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为
一、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这个新时代赋予绩效管理的新要求和新使命。
2018年,四川省财政厅按照《预算法》和党的十九大新要求,更是加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管理:一是压实部门责任。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优化绩效目标编审流程,将绩效目标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预算部门。二是严格目标编审。2018年省级预算编制中,财政厅组建4个由投资评审中心、厅内对口联系处室、绩效管理处、预算部门派员参加组成的联合会审组,对省级预算部门100万元以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进行集中会审。三是目标预算同步。为确保绩效目标成为预算编制的前置条件,财政厅采取绩效目标和预算资金“编审同步、上会同步、批复同步、公开同步”, 力求哪里有预算、哪里就有目标,确保目标预算如影随形、不可分割,多方位立体强化预算资金的目标导向。
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目标设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目标设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整个绩效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前提。从实践角度来讲,预算单位的目标设定权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目标设定的自主性大,导致其绩效目标设定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目标设定不切实际、不合理
目标设定没有按照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未经过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将目标设定浮于表面。
2.目标设定不具体
未对项目支出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未利用行业标准、历史标准、计划标准等绩效标准,制定相关绩效指标,从数量、质量、成本、效益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和量化。
3.目标设定无阶段性
未对项目实施在一定时间内所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进行阶段性划分,如年度重大项目支出,目标设定未按照季度、半年、年制定阶段性目标。
(二)绩效目标执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支出目标科学、合理设定出来以后,预算部门应当按照目标执行,并作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但实践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未按绩效目标执行,偏离目标轨迹,未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并未及时纠正执行偏差,导致绩效目标不能实现。
2.绩效目标执行进度缓慢,使公共服务低效或无效。
3.预算部门自主调整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确定后,一般不予调整,但确因特殊原因需调整的,未按照流程报批。
(三)绩效目标评价实践中存在问题
预算执行结束后,资金使用单位应对照批复的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评价,形成评价结果,督促部门充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为以后年度预算申请打下基础。但绩效目标评价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不重视目标评价,绩效管理理念淡薄,从项目实施部门到预算单位管理层没充分认识到绩效目标评价的重要性,导致未开展绩效自评。
2.未将绩效目标评价结果合理利用,利用方式单一,预算单位未重视评价结果,导致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未进行整改。
3.绩效目标自评报告未在单位内部公开、公示,未发挥各执行部门责任,未做到有效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完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将绩效目标设定应更科学化、更合理化
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起点,绩效目标设定优化,尤为重要。首先,由各项目具体实施部门根据单位职能职责,结合单位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必要时进行可行性论证,尽量以量化形式,不能以量化形式的,可采用定性表述,应当具有可衡量性。对于重大项目或跨年度项目,应当设定阶段性目标。其次,绩效目标需要量化的,由单位财务部门提出建议,核实绩效目标是否设定了相关绩效指标,指标是否细化、量化,资金规模与绩效目标之间是否匹配,测算是否合理等,加强绩效目标的指导性和引导性。例如,某单位申请举办展览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可从展览的内容、举办场次、成本费用、社会效益、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描述。
(二)强化绩效目标监控管理
绩效目标监控是保障绩效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首先,转变理念,改变过去“重事后,轻事中”的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重心由事后向事前、事中转移,建立项目事前評估机制,逐步向事前围绕绩效目标安排预算,事中通过绩效监控及时纠偏的渐进优化路径。其次,建立绩效目标监控工作机制,明确绩效监控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对绩效目标预期实现程度开展动态静态监控,力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如由某一部门或工作组牵头,制定对项目绩效目标监控工作方案,按照方案流程,季度、半年进行项目全面跟踪监督,若发现绩效目标执行出现偏差,对问题严重的项目暂缓,查找原因并开展综合分析,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绩效目标按时保质完成。最后,应发挥好社会监督作用,认真收集社会公众反映和社会舆情,扩大执行监控广度和民众参与度。
(三)加大绩效目标评价工作力度
一是进一步加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从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自评开始,将所有的项目纳入绩效自评范围,首先对自家的工作实行全面“体检”,让预算单位各部门都增强绩效管理意识;二是建立绩效评价常态化机制,对项目进行持续性、连续性评价,针对同一个项目,每年都与上年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使得项目改进情况一目了然;对于效率低、效益差的项目实行暂停或清退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评价结果与财政预算相结合,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申请依据。三是逐步实现绩效评价信息公开,推动绩效自评报告在单位内部公开、公示,通过内部公开、公示,发挥内部监督作用,督促单位内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比任何监督更有效,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扩大绩效管理影响力和公信力。(作者单位为四川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