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赵妮 高一珲
【摘 要】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接收的33例产妇作为常规组,随机选取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接收的33例产妇作为品管圈组,通过对产妇护理缺陷、新生儿护理缺陷以及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明确品管圈活动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品管圈组新生儿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2.12%,品管圈组产妇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9.09%,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显著降低。同时,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由之前的72.73%提升至90.91%。结论:在产科护理风险的管理过程中,应广泛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新生儿和产妇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护理缺陷;护理满意度
由于产科的患者类型较为特殊,产妇的周转频率较高,加剧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因此需要护理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实现对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的有效预防。品管圈活动采用人性化护理理念,能够使产妇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1]。本次研究选取了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的66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了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接收的33例产妇作为常规组,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64±2.31)岁,其中16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
随机选取本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接收的33例产妇作为品管圈组,产妇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8.11±2.05)岁,其中15例初产妇,18例经产妇。
1.2 方法
常规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办法,对产妇进行常规健康知识教育,教授产妇育婴常识,对产妇的饮食摄入进行指导,不开展品管圈活动。
品管圈组产妇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品管圈小组。在构建品管圈小组前,护理部门应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对品管圈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然后在护理人员自愿参加的基础上,由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对其进行合理分组,组建3个品管圈小组,即健康宣教组、新生儿护理组和产妇护理组。最后,护理部门应统计和分析以往护理产妇和新生儿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并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新生儿护理组:经过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胸牌和手圈脱落是护理新生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主要护理缺陷类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胸牌和手圈质量不合格;②护理人员对手圈和胸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护理人员应树立护理缺陷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到胸牌和手圈脱落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提升护理人员为新生儿佩戴胸牌和手圈的技能。针对手圈和胸牌质量差导致的脱落现象,护理人员应及时上报给护士长,并重新定制手圈和胸牌。③护理人员应为产妇阐明胸牌和手圈的重要程度,防止产妇出现随意摘除胸牌和手圈的现象。
2)产妇护理组:经过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身份识别错误、用药错误和移送产房时机不准是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主要护理缺陷类型,原因与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以及护理技能不熟练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护理技能,为降低产妇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奠定基础。①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待产全过程的护理,针对产妇在待产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合理确定移送产房的时机。②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在用药前对产妇的姓名、年龄等信息进行及时查对,防止出现身份识别错误现象。③护理人员在为产妇使用催产素后,应对产妇的子宫收缩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合理评估产程。
3)健康教育组:针对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应通过以下措施予以解决:①护理人员应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路径,并分发给产妇,提升产妇的配合程度。②护理部门应对健康教育组的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查房、沟通技巧和业务能力等,提升护理人员与产妇沟通的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两组产妇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护理缺陷情况
品管圈组新生儿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2.12%,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显著降低。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对比[n(%)]
2.2 产妇护理缺陷情况
品管圈组产妇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9.09%,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显著降低。详见表2。
2.3 产妇护理满意度情况
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由之前的72.73%提升至90.91%。详见表3。
3 讨论
与其他科室相比,产科的护理难度较大,导致了护理风險的加剧。因此,做好护理风险预防工作十分必要。本次研
表2 两组产妇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对比[n(%)]
表3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究发现,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证明品管圈活动在产科风险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成效[2]。因此,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应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以往的护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深入分析,明确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制定预防性措施,为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进而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3]。
综上所述,在产科风险护理管理过程中,应深入开展品管圈活动,实现对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 李佐萍,王三凤,张美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08):169-170.
[2] 文玲玲.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21):189-190.
[3] 郭珊.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904-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