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洁
“放”即敢放、善放。只有敢放,学生才能展开自由的翅膀翱翔蓝天;只有善放,才能使学生各展才华,显示个性色彩。语文教学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对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思维的训练,是最应该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地方,然而在自然分材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怕“放”与乱“放”的误区,需要教师谨慎忖度“放”的时机与“放”的策略。
1 “放”的误区
一是顾虑过多,不敢“放線”,人为地将学生思维这条线拉得紧。二是弃线“全放”。
1.1 怕“放”
现在,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一般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出于对课堂节奏的把握,环节太多,怕时间来不及;还有一种是出于对学生甚至是对自己的不够信任,怕展开话题之后很难再自如地收回来,从而打乱了整堂课的计划安排。于是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教学中的不敢放,犹如风筝受到牵制永远无法展示它的风姿而失去灵性和魅力一样,学生思维受到严重阻碍,压抑了学生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使课堂“教”与“学”双边互动变成了静止单边活动或简单的形式上的双边活动,显得死而无生气。这是“怕放”的结果。
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1.2 乱“放”
首先是课堂上小组讨论的形式与效果问题。“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 “讨论!”学生就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其次是讨论内容不合理。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即会,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造成时间的浪费。
三是讨论的时间不合理。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少,只是蜻蜒点水,要么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使教学犹如断线的风筝失去控制而飘浮不定,放任自流,课堂看似热闹而无章法,最后无效果。这是“乱放”的结果。
2 “放”的时机
语文课堂教学要避免怕“放”与乱“放”,就要仔细考虑何时该“放”,笔者认为,在两种情况下必须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2.1 当遇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和识记字词时要大胆的“放”
换句话说,就是在积累原始知识时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事语文实践活动。以教学《童年的朋友》为例,教者正确的做法是放手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课堂上由学生进行交流。如果考虑公开课时间性,可事先作具体分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找相关信息,课堂上分组展示。这样做有很多好处,既把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以备交流,同时又帮助学生培养了学习习惯,锻炼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在收集资料、课堂展示中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感受到了分享学习成果的乐趣。另外,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有关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教者不可直接告知学生,这样做能培养学生主动索取新知的途径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2 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实践时必须大胆的“放”
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悟,从而形成个性化阅读。通过自学、互帮环节,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多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性,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提高阅读思维的有效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关系。”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学生和老师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者,是学习上的合作者,老师绝不是学生的主宰者,更不是知识的小贩。老师的职责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3 “放”的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放”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把握好“放”的时机,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放,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放”的价值。
3.1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敢于将课堂放手给学生,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与验证才能真正被掌握,学生只有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取“如何学”的经验,并加深理解,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灌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先自学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自学中的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治与自制,这样使“学生比过去更想当和更会当主人”。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就放得开,显得活,值得借鉴。魏老师教什么,怎样讲,如何分析,甚至连考试都与学生商量。他的课上,讨论充分,并根据不同的学生程度,允许有的学生写生字,有的划重点语句,有的做习题,有的列文学知识简表。恰当的“放”,能解放学生的思维,激活灵性,充分展示和培养个性,智力得到最好的发展。
3.2 授予学生“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老师的教学必须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合适的引导,否则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将出现无序状态,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成为一句空话。例如:课前教师对预习的内容及方法应给予引导,并要求学生做好预习记录。预习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学法指导:自学生字生词;初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及提出疑难问题;查阅资料搜集课文有关背景材料;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适当的自主探究等。没有教师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预习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久而久之,就很难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同样,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放”也包含了如何学,因此,教师要授予学生“学法”,如将品读课文的方法及角度交给学生,明确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并注意以新带旧的知识迁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思、问、辨。只有这样,才“放”得放心。
例如:閱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教者要指导学生区别对待,一般该采取何种方法。例如遇到叙事类的文章从记叙文六要素入手,阅读议论文从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赏析写景散文要注意写景层次、景物特征及作者抒发的情感等等。当然,其中也包括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如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思维方式:首先读文章,建立初步印象——找出文中关键画面——整体感知作者的意图、情感——作者是如何构建意象的一提炼主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才是终身受用的。
3.3 “放”而有序,循序而渐进
“放”不宜求速求快,何时放,放多高,怎样放,要根据学生心理接受能力的特点,逐渐加强,让学生每行一步有收获,从而乐于围绕教师“导”中去探求知识。如果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而“放”之不当,太快太难,只能让学生产生畏缩情绪而达不到“放”的目的。因此,逐步放,让学生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走向光明的境地,就能收到柳暗花明之功效。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而“放”“则是具体的操作艺术。只要如放风筝那样收放自如,控制得法,必将带来三者的高度和谐与统一,“教”与“学”也必然和谐统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