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插上翅膀,助力学习飞翔

2018-05-14 15:40张洋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
关键词:营造习惯课文

张洋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教师可以从营造氛围、问题引领、愉悦朗诵、补充阅读四个方面改进阅读教学安排。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构建高效课堂。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进阅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阅读兴趣与欲望,进而促进他们掌握高效自主阅读的方法,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个人的一些教学认识和实践中教学策略的运用经验。

1 注意营造氛围,实现情境阅读

对于感性思维比较强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氛围会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内心中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营造积极好学的课堂氛围,展现文章情境,推动学生在兴趣浓厚的阅读氛围中自觉投入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教学课文《嫦娥奔月》时,我就先播放了关于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动画,为学生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然后让学生将观看的视频以讲故事的形式加以复述。接下来,便引导学生发现平时没听说过的情节。通过之前的情境渲染,学生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样设计的教学落实,教师教会学生在阅读中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发现不同,引发联想,养成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好習惯。

2 安排问题引领,展开深度阅读

学生对于文本的思考习惯是自主阅读习惯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在学与思中不断进步,极大地推动学生提高自主阅读的质量。

例如,教学《诚实与信任》时,在同学们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我为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获得德国一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但是他找工作的时候却屡次被拒绝。你们猜一猜,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纷纷陷入了思考,紧接着展开激烈的讨论,当学生疑惑不解时,我揭示了原因:“因为这个学生曾经逃过三次票。”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联想之前的故事,便认识到诚实与信任的重要性。这样的补充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思考,培养学生在问题引领下的自主阅读习惯。

3 坚持培育情感,推动愉快阅读

养成朗读习惯也是培养自主阅读习惯的重要部分。在朗读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中语言节奏、逻辑重音和语句形式的美感,为自我感悟到阅读的乐趣搭建舞台。

例如,教学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考虑到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并强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欢乐与喜悦之情。

果然,学生在朗读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课堂上的氛围也变得浓厚而热烈。他们仿佛和课文中植树的孩子们一样欣喜快乐,分享着同样激动的心情,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热情,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在陶醉般的朗读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4 拓展设计视野,落实补充阅读

补充阅读的习惯是自主阅读习惯的必要环节。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为学生创造进行课外阅读的平台与空间,为他们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让学生受到熏陶。

例如,在教学课文《七律·长征》时,许多学生对长征中故事的细节还是了解不多,难以产生切实的体验。于是我便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让他们在课下开展专题阅读,搜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发生的故事,并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上,以讲故事的形式安排分享。

这样的扩展阅读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对学生学习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课堂是学生科学系统地学习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主战场,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的内容,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立足课堂,着眼课余,并且教给他们联系生活经验、搜集补充阅读资料、拓展阅读视野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以此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广阔天空展翅飞翔。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营造习惯课文
习惯
上课好习惯
美丽可持续
好习惯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洗水soft fabric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营造温馨如家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