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伟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生存空间的优良品质,各个国家都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力量开发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已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也为相关工作造成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原有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和制度标准已不能满足现在的环境监测方法的要求。因此需要针对我国环境监测分析的现状与问题制定新的对策,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方法;检测参数;对策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加强,相关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也随着技术的改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也突显出了现行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和制度标准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相应的对策解决现存的问题,使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更为完善,已成为目前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发展现状
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完成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框架的搭建工作,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监测领域、形式被开发拓展开来,使得现有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相关工作的需求,急需通过改进和完善环境监测分析体系中的监测标准,使我国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框架更为健全。目前,我国各个地區都建立了自己的环境监测部门,并拥有了一定的监测技术方法和能力,同时也根据区域特点利用了不同的监测手段使环境监测的范围更为全面,相关工作已覆盖到了环境质量、污染源、化学品毒性、有机物、生物群落、空气连续自动监测、噪声等多个方面,而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测数据处理能力,为各地环境管理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和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二、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在这几年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
(一)检测参数还存在缺口
在一些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中,部分检测参数还没有获得相关标准的覆盖,还有一些检测参数并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未纳入环境监测分析标准或尚未达标的参数,需要通过开发新的监测分析方法和项目,使环境监测体系更为健全。另外,一些新兴行业的出现使得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已有的常规检测分析方法无法有效检测污染物中的具体情况,如果不及时开发新的检测分析方法,使原有的国家标准尽快更新,极易造成此类新的污染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使环境监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目前,我国针对微量有机、无机污染物的监测技术还比较落后,相关工作人员也较为缺乏监测经验和技术水平。
(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系统性不健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系统性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很多参数不能准确、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标准分析方法的配套标准不足,使得分析方法中的每个项目无法全部都有针对自身的标准。在水环境监测中,目前仅有化学、仪器、生物分析法可以开展部分参数的水质描述,然而当前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的日益严重,针对水环境的污染物做出详细的水质描述,开展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全面监测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三)检测项目存在空白领域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污染情况层出不穷,但是在环境监测中很多污染项目并没有被纳入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项目而言,针对空气污染、O3污染、光化学污染的监测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的分析方法也存在较严重的缺失。另外,城市嗓音的监测技术规范也存在很大问题,造成了城市居民受噪声污染的困扰越来越严重。因此,为适应新的环境污染变化形势,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环境监测分析技术。
三、针对完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对策建议
〖BT5〗(一)完善标准分析方法,健全环境监测规范
针对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应从完善标准分析方法开始,将环境质量、污水与废气排放等相关监测项目中的各项标准进行系列化完善,健全环境监测规范,使各种污染情况都能得到有效监测。
(二)健全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体系
新的环境污染情况的产生,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新的监测方法的研究开发,通过不断更新自动监测方法及其技术,加强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能力,使得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体系更为健全。
(三)保证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确保环境监测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加强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全程质量控制,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全面性、准确性。
(四)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研究
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可对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规律进行全面的、可预见性的深了解,并从中找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
(五)健全生态监测机制
不断健全和完善生态监测机制,可以通过引进或研发更为先进的监测技术,填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空白领域,拓展监测的覆盖面,使环境污染情况得到全面、真实的反映,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措施制定提供更有效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祖华彪.国内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7,29(07):165166.
[2]徐昌,王晓玉,王斌.试论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123124.
[3]张清花,张晶晶.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