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伟平
在上海市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后,几位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开展了一次讨论,讨论的主题是“如何上好第一堂课”,三位一线老师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待绪论课的处理和实施后的体会,我有幸在边上旁听了几位教师的谈话,经过整理三位老师的谈话,附以本人的见解形成此文。几位老师的探讨过程大致如下:
A老师:因为我校和某中职学校有中高职贯通项目,下个学期我要到中职学校讲授一门专业课程,对如何上好中职专业课有些疑惑。
C老师:A老师既然上的是专业课,这方面B老师比较有发言权,B老师你就不吝赐教吧。
B老师:“庖丁解牛”的关键是第一刀切在何处?怎么切?这一刀下去至关重要。记得一位特级教师给大家做讲座,这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课程的“绪论课”很重要,绪论课就像“庖丁解牛”的第一刀一样,A老师对课程知识点相当熟悉,那么A老师你是有刀有牛了,问题是要切得准、切得巧、切得透、切的全(事后查为原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特级教师王君,话中应该是“切得深”,无“透”及“全”),这个“切”字还得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单论“切得准”,就是要选取恰当的课程切入点,个人建议A老师采用专业应用,最好是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作为“绪论课”的导入,目前许多教师在课程引入时采用这种设计也较为普遍,当然,如果A老师别具一格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则更完美。
A老师:看了教材内容,发现中职教材的知识讲授顺序与高职有些不同,光是笼统的对接,还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C老师:我认为B老师是站在平行的平面上看这个问题,比方说,这本书上有三个平面,其中交叉线就是书脊,形成时间空间。
A老师:那不成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了吗!
C老师:对的,就是那个时间空间切片理论,那我们就干脆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套A老师的问题。假设A老师在交叉点①上,A老师将要面对的中职学生在某个时间截面②、③、④上,
那么B老师说的情况就应该在中间①、③那个平面上了,A老师你的平
面刚好是最前面的那个①④平面,因为A老师看到的是贯通后的高职
生④,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B老师的建议就是要从最后那个平
面①②说起,最后达到目的平面①③,是这样吗B老师(C老师比划着说,当时并没有数字,事后整理时直接沿用时间空间切片图,标明
数字以助理解,得到B、C老师首肯)。
A老师提出的问题反映了中高职贯通课程对接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中职、高职教师相互交流、实施教学任务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教材、師资等问题尤为突出、亟待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中职、高职教师均需矫正各自的立场坐标体系。借助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如果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现在的高职、过去的中职、现在的中职、将来的中职、将来的高职5种状态下的学生,那么就形成了学生的空间坐标体系,教师将会附着在这个体系上从而形成教师的教学体系,最后也会落实在学校的发展体系中,而学校的发展是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当然得听教委的,我们先探讨教委关于中高职贯通的培养目标和方针。
从图上看从③至④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从①至⑤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当然如果将图向右拓展肯定还有以重点培养高端理论及技能复合型精英,发挥创新作用为目的培养模式。显然两者存在偏差,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上看,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职、高职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上,先后时间顺序而已,衔接当然成了关键。就中高职贯通④⑤转段是理想状态,实际转段时是③①或④①或③⑤,因此高职不起劲(不包括民办高职),中职虽然表面很热闹,不去深层次的做教师储备是很难达到发展中的高职要求的。教委在④⑤层面设置了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信息技术、人才成长、评价、教师、行业、校企等十个方面提升要求来适应未来的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专业教改;学生素养;提升教学;招考制度;以能力为核心;师资建设;产教合作;职教集团等十个目标。
作为中职、高职两个领域的老师则可理解成附着在中高职贯通学生坐标体系上的另一个空间坐标系统。我们还是套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空间图,在职的高职老师向中职在校生靠拢,很容易产生A博士的问题。那么就会要求高职老师在靠拢学生的同时向后进②与③之间,才能达到学生的现今③,否则是学生的未来④,当然过份的后进将会迎来学生的过去②,只有不断的调整才能刚好与学生的现在同行③向④过渡。这还不是最困难的任务,通过频繁的接触现在的中职学生,不断的调整终能完成,当然还是要求高职老师放下身段、不厌其烦深入到中职学生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A老师在开创贯通模式初期可以干一阵以调整教材等基本建设,磨合、培养成熟的中职教师长期任教是必要的。中职老师自身的知识必须更新,要与高职要求的中职生④对齐,目前看中高职贯通带来的效应是明显的,是现行学校发展的源动力,中职学校(特别是亟待转型的行业学校)拼命寻求贯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没有目标⑤的贯通就显得盲目了,寻求⑤是高职的事啊!因此申报贯通必须搞清楚⑤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及调研方向。
问题提出了,答案也浮出水面,维系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是服务社会,跟上发展节奏。贯通是大趋势,尽快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匹配一支基础及专业目标明晰的师资队伍,当然还需要配置适当的学生管理团队,与时俱进,跟上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使培养的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