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书岐
对于新时期大学生,其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的接班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则十分有必要。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上,本文主要从深入推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开放性教学科研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基础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注重知识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是我国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培育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工作上予以一定的投入和支持。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一)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缺乏一定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
根据对现代大学生能力调查情况来看,其在对问题逻辑推理运用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理念,以至于对于自身在过程中发现的灵感,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掌握。就算学生掌握发现灵感,也不懂得如何利用各种条件来对创新想法进行验证。
(二)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在学习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造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长期下去,就使得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而在动手操作能力上比较薄弱。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
由上述分析得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发展。同时还不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加强对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培养。对于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高校和教师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
(一)深入推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作为高校,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在学习中营造出具有特色的文化特征。文化环境作为人格形成的关键条件,任何人都会在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大学中的文化精神,是学生创新自身人格发展的“温室”,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气质的精神文明成果。由此可见,推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设高校文化精神,则需要学校和教师注重在科学精神、创造精神、自由精神以及批判精神的创新建设。
(二)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打造具有开放性教学科研创新平台
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上具备扎实且专业的基础知识。以便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于如何在保障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的挖掘学生想象力。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作为高校,其所创新的主要平台就是实际教学科研创新平台。在打造具有开放性教学科研平台上,首先就要注重对教学课堂在开发性和互动模式的构建。另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还要在大学生专业素养上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此过程中,高校还要不断的完善实验室中的软硬件设施,并组建科研小组,鼓励学生在實验室探索各种科研项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问题研究的兴趣和水平,还在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上起到重要作用。
(三)以创新为主题,深入推进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开展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因而高校需要对这个活动的开展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开展这项活动时,首先需要对活动内容进行设计。为了能够在本次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手段,学校和教师就要能够在活动内容上突出各个专业技能竞赛和创造发明比赛等具有科技性的竞赛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下,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学校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推进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此活动中,着重建设不同类型科技协会和科研兴趣小组。在小组参与活动过程中,作为教师,则必须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引导。特别是对各类科技文化活动的设计。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其对人才的需求更高,即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之所以如此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途径。但是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因而需要高校在这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如何培养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位高校,则可按照上述培养路径来进行,如,深入推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打造具有开放性教学科研创新平台以及以创新为主题,深入推进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方式。通过这几条培养路径,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发挥出重要作用,从而使得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