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衍射现象,使学生对光的波动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2)了解光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及衍射图样与波长、缝宽的定性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表述物理现象,概括规律特征的能力,学生亲自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
通过对“泊松亮斑”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都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实验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
教学重点:
通过众多的光的衍射实验事实和衍射图片来认识光的波动性;光的衍射现象与干涉现象根本上讲都是光波的相干叠加。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光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教育学生重视实验,重视实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
2.机械波发生衍射的现象及条件
3.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那么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是一种波。这就说明光应该也能发生衍射,那么,光如果能发生衍射,那光的衍射现象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4.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到光的衍射?
二、光的衍射现象
演示实验:观察单缝衍射
在不透明的屏上装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单缝,用氦氖激光器照射单缝,在缝后适当距离处放一光屏,如右图所示。
调节单缝宽度演示,得出下列结果.
实验现象记录:
1.光的衍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偏离了直线传播的方向绕到障碍物阴影区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象。衍射时产生的明暗条纹叫做衍射图样。
请大家将我们的实验结果与课本图20—8的几幅照片比较,总结一下光要发生明显的衍射应满足什么条件。
2.光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障碍物的尺寸与光波的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光波的波长更小。
提出问题:衍射图样有什么特点呢?
3.衍射图样的特点
中间一条亮纹较宽较亮,两边是对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亮条纹亮度向两边逐渐减弱且较快,白光单缝衍射条纹中间是白色的,两边是减弱很快的彩色条纹。
提出问题:请大家猜想一下形成衍射的原因是什么?光波的叠加。
4.形成衍射的原因
来自单缝或圆孔上不同位置的光,到光屏处的路程差满足一定的特点,叠加时加强或减弱,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三、光波衍射的物理意义
(1)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
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衍射现象不明显,也可以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在障碍物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十分明显,这时就不能说光沿直线传播了。
提出问题:单缝衍射图样和双缝干涉图样都是亮暗相间的条纹,两者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四、单缝衍射图样与双缝干涉图样的区别
1.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是等距的亮暗相间的条纹,亮条纹强度向两边逐渐减弱且较慢;
2.单色光的衍射图样中间一条亮纹较宽较亮,两边是对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亮条纹强度向两边逐渐减弱且较快;
3.白光单缝衍射条纹中间是白色的,两边是减弱很快的彩色条纹。
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圆孔、光栅以及圆屏的衍射现象。
五、思考与讨论
1.你能解释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为什么会受到限制吗
(1)人眼最小分辨距离约为0.2mm
(2)由于人视网膜宽度有限,为增加放大率就应物镜及目镜的孔径。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可见光将发生衍射,在这种情况下再增大放大率已不能提高清晰度。所示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受到限制。只能达到上千倍。
(3)为避免上述现象就必须降低光的波长,人眼就无法识别且有害。必须进行光电转换。这就是光电显微镜。
2.你能解释交通灯为什么用红、黄两色作为安全信号吗
为避免云雾小水滴阻挡光的传播(红光波长长易发生衍射)
六、课后思考
分析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
1.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在适当的角度,可看到彩色光
2.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
3.隔着幔帐看较远处的灯,见到周围辐射彩色的光芒;
4.光线照在花布上,可以看见花布上的图样
七、小結
1.光的衍射现象
2.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3.衍射图样与波长、缝宽的定性关系
4.干涉、衍射图样的对比。圆孔和泊松亮斑的图样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