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会
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全面预算管理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只有在实施决策前进行对各部门财务资源与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调控与监管,才能更好的规划企业管理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然而,许多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仍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全面预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给出了个人的建议,希望能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一、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偏低
全面预算管理,顾名思义,是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全面规划、设计企业各部门生产经营的管理活动。也是各类业务、财务的提前规划与安排,因此,全面预算需要企业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与沟通。然而,一些企业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与认识程度偏低,并没有完整的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一些人员甚至在思想观念上仍存在传统中“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导致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偏低。另外,一些管理人员错误的将全面预算管理简单的归结为财务预算管理,他们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这样就缺乏其他部門的配合和信息的互相沟通交流,没有办法确认预算管理是否符合每个部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甚至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内容无法与实际匹配,给企业带来预算失败的风险。
(二)缺乏全面化的预算管理指标
对于企业来说,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目标量化与细化的说明,是一项企业系统化的经营战略。当然,这样的策略并非一个孤立的存在。它要求公司高管将预算管理与资金管理、销售业务有机结合,进行多维度对标分析测算,设置不同的目标方案,从而对不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然而在一些企业预算管理的实践中,并没有从大局出发、迎合市场需求,而是直接制定一些理想化模式的高目标高要求,缺乏全面化的预算管理指标,那么预算的结果必然会走向失败。在本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同时,又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分析,没有与公司其他管理内容进行结合,致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走了不少弯路。同时,由于预算管理包含多种多样管理体系的特殊性,如果仅用单一化的预算管理指标评测预算内容的好坏必然是不合理的,这也需要企业有一个完善的数据处理系统,这也不是一个财务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
(三)全面预算监督管理缺位
监督管理是企业进行各项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内容,事实上,除了全面预算工作,其他类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必要的监督,否则企业管理可能会因此而混乱。但是一些企业在进行预算监督时却存在一些难点。一方面,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的监督时并没有普遍化,通常是重视资金业务中的监督,轻视成本管理的监督,这样难免会导致企业监督头重脚轻。成本监督不力可能会造成企业资产的浪费与流失,而且也无法使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同时,在成本管理时若不注重资产使用的记录与统计,可能导致不法分子的趁虚而入,肆意变卖资产,给企业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时,可能因预计与实际不符、预算偏差等情况带来预算编制的错误,这是监督人员就充当着预算编制检查者的身份,如果此时监督缺位,那么预算管理中的漏洞便可能就无法及时识别和发现,而且可能会被扩大化,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关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为了不断提高企业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方面,企业领导人员需要加强管理意识,摒弃掉传统中轻视管理的观念,清楚的了解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日常工作中提高对于全面预算的关注,可以以定期汇总预算实施报告的形式提高对预算的掌控程度,避免预算实施情况偏离预期目标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全面预算管理并非财务部门或者某个单独部门的工作,它需要多个部门进行一定的配合与交流,而且预算编制前需要进行企业实际情况的考察。
同时,预算编制人员不能太过随意,在进行编制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企业近期全面预算实施情况,根据调研后的数据和信息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详细规划,其中也要包括人员分工等细节,落实收入、成本、业务等多维度的管理,分解细化管理内容,从而更加高效的进行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当然,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分为多种,按预算时期可分为定基预算和滚动预算,按预算内容可分为直接材料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按业务活动可分为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这几种方法各有利弊,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筛选和策划。
(二)综合多项管理工作共同进行
若要更好的进行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或单位配合进行。综合企业各部门信息,并进行汇总分类,选取有用的指标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必要的指导。在企业的业务管理时,先要考虑到今年的业务预算,明确自己此次任务的目标数,再与现有的销售方案进行比对,若存在不合理处再进行修改。同时,在进行销售过程中再将方案执行程度反馈给预算管理机构,根据当年市场环境特点,偶然误差分析以及预算与实际的偏差对预算进行改进,由此做到预算与销售方案齐头并进。这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小步骤,若要真正做到预算与企业方针相结合,就要利用预算将各项业务串成关系链连接成关系网,这张关系网甚至可以延伸至企业外部,从而提高项目成交率、实现经营目标。
另外,企业需要设置专业的预算管理团队,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再到预算的监督工作,可以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的流程,促使预算管理向着专业化的目标前进。当然,团队需要由需要专业的人员组成,而且需要这些人员有一定的配合和默契,从根本上提高团队工作的效率。
(三)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监督体系
加强全面预算实施的监督力度是企业完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企业在进行预算监督时应做到“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手抓,即两个方面都要得到重视。在进行资金管理监督时,要做好企业资金来源和去路的登记,严格进行审批,会计信息记录与核算都要受到监督,如果需要报销时要提供合格的发票等报销凭证,肃清资金管理环境。在进行成本管理监督时,主要需要对设备和原料的购置进行监督,在这期间需要进行一定的预算,保障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其次,企业需要在预算执行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进行一定的跟踪调查,及时检测出预算中不合理的地方,并做出应对,提高企业预算内容的可靠性。最后,企业还可以组织预算监督人员、审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不同方面的监督调查,做出相关预算报告,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预算中的潜在风险,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保障企业全面预算内容的高效进行。除了对于预算管理直接监督外,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其他部门如财务部门的监督,保障传入预算管理的信息和数据的正确性,这样也可以从侧面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三、结语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管理内容。只有不断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企业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管理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虽然我国现在许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总体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企业也可以根据本文所述提高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综合多项管理工作共同进行、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监督体系,从而合理解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从多个角度规避企业管理风险,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为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