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2017年我们看到了很多互联网新产品的出现,那么在2018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互联网转向AI是一个最重要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如果今天我们在被互联网思维熏陶十几年后仍然习惯性地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去思索AI所可能带来的变化,可能也将会带来错误。2018年最有可能出现的产品形态,可能将是基于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的产品形态。
互联网时代结束
在过去15年里互联网几乎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所以如果从细处着眼就根本看不到互联网施加影响的内在逻辑。实际上从这个赛道涌现出来的比较成功的公司身上可以迅速地看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究竟因为互联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除了BAT和一些垂直领域的公司,即使所有重要互联网公司全部累加起来,真正能让我们记得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过10到20家。也就是说过去十五年里其实就是10到20家公司在吸引我们的眼球,而这10到20家公司其实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大的类别:
第一类是创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空间。在这个数字空间里我们可以看新闻、打游戏、聊天等。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属于这个范畴。
第二类则是利用信息流向发生变化的机会,重排生产要素,重构已有的商业模式。阿里、滴滴、携程、美团等属于这个范畴。比如阿里是用新模式重构零售,滴滴是用新模式重构出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互联网的这种重构是由外而内的,它并不改变生产要素本身,但改变生产要素的使用方式。比如在滴滴平台上,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但使用它们的环境变了。这种影响方式是由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性所决定的,互联网实质上改变的只是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方式。
在互联网上创造纯粹的数字空间和驱动新模式已经接近尾声,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两者最典型的代表分别是直播和共享自行车,但即使对于这两个最特别的明星领域,最疯狂的投资人也不会认为他们可以成就滴滴那样规模的企业。可以判断,未来基于纯粹的互联网创业模式已经不再成立。
所以我们可以讲互联网余势已尽。未来商业的主角也许不再会是互联网了。
AI会带给我们什么?
虽然主流互联网公司都是AI的先锋队员,但大部互联网公司很可能对AI在产业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一定误解,从锤子的角度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而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看基本上什么东西都是入口和流量,但实际上AI第一步所扮演的角色很可能是拉动产业升级,而不是颠覆互联网已有的入口以及流量的走向。
如果把互联网与AI对汽车以及出行的影响并列在一起更容易看清這种差异:
互联网对汽车以及出行的影响集中体现于滴滴等平台。滴滴通过先把所有出租车的位置、使用信息汇总在一起,然后再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输出,最终让人们使用车的时候不需要再路边等车,而是通过滴滴App来查合约。滴滴事实上做的是信息整合,然后通过这种信息整合拿到自己的流量和控制权,这两者是滴滴进行变现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滴滴可以影响师傅们的收入,但并不会影响出租车乃至司机们开车的方式。
AI对汽车以及出行的影响则与此彻底不同,AI与车结合会催生自动驾驶,这会导致一种与过去100多年间汽车既定形态非常不同的产品。这种变化的程度甚至可以类比从马车到汽车的转变,只不过前者更新的是动力系统,而这次更新的是驾驶系统。虽然一旦自动驾驶普及就一定会对人们使用车的模式进行再次颠覆,但眼下的核心点确实是更新车,而不是创造新的模式。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上面两个例子中互联网与AI的不同,那就是:互联网驱动模式创新,而AI驱动产业升级。这会带来核心价值点的迁移,而价值点的迁移会挑战一个公司既有的方法论,于是所有成功企业和个人都要再次挑战自己的边界。
