人钻法律的空子。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一句体谅的话可以温暖幼儿的心,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可以给予他们向上的力量。教师对幼儿要多一些宽容和大度,多一些热情和友善,尤其是在幼兒“屡教不改”时,更要保持冷静和克制,调整好心态,把握住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舌头,别让“恐吓”刺伤了幼儿的心灵。切忌不要因为恐吓孩子造成的心理障碍,不要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心理有恐惧、悲伤、憎恨等一些不满的情绪,这样容易伤害的身心健康,严重会伤害到孩子一生的命运转变。幼儿处于身心发育的初期,幼年的生活和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期。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恐吓”会给他们造成难以言喻的精神负担和心理伤害。由于他们自身力量的弱小,他们很难把这种内心的伤害进行正向的调节。所以,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消除恐吓,细心呵护幼儿脆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