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系统“一元”培训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2018-05-14 02:47傅振宇陈艳明曹鹏飞赵天翔
科技风 2018年29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

傅振宇 陈艳明 曹鹏飞 赵天翔

摘要:随着我国大国地位的提升,海上力量在我国的战略地位越发显得突出,无论是军舰还是民船,在海上的行动较以往增加了很多。船舶的行动离不开动力,执掌动力设备需要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文针对船船舶动力系统设备特点和岗位需求,结合人才培养培训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提出了“一元”培训模式,深入分析了该培训模式的现实意义,归纳总结了该模式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效益,为培养一支高素质船舶动力系统专业队伍探索了新的方法,对船舶动力系统人员能力生成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一元;船舶动力系统;培训模式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的高速发展时期,船舶呈现海上作业时间长、密度大、状态转换快、人员流动快等特点。某科考船船舶动力系统,平均每年有34人离职,十年来人员几乎换了个遍,目前绝大多数船员没有参与过造船,对设备的掌握还不够全面,而日益繁重的海上作业要求岗位人员必须尽快的掌握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维修。为了应对越来越繁重的海上作业需要,培训工作必须转换思路、改进方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人员快速成长、能力快速提升,为圆满完成高密度海上作业提供强大能力支撑。

1 船舶动力系统面临的现状

1.1 人员结构复杂,岗位配置不合理

某科考船船舶动力系统分为轮机、电工、油水三个班组,就重要程度而言并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然而轮机、油水各配备15人,电工只配备8人。随着人员流动,其专业能力令人堪忧。船舶动力系统是一个系统性专业,很多故障现象并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班组来解决,以空调故障为例,有可能是电路控制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空调器或者管路的问题,受岗位限制,电气方面归电工管,空调器及附属管路归油水管,这就导致在排除故障时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对于那些涉及到多个岗位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设备的使用,沟通、协调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如下图所示,为油水岗位启动油水分离器步骤和时间,如果油水岗位能独立的测绝缘、供压缩空气那么将大大缩短设备的启动时间。

1.2 设备故障多发,设备保障难度大

船舶动力系统涵盖面广、设备多,其设备不仅关系船舶的行动还关系着船舶安全、船员生活等方方面面。有别于其他系统,其大多数设备不管出航还是停泊都是出于开启状态,随着船龄增长,设备故障频繁出现,设备保障难度越来越大。当前动力系统培训长期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员自主维修能力较为薄弱,只能局限于解决一些简单的技术问题,对于一些较为复杂问题主要依赖厂所技术人员解决,不会动手,不敢动手,不愿动手的依赖思想普遍存在,这主要与平时培训过程中对设备了解不深入,动手机会少存在很大关系,新型船舶国外进口设备多,保驾费用高昂,如何提高自主维修能力,减少保驾人员,也是当前培训工作面临的一个较大考验。

1.3 培训时间碎片化,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船舶动力系统组成复杂、设备数量众多,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长时间的海上作业和短间隔的出航准备周期,使得专业培训主要围绕海上作业开展,更多关注的是能否满足作业要求,培训更多注重设备实操、流程演练、应急处置等针对性培训,系统性的基础培训时间锐减,导致岗位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比较缺乏,遇到棘手的故障,认识比较片面,不能从整个系统的联系性处置相关故障。再加上海上模式工作节奏快,人员值班、倒班等因素影响,培训人员难以得到全面覆蓋,目前的培训工作,主要依托班组组自行抽空组织,时间碎片化,人员难以全面覆盖,补训、补考等相应措施也很难开展,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2 “一元”培训模式的实施

2.1 “一元”培训理论的优点

“一元”培训理论原先用于体育竞技,它的核心思想是体能和技术在本质上是“一元”的,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技术动作,也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体能与技术,如同形式和内容,在客观现实中无法分离。就船舶动力系统而言,从横向看轮机、电工、油水三个岗位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元”,从纵向看专业基础理论、设备操作使用、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修和应急处置,也是环环相扣,可以看成“一元”。建立了“一元”这种观念后,可以使培训的顶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施训过程中能更加贴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2.2 “一元”培训模式的实施

在船舶动力系统推行“一元”培训模式主要是建立“大轮机”的观念,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主要依托各班组实施,具体实施起来分为以下4个步骤。

