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威 王思迪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科学的行政管理机制,是我国高校行政工作改革的重要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行政管理者应该重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有效的管理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在实际运行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从而为学生和教师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其产生满足感和优越感,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1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行政管理意识较差
在我国高校发展的过程中,行政管理工作一直采取传统的管理形式,行政管理的工作由管理部门以及学生会主持,因此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工作人员不具备话语权,只是被动地执行而已,因此难以对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形成有效的监管,这就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不足,在思想观念上长期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1.2 行政管理模式过于僵化
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過于简单和僵化,主要就是向全校师生推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安排,行政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和公式化,难以促进有效的管理。再加上高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改革,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伴随着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行政工作人员不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依然采取僵化的管理模式,将会严重限制高校的改革和进步。
1.3 缺乏制度的保障和支持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满足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需求,使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依然陈旧,难以实现预期的行政管理目标。
2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
2.1 积极转变行政管理观念,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想要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就应该促进行政管理人员思想的变革和发展。首先,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要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平台,及时更新自身理念和思想的建设,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应该始终提升服务意识,提升对全校师生的服务质量,从而朝着服务型行政管理部门迈进。其次,行政管理人员也需要强化自身的计算机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有效运用计算机,推动互联网的便捷化服务,从而促进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2 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建立
我国高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具有诸多管理特征,再加上如今学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很多高校都存在行政管理人员少、学生多,一个行政管理人员要面对数千名学生的情况,因此管理难度相当巨大。基于此,随着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对行政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要结合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和工作内容的改革。首先应该强化行政管理机构的建设,将行政管理部门单独分离出来,加强高校领导对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其次,有效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待遇并逐渐改良其工作机制,有效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岗位的设定过程中也应该以现代化企业为发展目标,设置独立的岗位类型,在摒弃原有工作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新闻的行政管理工作机制,在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从而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推动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进步。
2.3 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建设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促进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首先,应该完善现有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当代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从而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管理者应该根据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创新发展管理制度,使行政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并有效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现存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指导,积极转变其思想和态度,在有效促进其素质发展的同时,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从而为高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可知,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需要行政管理人员认识到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行政管理观念,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建立,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等相关制度的建设,在提升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