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妹
【摘 要】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按周期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符合月经过少诊断的患者,分别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阶段给予口服不同的方药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50例月经过少患者中痊愈40例(80%),好转7例(14%),未愈3例(6%),总有效率为94%。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优势显著,无远期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月经过少;中药周期疗法;四个阶段
“月经过少”既是各类妇产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又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现代女性因精神压力过大,流产次数增多及各种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月经过少人数逐年上升。该病进一步加剧,甚至可发展为闭经,不孕等病症。月经为孕育之本,近年来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妇科门诊要求通过中药调理月经过少妇女明显增多。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通过激素人工周期疗法,但该疗法副作用显而易见,远期并发症多,无法长期服用。祖国医学治疗则通过辨证论治,依据患者个体化特征进行辨证用药,优势显著,为广大患者所认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0例月经过少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32.9岁;有生育史32例,其中有流产史15例,有口服避孕药史10例;无生育史18例,其中未婚有性生活史10例,无性生活8例;病程为6个月~3年,平均病程1.45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诊断标准:月经周期正常(28~35天),经量少于20mL,或行经天数少于2天,甚至点滴即净者。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依从性好且随访有效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1)治疗期间妊娠者;2)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者;3)有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结核,多囊卵巢综合征者;4)合并精神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者;5)无法完成治疗疗程者。
1.5 治疗方法
按以下四个阶段给予口服不同的方药治疗,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经周期(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加减不超过三味药):
行经期:月经来潮第1~4天,予当归15g、川芎6g、赤勺9g、泽兰9g、益母草15g、牛膝15g、丹参12g、柴胡12g、香附9g、绿梅花9g、川断15g、桑寄生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6g。
经后期:月经第5~11天,予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熟地黄15g、山药15g、萸肉15g、制首乌10g、五味子15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炙甘草6g。
经间期:月经第12~18天,予枸杞子15g、女贞子15g、山药15g、萸肉15g、菟丝子15g、仙灵脾12g、巴戟天15、龟板30g、鳖甲30g、皂角刺15g、丹参12g、三棱9g、莪术6g、柴胡12g、香附9g。
经前期:月经第19~25天,予菟丝子15g、仙灵脾12g、巴戟天15g、苁蓉15g、紫石英15g、鹿角片15g、川断15g、桑寄生15g、山药15g、萸肉15g、丹皮12g、柴胡12g、香附9g、绿梅花9g。
1.6 疗效标准[1]
痊愈:月经量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好转:月经量明显增多,或经量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经量无改变。
月经量的计算依据每日换的卫生巾,患者每次月经来潮均使用相同的卫生巾,按照经血渗透面积计算经量,以经血面积渗透卫生巾面积80%血量为10mL计算,经血面积不足或超过80%的,则根据具体面积按比例计算。
2 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临床痊愈40例,占80%,好转7例,占14%,未愈3例,占6%,总有效率为94%。
3 讨论
女性14岁左右,肾气充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经来潮。肾气-天癸-冲任-子宮这一性生殖轴中,肾气是主导。子宫的阴阳转化,导致月经按周期的变化,因此月经的调理需依据子宫的周期性阴阳转化,以达到调补肾气之阴阳变化。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月经过少,以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点,结合西医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变化的规律,调整性生殖轴的平衡,来治疗妇科疾病。
按上述四个阶段给患者予口服不同的方药治疗,调整患者自身的机体环境,提高机体对外邪的抵御功能。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溢,即“重阳转阴”,治宜活血调经,重在祛瘀,以促使月经来潮,子宫内膜充分剥脱,方中当归、川芎、赤勺、益母草、牛膝、丹参、泽兰活血祛瘀,引血下行,柴胡、香附、绿梅花理气行血,白术、茯苓利湿排浊,川断、桑寄生既助于排经,又预防排泄过多,炙甘草调和药性。经后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重阴”状态,治宜滋阴养血,血中养阴,维持阴长,以促使内膜生长,经血恢复,方中党参、白术、茯苓补气健睥,助脾胃运化,以利血海生化之源,熟地黄、山药、萸肉、制首乌、五味子、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血调经,女贞子、旱莲草合为滋补肝肾之阴,炙甘草调和药性。经间排卵期阴升阳动,氤氲至状萌发,呈“重阴转阳,阴盛阳动”状态,治宜补肾活血,重在生新,方中枸杞子、女贞子、山药、萸肉补肾阴,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壮肾阳,龟板、鳖甲、皂角刺、丹参、三棱、莪术活血化瘀,诱发排卵,柴胡、香附理气行血,以助排卵。经前期又复气血旺盛,治宜补肾助阳,维持阳长,佐以滋阴、疏肝理气之品,以助黄体发育,促使机体达到重阳状态,为下一次月经来潮做好准备,方中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苁蓉、紫石英、鹿角片、川断、桑寄生补肾助阳,以助暖宫之效,山药、萸肉、丹皮以滋补肾阴,柴胡、香附、绿梅花以疏肝理气。研究表明,菟丝子等补肾中药对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有兴奋作用[2],具有类似雌激素样作用,能增加子宫重量,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及角化,增加卵巢的卵泡数/黄体数,增大卵泡直径。另外有研究发现,方药中加入活血药能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加卵巢局部血流量及血液灌注,从而促进卵巢功能恢复,并有助于卵巢排卵功能的恢复[3-4],因而对月经量的恢复也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优势显著,无远期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6-359.
[2] 苏洁,陈素红,吕圭源,等.杜仲及菟丝子对肾阳虚大鼠及性激素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09):1087-1090.
[3] 王铮,帅文,滕晓明.益肾养血补肾活血中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4,(02):160-166.
[4] 高征,许昕,梁婧翘.益肾助阳活血化浊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激素及排卵功能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5,(06):67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