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新红
近年来,阅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是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但是,当我看到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时,又不免有些担心。
年前去理发,理发店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位妈妈在烫头发,一个小男孩在一旁默默看书,头也不抬。周围的人都啧啧称赞,男孩的母亲一脸自豪与满足。
去公园散步,总看见有小孩坐在石凳上,手捧一本书,无视风景,无视游人,专心致志地读着,一旁的大人却心安理得地玩着手机。
去朋友家吃饭,开席前,朋友的孩子捧着一本书,也不跟客人打招呼,更不帮助大人招待客人,席间还时常掏出书来看几眼。亲朋好友一致夸赞主人教子有方,读书习惯好。
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在许多人的眼中,阅读的场景都是美丽的风景,对孩子埋头读书的行为更是交口称赞。每当看到这些画面,我不免有点担忧,担心这些孩子从小就被书给“捆”住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游戏、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最佳时期,以前,我们反对应试教育,反对老师和家长用大量的作业、考试束缚了孩子的思维。但是,当我们看到,孩子们不玩了,安静了,一门心思读书了,大家就众口一词去赞美。于是,但凡能够随时随地安静读书的孩子,都被贴上了“好孩子”的标签;但凡好动爱玩的孩子都被贴上了“习惯不好”的标签。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照生命成长,让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管何种手段、何种方式,教育不是要束缚儿童,而是解放儿童,成全儿童,完善儿童。我们不能用阅读来代替素质教育的全部内涵,更不能用阅读去束缚儿童的自由成长。
社会生活就是课堂,实践是学习,交往是学习,观察是学习,游玩也是学习。理发店里,孩子可以观察来来往往的顾客,观察理发的过程,可以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家里来客人,孩子可以学着招待客人,学会帮着父母做家务,学着与客人交谈;去超市、商场,孩子可以学着了解物价,阅读商品包装上的说明,学习购物常识等;去公园,可以亲近自然,观察花鸟鱼虫,探索时令与植物的联系;在外旅游,学着研究地理方位,制订旅游攻略,亲近名山大川,感受人文歷史……社会需要的不是“书虫”“书呆子”,而是懂礼仪、会交往、善合作、乐实践、能创新的小公民啊!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没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我们不能过分地挤占孩子的时间,束缚孩子的身心,限制他们的实践,禁锢他们的想象力。要知道,儿童是天生的探索家,他们的眼睛会发现世界的一切;儿童是天生的匠人,他们的手会创造一切未知的事物;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大脑会想象远古与未来……儿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体,给他们自由生长的空间,他们才会呈现给世界最美好的面貌,给未来最完美的答卷。
我们提倡阅读,相信阅读,但请别用书“捆”住孩子!
(作者系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