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医学院还不太需要标准化病人,学生上课直接可以进病房,与真病人面对面。随着病人逐渐注重隐私,特殊病种的稀缺,最重要的是医疗不允许随意失败,一种比橡胶模具更具情感优势的标准化病人,成为测验医学生的首选。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
长沙人潘静成当标准化病人已有11年,他一直担任问诊的标准化病人,在培训班里,他是班长。
潘静成左手捂住心脏,眉间川字紧蹙。“有十来天了,这里总一阵阵绞着痛。”他下意识去揉了揉心脏。医生问:“一般痛多长时间?”他的答案迅速且精准,“3~5分钟。”问及“多久发作一次”,他停顿,思考,“间三间四地痛,坐着休息一下又好了。”
措词的精准与挑剔,透露着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病人。47岁的他并没有病,以上发生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场景,其实是一次演练。潘静成的角色是病人,按照医院的剧本,他与医学生搭戏,来练习问诊。为此,他能领到每半天200元的薪水。
潘靜成是20世纪8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写得一手好字,平时爱读书看报,研究历史,谈国家大事,这些都比其他诸如卡车司机、保安、肉贩等假病人,要显得文气、细腻一些。
每到毕业考试前两个星期,他手上会拿到至少两份病患剧本,每一个病例有近40个问题,涉及生病时间、症状、用药、饮食、病史甚至家族病史等提问,要记住10多个数据,各种药品名称,症状的形容词、象声词,细致到“喘得有‘吱吱声”都要记住。
从第一次记住一个剧本要四五天,到如今只用一两天就能搞定,潘静成把这归功于熟能生巧和文科生优势。记下硬邦邦的台词之外,他感觉须得一种自然贴切的表演,才能给假病人注入灵气。夹杂一点土里土气的方言、多些语气辅助词等是他塑造角色的小手腕,此外,他还保持着一种科研式的态度。比如,绞痛、刺痛、隐痛,每一种痛在他这儿都有一种微妙的维度。
11年的锤炼,潘静成渐渐定型了自己的表演方式,也慢慢理解了“标准化”一词:必须是准确的、可重复的、还原性强的。“你的表演和回答不能误导学生,这是标准化病人的根本职责。”他谈道。
在考场,每个医学生有7.5分钟与假病人对话。在这7.5分钟的窗口里,潘静成见证医学生迈向医生的第一步,很多人都是踉踉跄跄的:有人一上来,一没寒暄,二没确认患者信息,直接就是,你有什么病?有人紧张得虚汗直冒,结结巴巴,明明是心脏疼,老问肚子,搞得他很为难,他只能一个劲往那方面引。检查时,有用笔在他们身体上做记号的,有手下去后感觉骨头都要断掉的,他会直接说,“你别搞那么重咯,疼。”
这也许是标准化病人存在的真正价值——提醒医学生,他们面对的不是病,是人。
离开医院,潘静成只需5分钟就可以从一个假病人,恢复到他的正常生活。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侧门出来,穿街走巷,就来到他的小店“留芳冰批”前。店太小,站两个人就觉得拥挤。冰批属于夏天的生意,冬天只能卖点小食品,做标准化病人,能让手头宽裕点。
最初刚当标准化病人,有人质疑潘静成为什么要装病,怕不怕触霉头,他解释不了,干脆绕过这一问题。到如今,连女儿们也不知道爸爸是标准化病人,每次出门,都说是给医生帮忙去。
11年的标准化病人生涯给了他很多额外收获,比如他被家人戏称为“半个医生”。他记得耳根下部的淋巴要滑行触摸,听心率要找到锁骨中线的第五肋骨处等等。母亲生病时,他亲自为她输液,“40度角进行静脉穿刺,导管只需推进0.5~1厘米。”
职业病人也有真正生病的时候。2016年,潘静成的胆结石发病了,跑到医院,从早忙到晚。停下时,他并不感到累,反而有一种奇怪的轻松。“终于不用演,心里挺自在的。”在当职业病人时,有种必须卖力去表现的使命,真正病了时,措辞、神情、演技等等一切都放下了。
(龚菁琦/文,摘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