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社会背景下合作社会的建构

2018-05-14 00:49刘恩竹
今日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共生信任建构

刘恩竹

一、合作社会建构的必要性

(一)工业社会的弊端

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深受罗尔斯绝对主义的影响,构建出一种去道德化的绝对平等,使人呈现原子式的存在状态,让人们屈从于制度框架下,这样社会才能正义且稳定。但罗尔斯在强调最大平等自由的同时,又用差别原则加以限制,违背了平等自由,可见法治体系下的民主政治具有矛盾性,例如:工业社会中的民主政治被认为是最优越、最完美的政治形式,但人们却抵触与之相对应的集权手段,就连实施集权的政府本身也羞愧难当,千方百计地去证明自己所执行的是民主政治方案,甚至要极力证明自己所拥有的政治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所采用的民主政治更加民主。

总之,工业社会从人的欲望出发,形成利己主义或利他主义的观点,导致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意识互相排斥。

(二)合作社会的优势

合作社会重新高举道德主义旗帜,推动人们为了人的共生共在形成共同行动,而非功利于个人利益,在彼此尊重互相承认的情况下开展高度协调的合作行动,培养信任和默契,更加注重人的道德、情感等社会存在要素。合作社会中的信任并不是陌生人社会里具有功能性的稠密联系,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前提下下建立的实质性信任,这种实质性的信任难能可贵,可以共同应对随时产生的危机事件。如果说工业社会中的民主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管理方式,那么合作治理模式使民主文化是内化于人的内心,包含在人们的合作行动当中,从此民主建设不是依赖民主设置,抛弃工具化的固定思维。

总之,合作社会使得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建立信任,可以有效开展共同行动面对形形色色的危机事件。

二、合作社会的构建

(一)目标构建

合作社会的构建首先要确立共生共在的出发点,工业社会中将利益作为目标的协作方式是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合作,出于人的共生共在的美好愿景才能激发不同个性的人的信任,形成实质性的合作。合作治理模式的构建使一个他治的社会逐步完善。确定了美好的最终目标,才能在道德的引领下,运用政策和信任开展社会治理,人在制度框架下不会感覺到权利对自己的控制,所感受到的反而是自己在道德的引领下去实现道德诉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只有最终目标是人的共生共在,才能在合作社会到来时,从微观个体到宏观社会都会包含着道德的内涵。

(二)意识构建

合作意识形态的构建是构建合作社会的关键。当今社会面临着多种多样意识形态的碰撞,我国经历了从建国时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意识形态的转变,同时也接受着西方民主政治意识形态的教化,所以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进程中,重建意识形态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合作的意识形态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意识形态,是对斗争和竞争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的超越。合作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全面创新的过程,需要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加以构建,是把工业社会的协作意识进行升华的过程。

(三)政策构建: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政策都是外在于人的压迫体系,是对人的行为的规定和限制,而合作社会中构建的公共政策是服务于人的合作行动的。合作治理模式下的政策生成于合作行动之中,政策是出于合作的需要而建构的,是出于人的共生共在的需求。合作行动首先是自主的行动,是道德的行动,因而政策首先是道德的凝结,是道德的体现。

三、关于合作社会的思考

(一)正确看待合作社会理论框架的不完善

在对合作社会进行理论建构的时候,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从既定事实出发完善合作治理模式,那么合作治理模式的框架和制度必然是不完善的,它是动态发展的,是具有灵活性和具体性的,是按照社会事实发展脉络延伸出的不完整却不断接近完美的制度设计,但大可不必对未来产生悲观心态,因为只要目标方向是为了人的共生共在,那么制度特征总是趋利性的。另外,合作社会制度的不完善还归因于合作行动基于人的道德,而道德是一种边界模糊的约束力,它随事件的不同情况不同立场而改变。

(二)构建社会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我们要树立总体性的历史观念,基于客观事实构建合作治理模式。全球化后工业化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们的行动变得具体性,决定了合作社会的一切都要归咎于客观事实,在事实基础上萌生合理的德治,追求合理性而非合法性。对人的共生共在美好展望绝非乌托邦式,而是建立在具体的实践基础上的,一切理论构建都要让位于实践。在合作治理模式的发展中并非要蒙着眼睛一味地否定民主政治,而是对民主政治进行合理的“扬弃”。 (作者单位为北京化工大学)

猜你喜欢
共生信任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表示信任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建构游戏玩不够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