产业升级过程中重要的是产品价值,而对于模式创新而言重要的是入口价值,这两者需要的发力点完全不一样。还是拿自动驾驶来举例,自动驾驶第一是造好车,并在车本身上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创造毛利率,而不是说把自动驾驶汽车首先看成一个入口。这也就意味着谷歌、百度这样的企业如果真的想做自动驾驶,应该先把自己看成一个汽车制造企业,而不是互联网企业,这样才能提高做成自动驾驶的几率,而这无疑会面临各个方面的巨大挑战,其中最容易解决的反倒是钱的问题。
AI所能带动的产业升级,显然也不只局限于面向未来的领域,而会渗透到所有与我们生活非常相关的领域,比如摄像头、教育设施、家用电器等。大多场景下,升级本身都并不体现入口价值,而只体现产品价值。
有差异的还不只是核心价值点的迁移,现在来看这种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也与互联网所带来的模式创新有巨大差异,互联网实际上是to C的领域一枝独秀,而AI所拉动的产业升级则是多路并进状态,很可能从to G乃至to B的领域与to C的领域是同步发展的。从这个角度看,有些行业性公司反倒是会获得不错的发展,并收割这波红利。
“互联网+AI”的产品趋势
自从互联网大范围普及以来,很多产品一出生就带着互联网的烙印,比如互联网电视,而AI叠加到这种趋势上之后,新产品的内涵则会被进一步拓宽。具体来讲,在2018年很可能下面这些变化会更加明显:
从伪智能硬件到真智能硬件 2015年前后所说的智能其实和智能并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触屏和互联网的导入,让交互的特性更加丰富。所以那时候所说的智能硬件实际上只是添加了网络属性,那一波智能硬件浪潮虽然声势很大,也有很多企业确实取得了成功,比如大疆和小米生态链上的某些企业,但以趋势而论其实是失败了。如今的人工智能则为新硬件注入了不同的属性,尤其是语音交互和感知上的计算机视觉,这些技术让硬件真的具有一定的智能。这样一来,此前的智能硬件浪潮就很可能会触底反弹,虽然台面上看到的只是智能音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新品类产品已经在路上了,比如机器人就真可能在垂直领域里出现能够切实落地的品类,电视等也会进一步被升级。
智能设备拉动新的模式创新 做共享自行车的摩拜其实和滴滴的共享汽车还是不一样。摩拜实际上是对过去的自行车进行了升级,然后才能支撑它所需要的共享模式。而这类模式创新在AI、互联网、智能硬件三者的交汇点上可能会被进一步引爆出来。当前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尝试则是智能货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模式改变不会仅局限于零售行业,在建筑等一样可以引入这类创新,比如导入无人机和无人挖掘机那就可以打造一种新的施工模式。
上述两类变化其速度都可能比过往的纯粹模式创新相对缓慢,所以在2018年也许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更加明朗的趋势,而不是某种确定的结果。
从产品看未来的企业形态
在互联网的巨头企业中,有家企业的战略比较特别,这家巨头是亚马逊。
亚马逊是电商起家,但却一直对打造自己的产品非常热衷,先是发展了Fire Phone这样的产品,失败了就毫不气馁地继续打造Echo,Echo成功之后是一系列与Echo非常类似的小产品比如Spot等等。
电商公司持续发力做消费电子产品这事正常來讲是不太合乎逻辑的,既不符合电商的逻辑,也不符合互联网的一般逻辑。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做一款手机无论成功与否其实对平台毫无帮助,甚至可能伤害和其他手机制造商的关系;从互联网一般的思路来看Echo,一旦成功更应该干的事其实是把其内置系统像Android那样推广开来,而不是一个接一个推出自己的产品。用自己的产品获得客户的速度一定是远低于用一个Android一样的系统获取客户的速度。
Google也在按照相同的思路进行跟进,在做这种不太有逻辑的事情,只不过成绩逊于亚马逊。那这到底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还是某种整体战略的反映?
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其实是多层分工的结构,手机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生产手机,然后各大互联网公司分别提供不同方面的服务。
眼下来看,未来的根本趋势很可能是进一步归并,未来的企业更可能的形态是苹果+亚马逊,而亚马逊等少数企业很可能是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不停地在尝试弥补自己的短板。可能在未来就既不会有纯粹的互联网公司也不会有纯粹的产品公司,有的只是按领域划分的不同的端到端打通的企业。
2017年AI是极其热的,所以人们会习惯性地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去寻找爆品,寻找落地点,寻找之后很多人可能会很失望,因为看来看去还是这些东西。实际上AI所拉动的产业升级已经正式启程,只不过节奏与互联网不同。2018年,也许会有更多基于人工智能的有趣产品产生,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