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抢食公募蛋糕 益民基金为“他人做嫁衣”

2018-05-14 08:22惠凯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益民经理基金

惠凯

尽管4月以来新基金发行有所滑坡,但保险系公募却新品频出,近期泰康资产、人保资产接连发行多只产品。

《红周刊》记者注意到,上述产品的操刀手多为昔日中小型公募的明星基金经理。例如人保转型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李道滢,此君此前曾就职于益民基金,成名于2015年的牛市。

从他2017年3月跳槽人保资产后,益民基金的人才荒愈加严重,目前11只产品仅由赵若琼、吕伟二人管理,其中赵若琼还同时管理着货基、债基和股基多种类型的产品。从净值表现来看,二人尚难以达到李道滢辉煌时的水平。大股东重庆信托也难以为益民基金的发展提供过多帮助。

“险资公募风格相对保守、固收管理能力突出,风控较贴近于保险的标准,更加符合机构资金的偏好。”格上财富研究员杨晓晴指出,“而益民基金的困境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小公募身上。除了另辟蹊径、专攻某一特色产品外,如何培养和挽留人才也至关重要,比方说事业部管理、股权激励等,关键还是提高管理人的话语权,但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并不容易。”

险资公募频频抢镜,四处挖角充实人才

继岁末年初的发行高潮过后,近期新发公募基金数量有所回落,Wind数据显示,基金发行数量已经从1月份的82只减少至4月份的47只。不过记者注意到,险资背景的公募有发力迹象。

5月14日,泰康保险旗下资管公司发行的泰康颐享混合A/C开始募集;5月23日,人保资产发行的人保转型混合A/C开始募集,募集说明书显示,拟任基金经理为李道滢,基金将以“转型新动力”作为行业配置和个股挖掘主线,重点关注新兴消费及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受益于改革创新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价值的优势企业。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均为保险系公募中的老牌公司,分别于2017年、2015年获得公募牌照。对此,杨晓晴指出,相比传统公募,保险系公募仍处于起步阶段,其销售渠道没有银行系公募强;险资在权益投资上的影响力尚不及券商系,获得投资者的广泛认可还需时间的检验;但其优势在于,“险资公募的固收管理能力突出,风格相对保守,风控也较贴近于保险的标准,这更加符合机构资金的偏好”,因此近两年来规模扩张迅速。

此外,有险资公募业内人士表示,险企内部子公司互相配合、共享客户资源,对公募助力颇大,而且近期税延养老型产品的落地也更加有利于险资公募。

有趣的一点是,保险系公募的基金经理多来自于传统公募。泰康颐享混合的基金经理桂跃强在2016年前就职于新华基金,人保转型混合的基金经理李道滢曾就职于益民基金,2017年3月才跳槽至人保资产。此外,人保资产投决委员会5人中的张玮则曾就职于英大基金,2017年3月加盟人保资产,公募事业部负责人张景军则曾担任大成基金旗下资管公司的副总裁。

重点看李道滢,此君在2011-2017年就职于益民基金,2017年3月加入中国人保资产。李道滢成名于2015年,其管理的益民服务领先当年净值增长117%,并成功躲过“股灾1.0/2.0”。李道滢曾对媒体表示:“仓位调整、结构优化和精选个股,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一个良好的基金组合需要在牛市中前期跟上或战胜指数,在熊市时抗跌、回撤小。从其实际管理表现来看,也鲜明体现了“成长+主题+波段+仓位管理”的操作策略。

有趣的是,李道滢曾管理益民货币、益民多利、益民服务领先,涉及货基、债基和权益类产品等不同类型的基金。如此大的管理跨度,在公募圈中实属罕见。而这或许与益民基金的体量有关,通常小公募公司基金经理短缺,明星更是屈指可数。

益民基金遭遇人才荒,两人管理11只产品

资料显示,益民基金成立于2005年底,但相比同年成立的汇添富、汇丰晋信、华商基金等,益民基金却逐渐掉队。2008年,在北京证监局的要求下,益民基金陷入长达两年的整改,期间总经理刘义鹏、祖煜先后离职,尤其是后者在任时间还不足一年。

受此影响,在2009-2012年间,益民基金未发行任何产品。Wind显示,自2010年至今,益民基金的管理规模从65亿元缩水至18亿元,行业排名从当年的53名滑落至107名。益民旗下目前规模最大的两只产品益民创新优势、益民红利成长是发行于2006-2007年的产品。此外,产品类型单调的问题也未能得到解决,目前益民基金缺乏分级基金、QDII等类型的产品。同时,记者查阅获得QDII资质的机构名录,并没有益民基金。

