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
本研究旨在完善大学生实践调研成果转化体系,坚持实践调研有目标,调研成果有所用,切实调动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构建调研成果与创新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体系日趋成熟规范,大学生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入社会基层开展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所学,许多调研颇有成果。然而,与大学生在社会调研中层出不穷的见解、创意、理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上对成果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对进一步转化没有形成体系,但严重打击了大学生参与实践调研的积极性,而且造成了成果浪费。
1 大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分析
1.1现状: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正在兴起
近年来,社会各方面开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高校方面,学生工作处、团委组成实践指导小组,在实践立项上给予学生指导。政府方面,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在寒暑假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为大学生增长见识、锻炼才干搭建平台。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基金会等与团中央联合举办了一些社会实践项目,比如青年中国行、青春公益·美丽中国等等项目,为大学生实践队提供了专业指导和资金支持。
1.2矛盾: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成果不够重视
一方面,社会加大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支持投入力度,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却鲜有被足够重视。多数的社会实践到总结表彰这一步就结束了,恰恰缺少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成果转化环节。多数的社会调研是围绕一个社会问题展开的,最后的总结提炼是实践成果,也是实践的重要价值,其中不乏有继续研究价值的成果,放弃掉非常可惜。
2大学生实践调研成果的优势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社会性。在选题上,团队多数从反映某些社会问题的课题着手,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2)新颖性。大学生思维活跃,视角独特,在看待问题和调研时,会结合当下时政热点、政策方针、专业特色、科技前沿,调研的课题和调研方式方法不断创新。(3)时效性。社会实践调研课题紧扣社会问题,反映当下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3实践调研指导体系关键点探讨
3.1立项选题
首先,项目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要具备实施的可行性。一个好的选题或理念至关重要,合适的选题不仅有利于实践的开展,也有利于实践成果向更高层次的项目转化。选题的来源途径很多,对于自然科学类实践,选题可以与专业研究相结合;对于社会科学类实践,可以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对于创新创业类实践和志愿公益类实践,则可以与国家相应的支持政策相结合。找到适合的结合点,不仅使选题更具意义,而且也更利于实践成果的后期转化。
3.2实践项目创新
一个好的社会实践项目必定有其创新之处,如果只是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没有突破,没有进步,也就失去了实践的意义。此处所说的创新,并不是指实践形式上吸引人眼球的作秀,而是指对实践课题的深层挖掘和实践实施过程中的踏实研究,通过实践发现有价值的新观点,通过分析发现现象背后的实施本真,通过总结归纳一套可以推广的经验等等……总之,实践项目的创新是要做出有价值的新成果,能够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是提供需要的调研数据,或是能够应用于生产生活,或是能够对现阶段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实践支持等等。
3.3实践成果与转化目标契合度
并不是所有的实践成果都可以转化为科技竞赛,也不是所有實践成果都适合推广于生产生活。要想将实践成果进一步转化应用,就要找到能与成果相匹配的转化方向。比如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建学院王成龙同学的公益实践“爱码回家”为例,团队利用暑期时间走访社区、敬老院、幼儿园等多家机构,调研了多家政府相关单位,最后确定了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二维码为存储信息的载体,通过智能终端工具扫码时发出信息的信息基站来定位的一种模式,有效整合了他人的手机资源并得以充分利用,一扫就可告知走失者家人具体位置,让人人都为走失的老人回家做出“举手之劳”的模式。以此实践调研活动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成熟,转化形成的公益创业创意,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大学生公益创客项目铜奖,并且目前已经被北京某公司采用,正在实施。
4思考
社会实践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是将形成的作品,变成对某领域的深入研究,或者实际生产生活,有启发,或者能应用的成果。在成果转化上,学校应该尽量为优秀的实践作品提供转化的渠道,如指导教师的配备,相关单位的联系,费用的支持,论文的发表等。对于适合参赛的项目,从竞赛的角度出发,从专业方面给予团队更多的指导与支持,推动团队一步步走向更高的竞赛平台。当然,转化为竞赛作品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类竞赛的不断完善,将成果运用于生产生活,利用成果的展示来发挥扩散效应。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