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娇娇 曹科虎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消费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流消费方式。大学生通过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p2p)来享受分期网络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但是由于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和自身不良消费观的影响,导致了不少悲剧,对社会、学校、家庭都产生了极大危害。同时,又因政府对网络贷款缺乏管理制度,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造成高校网络贷款存在着各种乱象。因此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的对策。
当前,网贷消费在大学校园风靡。据中国新闻网记者调查,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分期规模最近两年的同比增速高达200%以上,全国高校有90%以上的大学生知道网贷信息,84.3%的大学生愿意尝试网贷消费,超过60%的大学生实际参与过网贷行为。甚至有网贷公司雇佣大学生宣传网贷信息和业务。据媒体报道,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学生网贷高达58万元网络赌球,最后跳楼自杀。2017年4月校园网贷悲剧频繁上演,“厦门大二女生不堪还债压力宾馆内自杀”、“西安大学生2000元滚成22万元,绝望之时欲结束生命”、……不良“校园网贷”已经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不仅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更导致社会风气一度低迷。
网贷是一种网络贷款平台p2p(peer to peer),即个人对个人。它是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通过互联网收集小额资金借贷给有需求的人,不实质参与到借贷利益链条之中。网贷消费则是指用户通过简单的手续获得贷款用于网购,并且通过网络分期付款和支付一定利息的方式还款。大学生的过度网贷消费不在他们所承担的偿还能力中,因此就导致了上述结果。
1 校园大学生群体过度网贷消费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和日趋便利的消费环境是大学生过度网贷的主要原因,并且西方的超前消费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最易被接受,大学生都乐意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大学生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容易注重物质上的需求,在某些校园网贷的诱导下就陷入了恶性循环而负债累累。
1.1网络环境的大转换
虽然2014 年各大商业银行停止办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但是基于互联网飞速发展这种特性,网络贷款在高校也逐步流行起来。校园网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的确为尚未具备收入自足能力的大学生,打开了一扇“经济解困”的窗。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消费群体的需求,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名校贷”“零用金”“分期乐”“借贷宝”“宜人贷”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网贷公司中都可以满足大学生购买昂贵产品时提供一次性付款,分多期还款的好处,这对绝大部分生活费一般的大学生是有巨大诱惑力的。由于现在社会上小有知名度的贷款公司,缺乏网贷监管,贷款门槛低、手续简便、放款速度快,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或学生身份证即可办理,因此导致许多因过度网贷而无力偿还高额利息的大学生产生无力挽回的悲剧。
1.2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状态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引导缺失导致他们滋生了许多“潮流”的消费心理,如下三种心理:
1.2.1消费心理的超前化
大学生追求时尚,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喜欢购买精致高档的商品或者某偶像代言的昂贵产品,而各电子数码设备的快速更新恰好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优越感。网贷消费平台看中的正是大学生们超前开放的消费观念,纷纷鼓动大学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网贷平台之间为了竞争,一再降低贷款门槛来吸引大学生超前消费。
1.2.2消费心理的攀比化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对自己的配备或者包裝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尊重需要属于高层次需要,因此大学生大多使用网贷购买高档手机、电脑等名牌电子产品,通过互相攀比去寻找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例如,现在的大学生人人都有手机,但是他们并不满足,而是追求名牌,选择苹果手机或者mac这样的奢侈品,看到身边同学有了名牌手机、电脑,其他同学自然不甘于落后,希望“人有我亦应有”。
1.2.3消费心理的炫耀
进入大学,相对宽松的管理,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接触网络,现在许多网贷平台通过网络广告、校园海报等方式大肆宣传网贷消费。撩拨着大学生们的消费冲动,使网贷消费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再加上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着大学生敏感的神经,为了追赶这股潮流,大学生往往会忽视自身的经济状况,出于对名牌产品的迷恋,选择网贷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例如有些女同学购买一件高档的服饰,都会给室友炫耀,更何况一部名牌手机或电脑。
2 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酿造的危害
网贷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及时解决大学生的燃眉之急,但是,针对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确定的偿还能力的大学生而言,过度网贷带来的只会是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社会的危害。
2.1网贷消费对大学生自身的危害
大学生通常选择网贷来解决网购资金不足的尴尬现象,但是校园贷的催债手段的恶劣罄竹难书。南都记者曾曝光某校园网贷追债的“十步曲”:给所有贷款的学生群发QQ通知逾期-单独发短信-单独打电话-联系贷款学生室友-联系学生父母(可能会把裸照发给父母)-再联系警告学生本人(可能会被关“小黑屋”)-发送律师函-去学校找学生-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可能会把裸照发个亲朋好友)。由此可见,在超前消费的同时,借贷的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每个月都要担心还款的问题,同时又害怕还不上贷款。网贷平台会联系自己的父母,担心受到父母的指责,还要担心室友发现、辅导员说教以及学业挫折等压力。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还一直要备受良心的谴责,沉浸在巨大的悔恨之中。
