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及途径

2018-05-14 02:42刘琳张楠
知识文库 2018年1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道德

刘琳 张楠

教师不只是教育界的一个代名词,也是一个民族的形象和希望,更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作为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进行锻炼的结果。作为高校教师应严谨治学,时刻提醒,为学生做出表率,做学生开模,引领学生成长。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不只是教育界的一个代名词,而是一个民族的形象和希望,更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等教师的教育对象正是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有着大把的时光可以任意的选择各种自己喜欢的事情,参加各种课内、外实践活动,从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言行举止,直接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影响学生的成长。

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教师的职业道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準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

自古以来、学校都是育人的场所,既担负着教育学生长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教育学生修德行的任务。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倘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操守不过硬,或者教师自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错误的话,除影响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发展,会对学生本人及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自身的行为守则、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势必会影响甚至决定受教育者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其教学对象在一定阶段和时间内的综合素质,并且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教师的一言一行绝非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教书育人的社会活动。由于高校教师往往与学生之间具有许多天然的共同之处,因而言行更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学生对身边教师一般都会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和崇敬心理,尤其对于那些品德优秀、亲和力强度教师,学生还会不自觉的效仿。自古以来,正是由于教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学生心目中的表率作用,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产生强大的感应力,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同時也奠定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308.5万人,全国各类高校教师130万人。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个性,不是无生命、无思想活动的自然物。因此,教师要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起到“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的表率性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生动的、潜移默化的。教师劳动的“产品”应具有高质量,既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更好地发展各类学生的个性。而且,教师的劳动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既不能生产“次品”、“废品”,更不能生产“危险品”。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进行锻炼的结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没有自己科学的方法,师德修养就无从下手,师德水平就得不到提高。所以还应该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方法。

2.1 严于剖析自己,加强自我反省

教师应该在心灵的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学会认识自己,严于剖析自己。这不仅要求不但要能够认识到别人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作为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反省和检验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自身修养动力,高标准要求自己。

自我反省,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以师德规范为标准,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及时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通过自省,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依据师德要求做出自我评价,自我批判,自我调控,从而达到自我提高。自省,要严于解剖自己,关键在于提高自觉性;要找出自己最应记取的道德准则、至理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对自己“耳提面命”,激励自己按照这种准则、信条去做。实践证明,只有认真总结经验,自觉自省,高校教师才能明确今后改进、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2.2 善于从教育对象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在校园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为紧密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窥视下,经常把教师的言行加以对照、比较、观察教师的言行是否一致,表里是否如一。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检查自己审视自己在工作和行为上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进。同时,大学生们都具有朴实、善良纯洁的品格,与他们接触能发现许多道德品质上的闪光点,比如集体荣誉感较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等,所以在学生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也值得教师学习,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主动走到学生中去,利用课外时间和他们一起娱乐、一起谈心、多观察学生表现、多看学生成长中的变化,从各种渠道来了解学生心声,对自己的品德进行判断,注意听取学生给予的批评建议,做到有则改,无则继续保持,进一步提高自己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3 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认识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要求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九大”精神指导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政治道德素养。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一个教师能否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能否成为让学生敬仰和信赖的人,能否将自己毕生精力奉献给教书育人事业,都与其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教师道德理论可以通过个人自学和单位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通过机动、灵活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单位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讲座、培训。在道德修养学习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行为的楷模自我鼓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行为的目标,成为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2.4 在教育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在当代教育变革的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教师在学习中学到的各种职业道德,只有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才能逐渐成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的结果。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磨炼,教师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锤炼,不断进步,不断升华。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的素质,师德永远最重要。国家应该大力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训力度,使教师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更加热爱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更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道德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跟踪导练(五)(2)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