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跆拳道礼仪文化与儒家文化之关联

2018-05-14 16:38王琴海
知识文库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练习者儒家文化跆拳道

王琴海

本文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一项运动----跆拳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项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运动,其产生、发展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本文对跆拳道中的礼仪文化与儒家文化之关联进行了探究,以期进一步挖掘儒家文化的精髓,展现我国儒家文化的底蕴。

发端于朝鲜半岛的跆拳道运动,两千多年来一直根植在东方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上,因而在它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东方传统哲学思想的引导,而被跆拳道练习者们重视的礼仪文化内涵则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

1 跆拳道礼仪的具体内涵分析

从字面上,可以这样来解释跆拳道。“跆”字,意为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有力地、跳踢的脚;“拳”字意为拳头,是用来进攻的武器;“道”字,意为人生的正确道路,是技术方法和精神的修炼。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要注重跆拳道的礼仪和道德修养,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内在精髓。

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人的自身修养。

跆拳道运动也是在达到个人修为的较高层次后,为了让这项运动在社会生活中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所以才逐渐派生出日益完善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使人们在这些教育过程中领悟这项运动所追求的目的。冥冥中就与中国的儒家文化联系在了一起,成为这项运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跆拳道运动“以礼始,以礼终”的礼节要求,用儒家思想来分析,就是在训练和比赛中接触的人,都是为了使自己的修养水平得到提高,是与自己站在同一立场上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敌人”和“对手”,所以才要求练习者在训练和比赛中,始终保持一个“敬”字。但如果仅从形式上看,认为这些礼节是种死板的不必要的程序,就阻碍了个人运动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的探索。这就要求练习者应该从其内涵体会这项运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练习目的。虽然现代竞技体育具有强烈的竞技性、市场性、政治性、功利性,使得我们的运动员看重比赛的结果,看重社会对自身价值的承认。但就个人来说,应该自觉地避免这些外在因素对自己的干扰,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真正做到“无我、无暇”的心理状态,才能有利于自身修养的进一步提高。

2 儒家文化中礼的概念

儒家文化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長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维持秩序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为国以礼”,荀子云:“国之命在礼”,《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中国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周王朝。周王朝的官学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礼,即礼节。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间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自古都有礼乐之官(司礼),孔子上代屡为司礼之官,孔子少即习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在国家宗庙祭祀方面,古代官方常设太常寺、祠祭署等礼仪衙曹,设立读祝官、赞礼郎、祀丞等礼仪官。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能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3 儒家文化中的礼在跆拳道文化中的具体表现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形成了具有严格礼仪约束的运动风格。它贯穿了“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这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跆拳道运动极其重视礼仪,它是以敬礼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它要求练习者在学习与训练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礼仪,要学会敬礼。跆拳道中的敬礼,是表示尊重、礼貌、友好、谦虚和感谢,是一种内心思想的外在的表达方式。跆拳道的敬礼要求是:身体面向对方,并步直立,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上体前倾15度,头部前倾45度,目视地面稍停后,还原成直立姿势,行礼完毕。

我国古时的法则规章即“礼仪制度”,孔子将“礼”从宗教范畴推广为人文世界的行为规范,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孟子· 腾文公上》)。

儒家文化的这些等级有序思想在跆拳道的腰带制定上也得以充分展示。跆拳道对腰带有着严格的等级要求:腰带从白到黑、由浅入深,即白带、白黄带、黄带、黄绿带、绿带、绿蓝带、蓝带、蓝红带、红带、红黑带、黑带,分别代表了由低到高的10个等级水平。黑带段位分一段至九段,一至三段称为“副师范”,四至六段称为“师范”,七至八段以上称为“师贤”,九段称为“师圣”。四段以上才有资格申报国际教练、国际裁判等。在跆拳道的训练过程中,队伍的排列也不是按照身高,而是按照带位的高低,带位高的处于带位低的右侧。这些等级有序的规定不仅反映了跆拳道者的技术水平,也公平地显现出他们的努力程度。

跆拳道礼仪文化中的公平也与儒家文化中的公平异曲同工。

《荀子.王制》中说:“公平者,职之衡也。”指出公平是衡量官职的标准,因此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要公平。跆拳道比赛的规则也处处体现儒家文化的公平思想。例如每次击打有效部位时,需要参赛者发出非常清脆而响亮的声音,这就是在时时提醒参赛者比赛技击有效部位的准确性,从而展示比赛的公平性。随着体育事业的日新月异,跆拳道的改革步伐也未停止,改革后的新规则把原有的3个边裁增加为4个,避免了传统的技力过于集中,出现错误分值的现象。4名边裁中需要3名裁判认定得分效果,才能给予运动员相应分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跆拳道不仅是竞争激烈、淘汰残酷、对抗综合的竞技活动,更强调个人和团队自律精神。魏源指出:“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默觚下.治篇》)。跆拳道的训练是“立规矩”的过程,这正契合了魏源所说。跆拳道训练从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伦理教育到训练中的细节(包含集合时间的控制、腰带道服的规范等),道馆都有严格的规则并要求学员严格遵照执行。此举最终的目的就在于要把道馆的他律条款逐步变成学员自身的高度自律行为。

4 结束语

跆拳道礼仪能够深刻贯彻儒家文化内涵,能使体育文化内化为人的自身修养,使体育运动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现出和谐的光芒。正如《论语》中所记: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相信和谐的体育文化一定会在推动并成就体育运动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儒家文化的精髓。

(作者单位: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练习者儒家文化跆拳道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跆拳道奶奶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嘻哈跆拳道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