2.2网贷消费对大学生家庭的危害
网贷消费最火的就是大学生群体,同时他们也是无能力偿还的群体。网络贷款的利息压力会摧残一个大学生一家人的身心,让他们走投无路,背负巨债,全家偿还。甚至有大学生结束自己的生命,让父母在承受着丧失子女悲痛的同时还要担负日夜辛劳偿还债务。如2016年3月,迷恋赌球的河南某学院的大二学生小郑,在欠下58万网贷后跳楼自杀,而催债的人依旧在小郑死后打电话给他父亲要债,他的父亲在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还要偿还一笔对于他这位普通农民来说近乎天文数字般的58万巨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网签平台仅通过一个链接就能致使一个优秀的人坠入万丈深渊。
2.3网贷消费对学校的危害
校园网贷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解决一时之需以及促进大学生消费、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校园网贷带给大学生更多的却是各种现实的危害。大学生网贷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影响学习。在校园网贷泛滥成灾的形势和背景下,面对各种欺骗性的宣传和诱惑,年轻的大学生往往很难再像以前那样专注于学习。如听闻某高校学生因网贷自杀,或者一个室友因贷款影响一个寝室的人或是一个班级的人收到网贷公司的骚扰等现象,在这种惶恐的现象心理笼罩下,无形中对学校的教育氛围产生了严重恶劣的影响。
3 大学生过度网贷消费对策
网贷消费不仅是对学生影响大,还危害到社会、学校、家庭。因此针对大学生的不良网贷消费的各种问题,社会各界应有责任和义务寻求到抵制不良网络贷款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共同阻止有害事件的恶性循环。
3.1从个人角度,应加强控制自制力
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中,要做到统筹安排,提前计划,计算好自己的生活费和学习用品的费用,除去这些必要的开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选择是否进行网贷消费,花钱时要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不要为了图一时之快,把父母拖入还债的深渊。在平时的购物中,该买的和不该买的产品自己要分清,提高自己的自制力,不要过分追求高档的电子产品。市面上销售的智能手机和普通数码相机完全可以满足平时使用的需要,没有必要背上沉重的债务去追求苹果手机或者单反相机等高档消费品。个人有了一个合理的购物计划,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中就会量入为出,就不会受他人的影响或者自身心理作祟而寅吃卯粮,任性血拼。
3.2从家庭角度,应转变教育方式
家庭应该担起孩子远离校园网贷的监护之责。尽管很多在校大学生所在的学校远离家乡,但是,作为学生的至亲和监护人,要尽量多给孩子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关注,孩子的自制力有限,难以抵制住外界的诱惑。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微信、QQ或者其他的交流软件与孩子沟通,也可以和孩子的辅导员,同学朋友多联系,了解孩子的动态。尽可能消除孩子在校园网贷方面存在的隐患,担起应有的监护职责,共同为学生远离校园网贷、根除校园网贷添油助力。
3.3从学校角度,应提高监管力度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体系。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将校园不良网贷危害宣传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必须了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和借贷情况,加强日常排查,尤其是要教育学生慎重使用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建立“学生—家庭—学校”三级联动机制,各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团委、学生会等要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平面墙报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定期组织公检法等部门深入大学校园进行普法教育,以案释法,提高大学生参与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警示教育,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3.4从社会角度,拥护网络贷款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
面对 P2P 网络贷款平台的迅速发展和异化,仅依靠私法规范和行业自律不足以规范整个网贷行业。不管是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出发,还是从 P2P 网络贷款行业的长远发展看,制定监管制度都是十分必要的。P2P 网络贷款模式的实质是互联网时代的金融非中介化,核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金融脱媒,其透明的借贷程序对抵制高利贷、扶持中小创业者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我国金融抑制的现实,发展 P2P 网络贷款平台非常有意义,其已经成为民间借贷的一种新形式。但是,监管的缺失导致我国P2P 网络贷款平台自身运营风险重重,并且不排除引发金融风险传递的可能,因此必须对其确立适当的监管措施。当然,对 P2P 网络贷款平台的监管不能扼杀网络金融发展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在监管和创新之间寻求平衡,也是对立法者和监管者的考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贷消费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树立健康消费心理,秉承合理消费理念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网贷消费大环境,并且最大限度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和积极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贷消费观念。只有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消费心态,才能从本质上达到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更加有助于国家经济及社会的积极健康发展。(感谢贵州民族大学李科生老师的指導)。
基金项目:2017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非理性贷款消费心理调查及其预防体系构建”(项目编号11409);贵州省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大学生非理性贷款消费心理调查及其预防体系构建”(项目编号105)。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