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工作创新机制探析

2018-05-14 14:21曹文波
知识文库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人事工作聘任制人事制度

曹文波

人事是一个单位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工作能力和效率对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担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校来说,人事工作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校人事的制度仍然面临着岗位设置不合理,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等问题,因此进行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事工作机制的创新尤为重要。

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高校扩招的步伐不断加快,学校的师生人数都在增加,如何让高校的人事制度管理适应环境的改变,从而促进高校的发展,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下,高校必须克服当前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人事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推动高校发展,培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1 高校人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员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高校人员的岗位设置普遍存在问题,人员编制臃肿和有限的教学资源之间出现了不协调。另一方面,高校人员结构的老龄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很多高校都出现了年轻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这对于高校的教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1.2 缺乏内外竞争机制

我国高校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聘任基本上是 “终身制”,这就导致他们之间几乎没有竞争意识,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责任心,从而缺少对工作的改进和创新。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不利于高校工作的展开。此外,中国的高校是一个具有复杂关系网的地方,实行优胜劣汰的方法压力较大。可以看出,高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保持学校当前的稳定状态之间存在着冲突。

1.3 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

高校教职工的薪酬差异主要体现在职务和职称上,与个人的工作绩效关系较小,这不利于教职工积极性的提高。同时,这种现象也使得职工把精力主要放在追逐提高职称和工资等级提升上,从而忽略了对工作内容的钻研和对工作方式的创新。从另一个方面看,这种薪酬分配方式,对刚进入高校不久的人才来说非常不利,他们工作具有激情但收入较低,容易打击他们认真工作的热情,从而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才的出走。

2 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策略

2.1 加大聘任制改革的力度

因實行终身制对高校的发展不利,所以高校应该进一步推动聘任制的改革。聘任制度就是高校通过网上公开进行招聘的方式,按照约定的期限与符合高校用人条件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发展的趋势,高校可以依据校内岗位的需求情况公开发布招聘信息,采取非等额的面试选择聘任人员。聘任制度在西方国家的高校已经运用的相对比较成熟,它能够为学校选择急需的人才,我们应该进行学习和借鉴。

2.2 合理设岗,强化岗位管理

我国高校的岗位设置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不仅不利于高校工作的高校展开,反而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合理设岗和强化岗位管理是高校人事改革的重要内容。设置岗位要与实际的需求相结合,要与制定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的要求相适应,要能够促进学科的建设。在岗位设置时还要详细制定每个岗位具体的职责以及任职者应符合的要求。

2.3 加强聘后管理,科学考核

当工作人员都进入各自的岗位之后,下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考核,这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工作考核是依据一定的考核标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以此作为工资、奖金等内容发放的依据。合理的考核方法对于推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科学的考核会让教职工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从而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的提高。另一方面,公正透明的考核会避免教职工的勾心斗角,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在人事考核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在制定考核方法的过程中,高校要结合教职工具体的工作内容和需求,面对不同的工作性质就要采用相应的考核方法。另一方面,在进行最后的考核时,要综合教职工各个方面的成果,不能单单只看某个方面。考核结果的奖惩也要与工资、职称和补助等多方面相结合。

3 结语

目前我国的高校人事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人才教育日渐重要的今天,高校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重视人事工作的创新。进行聘任制改革,加强岗位设置和岗位考核是人事工作机制的创新,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人事工作聘任制人事制度
新发展阶段大型跨国国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研究
公务员聘任制应如何化解质疑
广电行业人事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渗透思考
践行群众路线提升人事工作服务能力
公务员聘任制能否打破“铁饭碗”
企业组织人事工作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
聘任制能否真正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