2.2.1 整合多元的培训单元

目前的培训单元主要划分为三个岗位,其中每个岗位按照专业技术能力又划分为若干小组,新调入船舶动力系统的人员又有单独的培训方式,海上模式时又会分班组培训,各种单元零乱、复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方便人员培训,但培训效果和培训内容上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整合多元的培训单元可以使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就某科考船动力系统而言可以划分为3个培训单元,每个班组为一个单元主要针对技术比较薄弱人员,对于技术较好的人员可以到其他班组学习跨岗位的专业知识。以油水技师张三为例,在油水岗位技术比较精湛但对于电工知识比较缺乏,他就可以划分到电工的培训单元中参加基础性的培训。

2.2.2 拓展培训内容

划分好培训单元后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进行拓展,以往的培训主要是针对自己执掌的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进行,如上文提到的启动油水分离器,油水负责设备启动,但启动前准备工作涉及轮机、电工的相关操作,如果在培训内容上进行拓展,使油水人员能够正确、安全的供上压缩空气、测好绝缘,那么整个操作过程将大大缩短时间,也减少了多人操作过程中的误操、错操的概率。拓展培训内容,并不是盲目的求广、求深,而是依托目前的职责,理清执掌设备的整个知识脉络,从源头的基础原理到最终的检修及应急处置,都能了然于心。尤其是对那些多个岗位共同管理的设备,其专业知识每个岗位都要纳入进自己的培训内容中。

2.2.3 打破岗位壁垒,因材培训

培训单元、培训内容都制定好了以后还需要打破岗位壁垒,因材培训。打破岗位壁垒与以往“一岗多能”的区别在于,其岗位没有主次之分。以油水技师张三而言,其专业最精湛的岗位是油水,其次是轮机。当其划到轮机培训单元后,其专业水平并非是精湛的专业技术,而是普通的操作人员,针对他的培训也应当从基础的操作、维护开始。经“一元”培训模式培训一段时间后,仲涛能胜任到轮机值班,在某次出海轮机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仲涛同志完全可以划给轮机进行值班、参与轮机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打破岗位壁垒的好处在于,当人员的能力达到一定要求时,完全可以在人员职责上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就能从船舶动力系统层面最优化人员的配备使用。

2.2.4 培训效果检验

科学的岗位能力评估既是岗位学习成效的检验,也是进行换岗、持续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岗位人员专业基础培训成效如何,则需要一定的量化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岗位能力需求,通过自我评定和考核评价的方式,全面衡量岗位人员的专业基础培训成效。根据岗位培训与能力需求之间的关系,把不同的能力需求进行知识点细化,然后各岗位人员参照评估,形成对个人学习成效的定量评价。另外每个培训单元定期必须组织考核,掌握人员的培训效果,对那些培训效果不佳的内容可以适当的安排补训,尤其对不在位人员,以及新分配至船舶动力系统的人员,要重点关注,该补课的补课,该加训的加训。

3 “一元”培训模式的预期目标

3.1 提升整体试验能力

实践表明,一名技术骨干经过多个岗位的培训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对设备原理理解更加深入;对设备参数、任务要求的掌握更透彻;对岗位间的配合更默契;总体能力明显增强,整体试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2 适应人员调整变动

某科考船组建以来,船舶动力系统人员已经换了一大半,新人员分配至船舶动力系统较少,以往按各自岗位培训的模式将很难适应今后的需求。采取“一元”培训模式,在最少人数为满员额的三分之二时仍可使所有设备正常运转。当部分人员岗位调整变动时,不会影响该岗位经验的传承和海上作业,不会引起整体能力的下降。

4 结语

船舶動力系统被誉为“船舶的心脏”,岗位人员能力越强则这颗心脏就越强劲。“一元”培训模式,是在原有大岗位培训的基础上,根据船舶动力系统的特点而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对大岗位培训的拓展和深化,实践证明这种培训模式更加规范、全面、有效,对于船舶动力系统培养一支人员结构合理、骨干作用明显、创新能力强、适应未来发展的科技人才班组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斌.培训管理工作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李亚慧.培训管理方法与工具[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3]唐丽颖.培训效果评估及转化实务[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4]杜方敏.培训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
“产培研”一体化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培训新模式
浅谈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青年教师规范培训模式的建立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退役士兵职业培训模式与就业途径探讨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运用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建优质师资,促园所发展”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大学生数学竞赛培训模式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党员培训模式与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