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便是新时代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其中,务实且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高校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而言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当前有许多改革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文章便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角度,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全面探讨,旨在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各大高校都加大了对实验室的创建力度与对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力度,以各类手段去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切实推动了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过,也有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与学生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相脱离。当前,仍有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学模式存在“重基础理论,轻工程实践”的现象,再加上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也导致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一直以来处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边缘地位,导致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
其二,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系统设计与全面规划,导致实效性不高。虽然高校在许多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开设了专业实训、生产实习等环节,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内容整合,所安排的实践教学资源都是零散无规则配置,难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1.凸显教学主体地位,奠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础
要实现实践教学的有效改革,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就一定要凸显出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在高校的必修课程体系中要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且还需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去设计实践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去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质量。
2.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载体
当前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会存在经验匮乏,教育方式过于大意以及课程安排与实践环节相脱离的现象。而创新创业教学作为开放性、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则一定要从课堂教学拓展开来,为提升创新创业教学质量,高校应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大力拓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载体。
1)创设兴趣班。在现如今的高校当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已意识到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为这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打造一个进行创业交流与分享的平台,高校应积极整合资源,创设兴趣班,将志在创业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根据各自的专业与兴趣爱好进行自由小组确定,而高校中主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则可统一进行教育,开展“思维锻炼”、“方案策划”、“经验交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系统性的教育,让年轻人的“奇思异想”在这一平台中得到“碰撞”,出现新的“火花”。
2)开设专题培训。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教育等工作职能部门应与教学单位配合开展专题培训,同时整合当地人类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主管部门等单位,开展以“鼓励创业、自主创业、服务创业”为主题的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以更多成功创业者的真实案例去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鼓舞。
3)申报科技创新立项。大学时期的年轻人思维正处在活跃阶段,在高校良好教育之下其创新能力会最大化释放,成为当前时代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为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积极推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立项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做好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工作
随着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便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不过从实际的数据调查来看,刚走出学校大门邊进行创业的成功比例并不高,其中他们在创业历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有的是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不够、创业能力有限的问题;有的是创业环境、领域、方向偏差问题;也有家庭经济难以支撑或是家人思想不支持等家庭问题。
基于上述种种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难题,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便需要进行校内外各类资源的整合,共建众创空间与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帮扶专项资金,自检更为专业的创业指导团队,对于想要创业或是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提供集资金、技术、法律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助推其创业项目的成功。同时,各大高校还应专门针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政策与资金技术支持,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创业证书,只要项目与计划得到学校的认同,学校便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且安排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为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构建目标,则必须依托高校教育力量向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其今后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立足专业之本,并且通过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优化改革,从观念认识上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进而构建重点凸显创新创业培养且更加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孵化沃土。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