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观察

2018-05-14 09:39李丹凤王丽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头痛

李丹凤 王丽萍

【摘 要】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研究对象:60例本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头痛程度。结果: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头痛程度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明显,护理满意度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头痛程度较低。

【关键词】

护理干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类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出血原因,是指脑动脉瘤管壁发生破裂后会出现局部血液外溢,并进入椎管或者颅内的蛛网膜下腔,从而引发的综合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出血后多外界的感知和适应能力较差,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活障碍和社会适应性障碍,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5±18.5)岁,瘤体直径3~21mm,平均直径(11.5±8.5)mm,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6例,小学文化程度5例,中学文化程度8例,大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1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5.5±11.5)岁,瘤体直径4~20mm,平均直径(11.8±6.6)mm,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6例,小学文化程度5例,中学文化程度9例,大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16例。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精细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会均进行CT、DAS检查,病情确诊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对患者颅内压等的检测,在必要时给予止痛药。2)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的诱因、引起头痛的原因等进行仔细的讲解,使患者对其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3)将患者头部抬高20°~30°,并将头偏向一侧,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智、瞳孔变化等。4)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慌情绪,多运用温柔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通过观察患者及其家属的面部表情、眼神等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其治疗信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使患者可以有效地放松身心。5)护理人员应告知其按时排便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腹部按摩的方式,用大鱼际和掌跟着力,按从小到大的幅度进行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向患者讲解定时排便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定时排便,便秘严重患者给予开塞露,告知还勿用力屏气排便,以免诱发颅内压引起再出血。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头痛程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评分量表来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头痛程度为0~10分,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烈疼痛[1]。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9.0软件分析,两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程度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s)表示;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屬于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18例,一般8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86.67%(26/30),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一般7例,不满意11例,护理满意度63.33%(19/3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χ2=4.356。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颅内感染2例,头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对照组颅内感染5例,头痛4例,泌尿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33.33%(10/3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χ2=4.812。

2.3 两组患者头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头痛程度(7.02±0.91)分,治疗后(5.41±0.81)分,对照组治疗前头痛程度(6.98±0.87)分,头痛程度(6.41±1.18)分,两组间护理前头痛程度对比无差异,治疗后头痛程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t=3.827。

3 讨论

动脉瘤若体积较大,就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血细胞破坏,从而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刺激硬脑膜引发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较急,通常在数秒钟或数分钟内起病,患者多能清晰地描述起病的时间和场景,多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状态下产生,只有极少数在安静情况下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头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如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为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出现头痛后会严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影响患者的恢复,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疏导其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若用力排便会引起动脉瘤再次破裂导致出血,进行按摩和定时排便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2]。抬高患者头部,并将其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误吸刺激发生再出血。通过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准确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消除针对性的不良刺激,减轻患者的头痛症状,降低在出血发生的可能性,促使患者的恢复[3]。

综合上述,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明显,护理满意度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头痛程度较低。

参考文献

[1] 陈玲.分析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18):82.

[2] 马吉芬.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1471-1473.

[3] 陈秋云,何锦文.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53(06):145-147.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头痛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剧烈头痛?
剧烈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会变身的烦恼
动漫美文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