目前益民基金旗下仅11只公募产品,总资产凈值只有18.33亿元。其中吕伟管理的4只产品均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包括益民创新优势、益民红利成长等。作为益民基金成立不久就发行的元老级产品,两只产品自吕伟2015-2016年接手至今,跌幅分别为13%、44%。查看一季报持仓,两只产品均重仓了大银行、地产和建材板块,且大幅增持格力电器至前三大重仓股。但受今年以来蓝筹股调整行情的影响,两只产品均有7%左右的跌幅。

其余7只基金则由赵若琼管理,其中有3只的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从操盘履历来看,赵若琼的经历与李道滢颇为相似,均同时管理着股基、货基、债基。但就投研风格来看,赵若琼并不特别偏好成长股,调仓也非常频繁。以益民服务领先为例,自2017年2月底接手后,赵若琼一改李道滢偏好成长股的风格,将重仓股向银行白酒、地产建材等行业倾斜,且调仓频繁,每季度前三大重仓股都不尽相同。因此尽管踩对了2017年大蓝筹的风口,但去年净值增长仅13%,且进入2018年回撤明显。

值得担忧的是,自2017年至今,益民服务领先的份额已经减少1/3,目前基金净值规模只有8776万元,有向迷你基金滑落的危险。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益民多利债券、益民信用增利纯债的基金经理此前是吴桢培,自今年2月“因个人原因”离职后,益民基金的人才荒加剧,赵若琼才接手了上述两只产品。

记者注意到益民基金大股东为重庆信托(持股49%)。重庆信托在业内一直处于上游水平,2017年底,重庆信托的注册资本由128亿元增至150亿元,资本金规模重回业界第一。去年重庆信托录得净利润33.58亿元。但背靠大树,为何益民基金却陷入发展瓶颈呢?

对此,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原因之一在于非标业务和公募的发展思路并不同,“信托公司的优势不在资本市场,估计能够给公募基金提供的业务资源有限”,公募的发展更多还要依靠自身的力量。

小公募基金公司如何突围?

规模过小、骨干跳槽、人员频繁更迭,益民基金的困境同样困扰着其他小公募。截至目前,剔除货基后管理规模低于10亿元的公募有23家,包括华宸未来、新沃基金等。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旗下基金经理少于3人的公募有渤海汇金资管、国开泰富基金、格林基金等。

另一方面,公募混业经营格局已定,券商资管、险资公募纷纷入场。Wind数据显示,2010年时公募基金仅有65家,目前拥有公募资质的机构已经增加到133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归根结底,小公募突围的唯一路径就是有优秀基金经理挑大梁。此前曾有沪上某公募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2016年以来的公募格局变动充分说明,“只要是以‘为客户挣钱为目标的基金经理,都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譬如大成基金的莫海波、圆信永丰的洪流,近期新发产品均获得客户抢购,公司的权益类规模也快速扩张”。杨晓晴也指出,“小公募也在积极探索吸引及挽留人才的手段,比方事业部管理、股权激励等,关键还是提高管理人的话语权。”但她亦表示,在人才竞争愈加激烈、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当下,小公募想靠自力更生把業绩做上去获得市场认可不易。

从成功案例来看,杨晓晴表示,小公募需要另辟蹊径,“发展特色产品,走小而精的路线,如天弘基金依靠货币基金异军突起,泰达宏利则重点发展权益产品。另外,小公募未来可以利用牌照优势,将业务重心集中于FOF类产品,以实现‘借力成长。”例如,近期中信证券推出的FOF类产品由千合资本王亚伟、淡水泉赵军等6大明星私募经理担任投顾,发行后遭抢购,招商证券等其他券商也有意跟进,公募在这一领域尚属空白。

“还有一种出路就是抱大腿、发挥‘壳价值优势。”譬如2016年7月,太平保险收购中原英石基金并更名为太平基金,这也是国内首个险资通过并购获得公募牌照的案例。此前经营不善的中原英石基金自被收购后发展之路愈发平坦,目前公司旗下有6只产品,其中2017年就发行了3只,资产净值总规模达118亿元。

一边是公募行业竞争白热化,一边是虎视眈眈的局外人。自2018年以来,证监会已批准成立两家公募,不久前监管层放开金融市场,从持股比例等方面放松外资机构的上限,这也必将吸引更多国外资管机构的进入。对小公募而言,留待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猜你喜欢
益民经理基金
捎你一程
捎你一程
北风吹
劳动节
清明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千万别找人事部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