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
近年来,“有效教学”的课堂实践探索,成为很多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老师们围绕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用”和“效率”作了各自的尝试与探索,比如,通过指向明确的预习引导学生进行“前阅读”积累;缩减课堂无效甚至低效的讨论时间;设计抢答、接龙等具有一定游戏性质的学习活动,或者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等话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取课文的关键点,由点及面,带动学生的听说读写练习;精心设计练习题,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无论是“预热”、激趣,还是精练,其意图均指向优化教学过程,向45分钟要效率,外显于教学过程的也是课堂组织者所追求的价值核心——让学生动起来。
老师们在教学方面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努力,令人肃然起敬。在“动”起来之后,亟待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学习活动的“纯度”与“耐久力”。
学习活动的“纯度”是指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的程度,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调控与完成的。有些课,活动很丰富,气氛很活跃,过程很精彩,但是,当我们沸腾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理性地进行反思,就会发现学生的“动”是在老师的控制下完成的,老师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可能是主持、裁判;学生则是密切完成老师设计的活动方案的配合者。至于活动之后学生的收获是什么,大多数学生除了获得一些老师准备好的知识及答案之外,在真实的能力方面几乎是没有什么收获的。
所谓学习活动的“耐久力”,即通过活动所获得的学习精神内驱力及支持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走出校园后,学生如何根据现实或自我完善的需要,进行学习与提升?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解读文本的环节、问题,学生顺利完成了一个个练习题后,是否就能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值得思考的。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我们试图放开手让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的时候,首先得教会他们基本的生存技能——“自己吃饭”。他们手中的教材,是“主食”,可以提供基础能量,而要营养均衡,还得根据自己的机体特质,选择丰富多样的“肉禽蛋果蔬”,怡情悦性的“零食”也必不可少。
翻看时下各版本教科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资源是其共有的特点,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单元导语部分分别从“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两方面,对整个单元加以概述;具体到每篇课文,课前的预习提示告诉学生要调动哪些既有经验,还要进行哪些知识准备,初读课文时重点关注的问题等等;课后练习中,“思考探究”指向对文章主题意蕴、情感內容的研析揣摩,“积累拓展”则侧重于对文本语言的品读玩味,提供课外阅读的建议;“读读写写”不仅汇集了文中重要的字词,更为学生临摹书写提供了硬笔书法范本……倘若有心,可以从教材中提取出整个学期学生完成该阶段学习所需的方法、资源,所应达到的能力程度等等,将这些汇集起来,至少在初中阶段就能够完成语文终身学习的基础工程,而掌握语言工具的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对其他学科、其他知识领域的学习成效。
“不要教教材,要用教材教”的说法,是每位教师都熟悉的。更加重要的是,教师不只是用教材教,更要教学生会用教材学;不只是会学习手中的教材,更要用从学习教材中获取的方法从容应对教材之外的各类学习资源。当下的语文教学,老师们在研究怎样用教材教,怎样把自己的发现融入教学,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怎样实现“有效教学”的同时,更应花些时间和心思思考怎样指导学生用好手里这本书去获得基本的学习能力。与其整日琢磨怎么“做桌好饭菜”让学生“大快朵颐”,不如指导学生一起处理食材,学习“自己做饭”。这样的“有效教学”,才能触及根本,行久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