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刚 沈凤英 毕艳玲
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抓好基层支部党建是当前高校面对的重要任务。
当前高校学生年龄层次基本上以“95后”甚至“00后”为主,大学生面对互联网对生活影响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信息海量,渠道广泛,真伪难辨,所以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互联网的大量信息,去伪存真,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得大多数同学在周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领下,能够奋发向上,积极向组织靠拢。高等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任务事关我们党将来党员群体的整体质量和素质,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基层支部要时刻适应新时代“互联网+”生态环境,加强高校基层学生支部党的建设,必须从本质上树立与信息网络现状相适应的思维和观念,决不能因为个别学生沉湎与网络而将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将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渠道、信息载体、服务平台、宣传阵地,通过“互联网+党建”,构建高等院校基层学生支部党建新平台、建立面向青年大学生的宣传新阵地、打造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新亮点。
一、重视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数字化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之一,沟通方便、快捷、便利、实时、生活功能强大,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普及程度极其高,已成为学生日常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沟通交流工具之一。微信应用于基层党建工作,从根本方式上改变了传统宣传教育工作模式,以立体、全方位的方式贯穿全体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使之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微信的宣传教育工作与传统宣传教育模式相比体现及时性和广泛性的显著特点,可以传播正能量,摒弃负面的、消极的舆论和信息,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时刻掌握宣传阵地的主导权。
建立党支部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将学校党组织活动的图片文字音视频等资料在微信平台中共享,也可以转发上级党组织或者官方媒体相关内容,转发内容要做到短小精悍、可读性强、适合多媒体传播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设置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生活中的党员事迹、党员心声、感悟分享等板块内容,从而使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从原来的被动向主动、从单一向多元、从单向向實时互动方式转变。建立基层党支部微信群,涵盖所有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利用微信一对一或群聊等交流功能,随时随地的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探讨交流沟通,能就当前社会相关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及时了解掌握师生党员的思想情况、现实表现。
二、支部学习常态化网络化
搭建学校网络课堂平台,所有党员可以通过学号登录网络课堂,随时随地弹性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录入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随时出现测试题目,根据参与程度重视程度测试成绩最终产生多维度的加权成绩,由系统自动排名,并在平台上公布,便于检验党员学习成效。同时学校可以将日常工作和党的活动的有关信息,通过图文、视频信息等形式在平台进行展示,形成了基层党组织互通互联、互动互学、共同进步的开放式党建工作格局。
三、重视智能手机在党建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而成本却越来越低,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普及率接近100%。
智能手机对于生活的影响日益加重,给同学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广大青年学生日常生活中吃饭、购物、骑车,均可以通过手机支付来完成,此外图书借阅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均可以在手机上使用,智能手机具有方便性和广泛性,但与此同时,手机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一些同学沉湎于手机游戏、钟情于网络小说、看视频、聊天,不分时间场合,造成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浪费了在校期间美好的光阴,这种局面造成不思进取、荒废时间,整体素质出现下降,思想也无积极向上的追求,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弘扬智能手机积极因素,极力摒弃消极状况,扬长避短。
手机党建逐步成为互联网党建拓展延伸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党建模式,利用智能手机移动数据业务,实现手机上网和手机APP相互结合,使党员和党组织紧密有机结合起来,跨越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增强对学生党员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以手机网络为载体构建相应的党建网络体系,在空间、覆盖面、时效性、便捷等各个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2010年1月5日,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正式开通,习近平通过该系统,向全国100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发出问候短信。习近平指出,将手机等新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因此,手机党建模式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党的建设的形式, 将其作为大学生党建的一种形式加以推广和运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现实可能性。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科技发展极其迅速,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式、新途径层出不穷,手机无线网络应用的范围已得到不断拓展,而且手机媒体的核心主要传播特征为分众性、随身性、离散性、实时性、交互性。面对“互联网+”,有必要通过手机新媒体平台,诸如微信朋友圈、公众平台、QQ群等新方式达到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起来。
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科技,发挥新媒体在高校基层支部党建工作中的有力推动作用,必将进一步改进、完善高校学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力提升基层支部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高等院校基层党支部应扬长避短,将新媒体与学生党建工作充分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作用,以达到进一步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简介:吴伟刚(1980-),男,河北怀来人,硕士,在读博士,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植物科学系党支部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