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8-05-14 08:46罗旋
今日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心理

罗旋

自媒体作为平等传播权的产物,打破了传统的网络媒体与新闻网站的运行模式,而作为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也是由越来越多的社会个体所担任。这些人,从原来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只要个体愿意就可以加入到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体系中去。自媒体开放平台也成为了信息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媒体作为短时间内飞速发展起来的媒介,在其媒体内容的他律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很多以营利为目的的自媒体,在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而大学生群体,作为新鲜事物的引领者和操试者,自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就自媒体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重影响,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的建议。倡导将自媒体作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其他建议的良好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作为一种时尚文化,是人类以互联网为载体独特的表达文化思想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依靠现代发达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某些工具和符号来传达思想,文化和习俗,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泄自己的情绪,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表达形式,作为当前一代的一个独特而美丽的人文景观。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等方面。尤其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具有一定程度的振动,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这也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自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自媒体环境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自媒体是一种亚文化,它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文化。至于自媒体,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新想法,而且变化很快。事实上,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信息传播途径,可以借助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给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一个新的认识,给学生营造一个认知世界、认知自我的新环境,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同时也要考虑,自媒体传播中的不良信息也会给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数据,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53亿,其中18 - 24岁占42.8%,这正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段。可见,自媒体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学生的青睐,同时也给职业院校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于这种情况,网络条件下的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教育平台,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计划和组织,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方式和方法,学会调整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以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对知识、爱、生命的理解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学生达到一个更好的心理状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媒体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媒介的普适性和及时性,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及时性。高考恢复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因此,从20世纪初开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得到了重视。1990年11月,中国卫生协会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加强国家宏观指导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2001年和2004年,分别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同时,一些高校也设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上也有着与普通高校学生的不同之处。自媒体作为新鲜事物,学生乐于接受,若是有效地利用好自媒体的传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心理保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自媒体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接受性

在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性”。被教育者在一定心理认知上会认为,教育者比自己优秀,教育者对他的所有话语都是一种“说教”。据悉,很多学生不想去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咨询,原因是他们觉得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感觉没有自尊,没有主体性,好像在接受老师的说教,老师不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不仅解决不了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叛,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然而,自媒体可以缩短距离,从被动教育到自我意识教育。首先,现代职业院校的学生追求内在的平等,倡导媒体从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中折射出来,希望消除互联网不平等的现实。所以他们就等于以互联网用户的身份与教育者交流,可以相对自由地谈论生活,谈论理想,从而形成积极的互动。其次,网络的虚拟功能可以消除职业院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第三,由于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抓住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很容易接受。此时,教育者们不再需要面对学生去说教,去说服,而是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这种教育方式更人性化、更有亲和力,也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2007年6月3日召开的全国媒体建设与管理会议,使我们认识到,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前沿,从媒体上重新审视思维和管理。因此,从媒体的发展和中国的特色出发,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关,也与中国未来的战略选择和命运有关。

(一)完善相关网络法规,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由于媒体是开放的,但是媒体不能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协调,政府应该引入相关法律来规范媒体的运行环境。虽然中国已经制定了“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和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效地维护了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传播。但是由于法律的不完善,而且操作复杂,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一个机会,从而产生了网络犯罪。净化媒体环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首先,规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使媒体管理条例成为法律,同时执法必须严格。第二,通过完善相关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互联网消极思想的监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或消除不良信息。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控制不良信息传播,净化媒体环境。第三,社会有关部门要言行一致,协调一致,防止非法网站和网吧的出现,加大非法网站和非法网吧的处罚。第四,创建文明网站,特别是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打造健康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

(二)通过媒体,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用户,随着媒体的发展,学生更愿意通过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为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如何发挥媒体的宣传效果,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首先,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應重视媒体的传播效果,通过媒体的平台开展全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传播信息源和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月等活动。第二,高校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拓展校园网络的使用,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自愿进行心理检测,咨询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调整心理问题。第三,媒体运行方可以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网络接触就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第四,网络教学材料要科学规范,网络教学要明确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总之,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重要的媒体渠道,将其列入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这将有利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者单位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心理健康心理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