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笛青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强调的是如何整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们最好顺应客观上面的自然规则,善待自然,把主观上面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则相结合,合理的改造自然,让自然资源的发展和变化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与原始的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对于推动社会的生态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给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十分足够的思想支持,可以更好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恩格斯曾经讲到,“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探究和分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1.1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纵观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形成了一定历史基础上的辩证思维模式,正确的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发现,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为人们的给予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的思想,“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在自然界中,人们获取了水资源、光照、氧气等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如果人们离开原生态而生存,那么人们会没有办法很好的生活。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们的基础的物质条件,是以大自然的存在为前要标准的,相对的,自然环境也充盈了人们的精神层面,让我们可以在诺大的世界中精彩的生存。由于自然环境中的客观环境,经过人们的转化之后,可以充盈人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人们的正常活动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人们必须通过劳动才可以同自然界进行物质替换,从而达到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倘若有一个较为良好的自然条件,那么就会促进人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反之,就会阻碍发展。
1.2 劳动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基础
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基础,劳动使得自然界中的天然物质转化为人类可以使用的物质,人们根据发展的具体需要给这些物质赋予了新的使用价值。人类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如果离开劳动,就不可能发生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人类的社会生存和发展也无法正常进行。劳动在人们的生活和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是人们社会不断推进的原动力。
劳动不只是改造了大自然,也给人们的存在给予了一个全新的方法。人们在和自然界中的固有东西进行互换的過程中创造了人们全社会,通过劳动,社会才可以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劳动不只是给大自然赠与了全新的存在价值,而且也实现了人们发展的多种多样的价值。人与自然运用劳动形成了一个紧密联合的有机体。人们的劳动如果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那么人与自然是可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
1.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认为在看待人和自然的问题上,要将人和自然视作一个整体再进行哲学上的分析。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那么一方面,人类运用自然资源进行劳动的同时,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消耗。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中的资源也为人们的社会生存有着一定程度的作用。人类的实践活动,可以影响到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因素,对自然界产生影响;而自然环境也可能通过天气的改变,从而改变对人们产生影响。
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定要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样才可以实现人们的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常比较重视眼下的利益,从而忽视将来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思觉得,人们在生存的这一活动中,应该要遵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生产和消费都不能越过自然可以能承担的最大值。
2.1 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旨在提醒人们正确认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善待自然。我们国家提出和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有长远目光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协调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解放。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属于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新的发展与弘扬,舍弃了以前的落后观念,让我们可以在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好的保证我们发展时必不可少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的一大重要的发展战略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目的在于告知世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有长久的目光,一定要在满足人们眼下各种利益的同时,也兼顾未来世世代代人们的长远发展,实现可持续。现阶段,我们已经可以明显的认识到发展不再只是数字层面上的单向增加,而更加具体的要求人口的数量不能高于我们现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2.2 用新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种说法,它旨在让人们对自己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重新进行认知。是一种理念,它的实质是对人类自身和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问题。然而以往形式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是基于对经济的极度渴望下完成的,它更多的是为了市场的更好发展和利润的最大化而服务,在对外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方面几乎微乎其微。所以,我们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如此才可以有效的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可持续性发展慢慢变成我国现阶段主要关心的话题。如果想要更好的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一定要得到经济的支持,一定要改变固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定要创新。我们国家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一定要有创新的推动,使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缓解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
强化生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还要不断创新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可持续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崇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生态文明的思想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达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共生。当然,生态文明建设并不能一天就达到一个良好的成果,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的去施行和参与,并长久的与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的各种行为斗争,树立健康良好的生态观念,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