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补肾中药联合地屈孕酮对促排卵助孕周期的黄体支持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间在本院妇科进行促排卵治疗的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78例)当作分析的对象,依入院顺序分甲组和乙组,每组39例。全部患者都由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甲组加用补肾中药,对两组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以及妊娠率进行评价。结果:甲乙两组25~29岁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甲组30~34岁患者、35~38岁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大于乙组30~34岁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25~29岁患者、30-34岁患者周期妊娠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35~38岁患者周期妊娠率大于乙组35~38岁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卵障碍不孕的患者中,补肾中药同地屈孕酮联合应用可提高高龄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利于周期妊娠率的提高。
【关键词】排卵障碍不孕症;补肾中药;地屈孕酮;促排卵助孕周期;黄体支持
临床中,女性不孕症的发病概率较高,因性传播疾病、环境因素等导致该病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在所有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有25~30%是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临床主要基于患者促排卵治疗,但会致使黄体功能不全,因此就要给予患者黄体支持12]。为了探讨和分析补肾中药联合地屈孕酮对促排卵助孕周期的黄体支持产生的影响,此次抽取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问在本院妇科治疗的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78例)当作分析的对象,以下为研究的具体内容。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抽取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间在本院妇科治疗的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78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組,每组39例。其中甲组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为(31.25±2.52)岁;20例患者年龄25~29岁,12例患者年龄30~34岁,7例患者年龄35~38岁;乙组男性为例,女性为例;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为(31.35±2.48)岁;22例患者年龄25~29岁,11例患者年龄30~34岁,6例患者年龄35~38岁;两组上述资料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都由地屈孕酮进行治疗:每次口服10mg的地屈孕酮,每天2次。甲组加用补肾中药:每次口服中药200mL,每天2次。患者连续服用两周。
1.3观察指标
对不同年龄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周期妊娠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6.0软件分析此次研究数据,(x±s)表示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经t检验,(%)表示周期妊娠率,经X2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不同年龄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的总结
如表1,甲乙两组25~29岁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408,P=0.691)。甲组30~34岁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大于乙组30~34岁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t=3.789,P=0.003)。甲组35-38岁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大于乙组35~38岁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t=2.265。P=0.045)。
2.2不同年龄患者的周期妊娠率的总结
如表2,甲乙两组25~29岁患者周期妊娠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119,P=0.931)。甲乙两组30~34岁患者周期妊娠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357,P=0.550)。甲组35~38岁患者周期妊娠率大于乙组35~38岁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58,P=0.041)。
3讨论
子宫内膜和黄体期子宫一定要在合适孕酮、雌激素作用下,才可确保胚胎成功着床以及维持妊娠。但有研究发现:促排卵周期中可能发生黄体功能不全情况。所以,在患者的促排卵中应给予其黄体支持来提高妊娠率。地屈孕酮属于黄体酮的一种异构体,分子结构类似于内源性孕激素,同孕激素受体存在很强亲和力。国外上应用地屈孕酮的年限已经超过10年,目前尚未发现致使胎儿畸形情况。
在中医理论中,受孕机制是肾气充盈,天葵成熟,任脉、冲脉功能正常,两精相合而构成胎孕。肾气强盛、肾精充盈是胎孕前提,但是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肾气渐衰和天葵渐竭,失去孕育胎儿能力,容易不孕。中药方剂的主要成分是白术、菟丝子、太子参、白芍、川断、杜仲、淫羊藿、桑寄生等,存在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形成卵巢黄体以及胚胎发育。
综上所述,排卵障碍不孕的患者中,补肾中药同地屈孕酮联合应用可提高高龄患者黄体中期的孕酮水平,利于周期妊娠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