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用英语语言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05-14 10:43赵姝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外研社卡通人物卡通

赵姝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机渗透德育,强调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帮助学生用英语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案例分析

以下将以八年级两个单元的教学案例呈现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语言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一)案例分析1

首先是外研社八年级下册的第二模块 Module 2 Experiences

Unit 2 They have seen the Pyramids。本节课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the Robinsons 一家人因爸爸工作的原因周游世界并且介绍他们在埃及的旅游经历。而后让学生用已学过的Visit Lao She Teahouse, See the Beijing Opera, Climb the Great Wall, Eat Beijing duck, Visit the Palace Museum内容来给自己的外国好友David写一个明信片,向他介绍来北京都有哪些事情可以做,以此来用英语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北京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走向世界,向世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展示本环节教学设计。

(二)案例分析2

第二篇案例分析是外研社八年级下册第五模块第二单元Module 5 Cartoons

Unit 2 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的教学案例。本篇文章讲述了六个卡通人物形象。谈及卡通这个话题就会让学生联想起美国迪士尼和日本动漫,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卡通形象,学生能叫上名字的并不多。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会对中华传统卡通人物The Monkey King“美猴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学会用英语去介绍这位经典卡通人物。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写自己最喜爱的中国卡通人物,教师与此同时也会在PPT中呈现几个经典的人物如“黑猫警长”(Captain Black Cat)、“大头儿子小头爸爸”(The Big Head Son and the Small Hand Father)、“葫蘆娃”(Hulu Brothers)。通过对这些词语的介绍,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这些卡通人物的名字以及简单叙述这些卡通故事。

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在当今社会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下,要做到文化自信,就离不开国人用英语来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教师意识到传承和表达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语言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技巧和方法,也意识到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性,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教学、反思,再学习、教学、反思的反复磨炼,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而是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和积累的。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用英语语言来表达中华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时能促成的,而是在一个个细致而充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中形成的。

猜你喜欢
外研社卡通人物卡通
从奇迹到旗帜,外研社的特色发展之路
外研社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2 Save the world Unit 1听说课教学设计
萌趣圣诞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外研社:“丝路国家工程”发挥积极作用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你喜欢哪个卡通人物
找不同
卡通人物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